王艷麗
重癥監(jiān)護病房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的臨床護理
王艷麗
目的 探討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的臨床護理。方法 將52例ICU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6例,分別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及常規(guī)臨床護理措施。結果 治療組5例患者病死,其中3例因嚴重肺部感染而死亡,2例因原發(fā)病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對照組11例患者病死,其中6例因嚴重肺部感染而死亡,5例因原發(fā)病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P<0.05)。結論 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改善ICU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重癥監(jiān)護病房;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護理;效果
隨著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的大量使用和各種侵入性操作等因素,致病性真菌已成為院內(nèi)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逐漸呈上升趨勢,主要滋生在呼吸道中,給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多變,且早期診斷較為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影響其預后[1-2]?,F(xiàn)將我科關于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的臨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患者52例,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齡32~79歲,平均(55.5±1.2)歲;機械通氣時間為4~11 d,平均(7.5±0.3)d;分析患者原發(fā)疾?。郝宰枞苑渭膊?2例,腦血管疾病6例,格林-巴利綜合征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2例,糖尿病2例,多發(fā)傷2例,高血壓并冠心病12例,顱腦外傷14例。將52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給予患者通過口腔插入氣管,并以呼吸機輔助治療。治療過程中,輔助心電監(jiān)護儀對其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心率和動脈血氣進行密切觀察。對于原發(fā)病患者,給予營養(yǎng)支持治療,以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臨床護理措施,治療組患者給予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包含:①口腔護理:口腔護理對早期預防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具有重要作用,因經(jīng)口腔插入氣管的患者不能進食,其吞咽和咀嚼功能受限,致使口腔黏膜干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口腔真菌的感染率。需每日對口腔進行3次護理,早晚各通過5%碳酸氫鈉棉球清洗口腔,下午通過西帕依固齦液棉球清洗口腔。②呼吸道護理:患者在進行機械通氣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道,做好預防和護理措施,避免發(fā)生真菌感染。組織護理人員定期學習,嚴格掌握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的相關知識。每8小時對氣囊壓力進行1次監(jiān)測,確保壓力控制在20~ 25 mmHg(1 mmHg=0.133 kPa),并進行詳細記錄。
每7天更換1次呼吸機管道,當管道內(nèi)出現(xiàn)痰液或污物時應及時更換呼吸機管道。根據(jù)患者狀況,每1~2小時對患者進行1次翻身和拍背。③抗生素護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現(xiàn)配現(xiàn)用,并給予相應護理以增強患者的自身免疫力。④心理護理:根據(jù)患者具體癥狀采取相應護理,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靈活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巧,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⑤盡可能縮短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加強患者病情監(jiān)測,在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縮短機械通氣時間,觀察其體溫、呼吸、肺部體征和分泌物性狀;嚴格遵照醫(yī)囑進行分泌物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及早給予患者敏感抗菌藥物。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通過護理后有 11例患者病死,占42.3%(11/26),其中6例因嚴重肺部感染而死亡,5例因原發(fā)病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療組患者通過護理后有5例患者病死,占19.2%(5/26),其中3例因嚴重肺部感染而死,2例因原發(fā)病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兩組患者的病死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臨床采用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患者多為老年人,基于其存在多種原發(fā)疾病,極易出現(xiàn)嚴重的支氣管-肺防御功能的損傷,需給予呼吸機治療,但患者極易合并感染并發(fā)癥,進而出現(xiàn)呼吸機相關性肺炎[3]。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的危險因素較多,且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治療較為棘手。因此,預防極為重要,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病率,從而減少患者的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4]。采用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進行護理,應保證其擁有良好的休息體位,這不僅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還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患者的疲勞感。當呼吸機不能達到理想治療效果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同時合理調(diào)整呼吸機,對患者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心率和動脈血氣等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并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預后[5]。本研究給予護理干預的治療組患者病死率明顯低于通過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ICU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其病死率。
[1] 馮海麗.39例ICU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0):936-937.
[2] 李榜龍,湯瑜玲,魯學明,等.真菌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33):6562-6565.
[3] 王秋月.呼吸機相關肺炎的臨床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 2014,7(16):159-159.
[4] 孫寶蘭,呂淑靜.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4):200-201.
[5] 李芳玲.預防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262-263.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ICU 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Wang Yanli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ICU 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Methods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CU 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nursing and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analyzed the nursing status.Results 52 patients were ICU 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6 cases in each group,respectively,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CU 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ICU;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Nursing;Effect
R473.56
A
1673-5846(2015)05-0147-02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ICU科,吉林長春 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