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方 李培培
(山東省青州市中醫(yī)院,262500)
氣血不足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引起多種慢性疾病,如何補氣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醫(yī)以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氣血充沛,補益脾胃是改善體質的關鍵和前提。山藥、薏米、芡實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都被尊為上品?!胺采掀分?,法宜久服,與五谷之養(yǎng)人相佐,以臻壽考”。
山藥其性甘平,氣陰兩補,補氣而不壅滯上火,補陰而不助濕滋膩,為培補中氣最平和之品,歷來被眾醫(yī)家廣為贊譽?!侗静菥V目》云:“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端幤坊x》云:“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wěn)當”。清末最有名的大醫(yī)家張錫純對此藥更是推崇備至,在其醫(yī)學專著《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屢用大劑量生山藥一味,治療了許多諸如大喘欲絕,滑瀉無度等危急重癥。其言:“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山藥品種較多,河南懷慶府的品質最好。所以通常山藥也叫懷山(或淮山)。藥用通常干燥切片。藥店有炒山藥和生山藥兩種。建議用干燥后的生山藥較好。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損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薏苡仁主要功效在于健脾祛濕,健脾可以補肺,祛濕可以化痰。所以本品亦可用于治療肺熱、肺癰、肺痿之證。和山藥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補缺失。“山藥、薏米皆清補脾肺之藥,然單用山藥,久則失于黏膩,單用薏米,久則失于淡滲,惟等分并用乃久服無弊”。近代醫(yī)家曾有報道,用兩藥各50g,每日熬粥,對肝硬化腹水有明顯療效。
清代醫(yī)家陳士鐸說過:“芡實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聰明,久食延齡益壽,視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實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濕痰,即生腎中之真水”。所以說芡實是健脾補腎的絕佳首選。
山藥、薏苡仁、芡實同氣相求,都有健脾益胃之功效。但用時也各有側重,山藥可補五臟,脾、肺、腎兼顧,益氣養(yǎng)陰,又兼具澀斂之功。薏苡仁,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補中有清,以祛濕濁見長。芡實健脾補腎,止瀉止遺,最具收斂固脫之能。有人將三藥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棗,以治療貧血之癥,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