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年第21卷總目次2015年第21卷第1期目次
專題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干預機制
莫諾苷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皮層Wnt信號通路轉錄因子表達的影響…………………………………………………艾厚喜,孫芳玲,侯虹麗,等1
莫諾苷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層梗死周邊區(qū)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的影響…………………………………………………侯虹麗,孫芳玲,艾厚喜,等5
莫諾苷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素1及其受體Tie-2的影響……………………………………………………劉婷婷,孫芳玲,程華,等9
谷紅注射液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運動功能障礙的影響………………………………………………………張蕊,范思遠,梁珍,等12
電針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RhoA蛋白表達的影響………………………………………………………吳羽楠,張?zhí)N,林如輝17
運動預處理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朱路文,葉濤,吳孝軍,等22
不同強度運動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學習能力及氧自由基代謝的影響……………………………………………………孫竹梅,趙雅寧,李建民,等26
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經(jīng)血管單元的空間構筑…………………………………………………………金媛媛,胡靜,馮璐,等31
基礎研究
電針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10號染色體同源丟失性磷酸酶張力蛋白和神經(jīng)生長相關蛋
白-43表達的影響…………………………………張鵬飛,徐成成,李文磊,等35即時高壓氧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后梗死體積的影響…………………………………………………………李綱,張志強,張立新39
探索學習環(huán)境對腦梗死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缺血側海馬區(qū)微血管密度的影響………………………………………………………馬向陽,張麗萍,董靜,等42
椎板切除神經(jīng)根損傷后聚羧甲基葡萄糖胺產(chǎn)品抗瘢痕粘連的效果……………………………………………………蘇迪婭,劉松,王世煒,等45
熱預處理對超負荷訓練大鼠心肌蛋白激酶C表達的影響………………………………………………………楊翼,李章華,石武諦,等49
綜述
生長激素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治療中的作用 ……………………孫曉靜,張皓54
增齡性肌肉衰減癥和骨質疏松的運動處方研究進展 李芳,李偉,李莉,等58
視黃醇結合蛋白4與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研究進展 ………李丹玲,張景義62
腦外傷動物模型認知障礙評價方法研究進展………馬登磊,張?zhí)m,李林65
臨床研究
頸椎病慢性疼痛患者的默認網(wǎng)絡研究 ……………張華,王昊,李多多,等69
兩種不同強度平板運動訓練對青年男性炎癥介質的影響………………………………………………………焦睿,黃東鋒,梁崎,等74
頭針治療腦外傷后認知障礙的臨床效果 …………黃芳,王曉紅,邵彬,等79
綜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上肢痙攣伴肩關節(jié)半脫位的療效………………………………………………………于永紅,楊帆,周黎,等82
運動發(fā)育推拿法與神經(jīng)發(fā)育療法對小兒腦性癱瘓的療效比較……………………………………………………陳冬冬,鐘寧,黃華玉,等85
綜合康復對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療效………………丁玎,張勃,謝瑛88
單純性前降支心肌橋和焦慮的相關性分析 ………………胡文志,周海波91
臨床觀察
發(fā)育落后患兒遺傳性代謝病血液篩查結果分析…………………………………………………曾凡勇,吳衛(wèi)紅,劉建軍,等93
腦血管母細胞瘤術后共濟失調康復1例報道…………………………………………………杜曉霞,邢乃飛,宋魯平,等96
社區(qū)康復
北京市社區(qū)智力殘疾人作業(yè)治療效果及影響因素……………………………………………………能偉剛,潘習龍,曹雁,等100
康復管理
我國康復機構服務及運營管理現(xiàn)狀分析……密忠祥,黃秋晨,劉菲,等103
我國醫(yī)療康復機構科學績效管理研究………程軍,密忠祥,崔志茹,等106
截癱患者康復期臨床護理路徑的構建……………………李蕾,唐小慧109
康復信息
一種基于瀏覽器/服務器結構的綜合康復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初步實現(xiàn)………………………………………………………崔堯,李建軍,叢芳,等114
康復護理
綜合康復對下肢危重燒傷老年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的效果………………………………………………………王萬玲,袁凌,譚靜,等117
康復教育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在日常生活技能與環(huán)境改造教學中的應用……………………………………………………………劉璇,王麗華,趙爽119
作業(yè)功能模式在作業(yè)療法教學中的應用……吳慶文,劉廣天,崔穎,等122
消息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康復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15年國家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安排(21)書訊(34、38、84、99)
2015年第21卷第2期目次
專題失語癥的特點及康復
注意訓練對非流暢性失語患者雙任務范式干擾效應影響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裴倩,宋魯平,張通125
皮質下失語癥的臨床表現(xiàn)及機制………………姚婧璠,陳紅燕,張玉梅130
側化構音的臨床特點分析……………………呂自愿,李峰,張艷云,等134
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在腦卒中后失語癥中的應用進展………………………………………………………胡雪艷,江曉峰,張通138
基礎研究
大鼠胸髓橫斷后腰髓下運動神經(jīng)元的變化…熊國星,洪毅,張軍衛(wèi),等142
脊髓損傷后早期小鼠腸道功能的變化研究………梁羽,李燦,羅蘭,等148
吸氧對聽感覺門控P50的影響………………于秋紅,陳昭燃,張紅霞,等153
綜述
膈肌起搏技術在頸髓損傷患者呼吸功能重建方面的應用綜述………………………………………………………陳睿,李建軍,孟憲國157
全身振動訓練在老年康復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張麗,甕長水163
肌肉疲勞與慢性頸痛研究現(xiàn)狀……………潘泳鴻,仲衛(wèi)紅,張俊新,等168
經(jīng)顱直流電刺激的研究進展………………………………吳春薇,謝瑛171
國外智力障礙兒童錢幣管理技能教育研究進展 ……………………柳笛176
神經(jīng)源性膀胱過度活動癥的研究進展……………………高軼,廖利民180
臨床研究
針刺百會穴改善腦卒中患者記憶力的中樞機制…………………………………………………林志誠,楊珊莉,薛偕華,等184
頭針治療腦卒中后記憶障礙的效果……………………馮曉東,馮紅霞189
電針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腦血流量的影響李厥寶,葉祥明,程瑞動,等192
針灸并用對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牛瑛琳,劉承梅,王曉丹,等196
溫針灸對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的療效………王莉娜,馮曉東,劉承梅,等199
鏡像視覺反饋及肌電生物反饋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的影響…………………………………………………王麗菊,陳立早,歐藝,等202
水中平板訓練和減重平板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的影響…………………………………………………………吳瓊,叢芳,宋桂蕓207
功能性電刺激對早期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功能的影響……………………………………………………陳迎春,李巖,李輝,等212
1Hz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缺血性腦卒中后上肢運動功能的療效………………………………………………趙利娜,張志強,張立新,等216
基于臨床異質性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分析…王雪梅,馮濤,顧朱勤,等220
簡易面神經(jīng)功能評價量表在特發(fā)性面神經(jīng)麻痹評估中的信度和效度……………………………………………………孔巖,徐耑,郝亞南,等224
腦性癱瘓兒童的骨發(fā)育特點分析………………李澤萍,沈敏,程慧,等228
自制踝足矯形帶對痙攣型偏癱腦性癱瘓足下垂患兒下肢運動功能的療效……………………………………………………李威,程攀,許立俊,等232
299名健康男童經(jīng)鼻吸氣壓力調查…………梅倩倩,吳士文,房效莉,等236
康復工程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系統(tǒng)用于大腿假肢遠程加工的效果………………………………………………………周大偉,吳磊,吳錫漢239
論壇
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標準在殘疾人工作中的應用…………于娟娟242
康復教育
美國物理治療專業(yè)教育的評估與認證體系 …………繆萍,劉浩,潘翠環(huán)245
消息
更正(141)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康復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15年國家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安排(147)
第二十一屆全國小兒腦性癱瘓現(xiàn)代康復技術培訓班通知(241)
2015年第21卷第3期目次
專題電刺激對腦損傷后運動功能的影響
單側下肢電刺激對正常人大腦皮質影響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李霞,徐守宇,解光堯249
低頻經(jīng)皮穴位電刺激對軟癱期腦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響………………………………………………唐朝正,李春燕,張曉莉,等252
肌電觸發(fā)電刺激對腦卒中后痙攣性足下垂的影響…………………………………………………張梅瑩,毛世剛,于洋,等256
低頻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足下垂內翻的研究進展 吳族勇,李策,白玉龍260
基礎研究
人HSP75基因重組腺病毒載體構建及在C17.2神經(jīng)干細胞的表達……………………………………………………王艷,陳慶狀,蔣德旗,等264
麻醉方法對痙攣型癱瘓大鼠動物模型構建的影響…………………………………………………王玉昌,龐偉,許洪偉,等269
熱射病大鼠的學習記憶功能研究……………張進進,王恒,房效莉,等272
刺血療法對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大鼠局部抗炎因子的影響…………………………………………………呂凱露,夏有兵,程潔,等276
綜述
表面肌電圖在腦卒中患者手神經(jīng)肌肉功能評定中的應用………………………………………………………李芳,安丙辰,鄭潔皎280
軟組織貼扎技術預防及治療踝關節(jié)扭傷的臨床應用進展…………………………………………………………柴松,余波,陳文華284
周圍神經(jīng)損傷后軸突再生微環(huán)境的研究進展 ……范紅石,王艷,陳國平288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號通路在骨關節(jié)炎發(fā)生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李盛村,王國祥292
臨床研究
注意訓練對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癥患者漢字加工能力的影響……………………………………………………………裴倩,張通,宋魯平296
腦電仿生電刺激對持續(xù)植物狀態(tài)患者腦血流速度和腦代謝的影響………………………………………………倪瑩瑩,鄧麗霞,邱承堯,等303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足底壓力的分布特征及重測信度………………………………………………………夏清,曹娟娟,曹曉光307
生長痛患兒小腿肌肉表面肌電圖研究…………李范玲,張惠佳,李欣,等311
NINJ2基因5'上游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腦梗死的相關性……………………………………………………賴麗瓊,冼文川,陳煜森315
腦白質疏松癥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近期預后的影響………………………………………………高琳芝,張愛娟,王素珍,等320
產(chǎn)時輕度窒息對嬰兒運動發(fā)育的影響 ………………………………于穎323
扁頭綜合征的危險因素………………………馬良,董榮芝,裴連平,等326
針刺董氏奇穴和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上肢痙攣性偏癱患者的效果…………………………………………………陳健安,余康潮,鐘正,等330
針刺推拿對痙攣型腦性癱瘓尖足的影響……向俊璐,周文智,田萍,等334
腦性癱瘓兒童的體液免疫水平………………謝鴻翔,林波,劉合建,等338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jīng)節(jié)苷酯鈉注射液對痙攣型腦性癱瘓的療效……………………………………………………李哲,王和強,劉兵,等341
電針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療效及對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明荷,謝寒,何可,等344
體外沖擊波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Ⅳ期患者的效果……………………………………………………馬躍文,姜冬蕾,于曉彤348
老年人抑郁癥運動康復中信任的中介效應 …………………………李欣353
臨床觀察
青年缺血性腦卒中并發(fā)先天性肌病1例報道…胡雪艷,何靜杰,劉平,等356
信息研究
推拿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癱瘓的經(jīng)穴特點……馬鑫,勵建安,朱毅,等358
論壇
視覺康復訓練室光環(huán)境的改變方法及應用……………蔣建榮,何燕春362“
十二五”期間社區(qū)康復發(fā)展中的問題 ………………鄭蕾,耿琳,周新建365
康復教育
角色互換法在康復醫(y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李莎,鄭愛軍,羅建國367
廣州市康復醫(yī)療人員培訓效果調查…………邢洲,林志彤,潘翠環(huán),等370
消息
第五屆“Bobath治療技術在小兒腦癱中的臨床應用”培訓班招生(325)
第二十一屆全國小兒腦性癱瘓現(xiàn)代康復技術培訓班通知(333)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康復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15年國家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安排(340)
2015中國(上海)國際健康生活產(chǎn)業(yè)暨康復無障礙博覽會的通報(352)更正(369)
2015年第21卷第4期目次
專題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機制及MRI表現(xiàn)
成年大鼠重度脊髓損傷后損傷中心不同白質束的病理變化…………………………………………………裴曉姣,楊朝陽,郝鵬,等373
脊髓損傷致腦部結構功能重塑的機制研究進展馮東亮,張海鴻,伍亞民378
脊髓切開術對大鼠脊髓損傷區(qū)自噬的影響楊德剛,李建軍,楊明亮,等382
紫衫醇對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細胞骨架微管作用研究進展…………………………………………………王玉明,唐麗,楊德剛,等387
正常人與早期頸髓損傷患者MRI表觀彌散系數(shù)的比較…………………………………………………衛(wèi)波,周紅俊,李建軍,等391
無骨折脫位型頸髓損傷MRI表現(xiàn)和損傷部位表觀彌散系數(shù)與損傷程度的相關性……………………………………………王曉明,陳麗娟,賈永庚,等394
基礎研究
銀杏葉提取物對脊髓損傷后大鼠腸道功能的影響………………………………………………………李欣芮,羅蘭,楊拯,等397
番茄紅素對大鼠脊髓損傷后白細胞介素-6表達及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影響…………………………………………………李佳勵,唐麗娟,李曉,等402
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殼聚糖載體誘導神經(jīng)干細胞向神經(jīng)元分化并形成突觸的研究………………………………………王聰,楊朝陽,段紅梅,等406
丁苯酞對SH-SY5Y細胞凋亡的影響 ………趙素晨,吳慶文,程月發(fā),等412
夾脊電針和神經(jīng)松動術對兔坐骨神經(jīng)損傷后軸突再生和血清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影響………………………………………………王艷,王茜,陳國平,等417
自由基清除劑預防創(chuàng)傷性異位骨化的實驗研究…………………………………………………閔紅巍,劉克敏,顧蕊,等422
有氧運動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骨骼肌糖原和運動耐力的影響…………………………………………………………………甄潔,朱榮426
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在侵襲性垂體瘤中的表達……………………………………………………吳建龍,喬建勇,段慶華432
綜述
腦性癱瘓治療的證據(jù)水平和推薦級別…………李永庫,王一雷,于倩倩436
脊髓損傷患者肺功能特點及康復綜述…………………何志偉,趙紅梅441
表面肌電圖在水中運動研究中的應用進展…吳瓊,王欣欣,王穎鵬,等445
脊髓損傷患者輪椅的選擇 ………………………莊建龍,王玉明,胡中華449
臨床研究
脊髓損傷單絲檢查與輕觸覺檢查結果比較…………………………………………………劉根林,李建軍,周紅俊,等453
便攜式肌力測試儀在評估脊髓損傷患者肩袖肌力量中的信度研究……………………………………………………馮亞男,張志杰,劉春龍457
395例脊髓損傷患者醫(y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情況分析………………………………………………………………趙國偉,高鈞460
連續(xù)用力吹氣練習對于健康青年人發(fā)聲功能的即時影響………………………………………………張慶蘇,李勝利,龐子健,等464
腦卒中患者健側手指頻與健康人的差異……張玲莉,毛志幫,祁翔,等467
單側大腿截肢者步行能力研究………………刁子龍,曹學軍,楊平,等470
隔鹽隔姜灸神闕穴治療腦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效果觀察………………………………………………劉蘭群,李惠蘭,陳之罡,等475
腦性癱瘓患兒口運動與構音障礙特征及其臨床評定……………………………………………………紀靜麗,李欣,侯梅,等479
多模式鎮(zhèn)痛在腦癱下肢矯形術中的應用 …………韓長河,王增春,王強483
社區(qū)康復
自我效能與教育干預對慢性穩(wěn)定期心力衰竭患者運動依從性的影響………………………………………………湯春宜,王麗姿,鐘克丹,等489
康復管理
江蘇省二級甲等及以上醫(yī)院康復專業(yè)人才現(xiàn)狀調查…………………………………………………陳正權,胡繼清,朱鵬鵬,等494
消息
書訊(381、488)2015年康復醫(yī)學新進展學習班通知(416)
第二十一屆全國小兒腦性癱瘓現(xiàn)代康復技術培訓班通知(448)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康復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15年國家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安排(463)
2015年第21卷第5期目次
專題腦血管病基礎研究
微管相關蛋白1輕鏈3Ⅱ與微管相關蛋白2在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CA1區(qū)的表達………………………………………………劉金霞,馬原源,劉斌,等497
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與缺血性腦血管病…………………朱艷含,羅勇501
磁共振液體反轉恢復序列血管高信號對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臨床價值…………………………………………………李曉夫,高穎,韓忠麗,等505
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前后皮質脊髓束的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研究…………………………………………………凌晴,林麗萍,胡世紅,等509
基礎研究
時鐘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頻率隨增齡的組織特異性改變………………………………………………………祝艷秋,陸璐,李林,等514
痙攣型癱瘓大鼠骨骼肌DNA甲基化水平與肌纖維構型…………………………………………………王玉昌,龐偉,馮歡歡,等519
綜述
脊髓損傷后骨健康…………………………王玉明,高連軍,李建軍,等524
滑膜炎在骨關節(jié)炎發(fā)病機制中作用的研究進展…………………………………………………楊威,康武林,袁普衛(wèi),等530
家庭韌性及其在癌癥患者中的研究進展 ……………王文慧,姜喆,楊芷534
臨床研究
Alyn水中適應性測試量表1的漢化及信度與效度研究…………………………………………………………金龍,叢芳,崔堯,等539
老年人與健康大學生平地行走時足底壓力特征比較………………………………………………劉程程,元香南,張立新,等544
兩種步態(tài)量表在腦卒中偏癱步行評定中的評測者間信度………………………………………………………胡楠,盧茜,李軍,等549
下肢運動控制強化訓練對腦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響………………………………………………………胡旭,牟翔,段強,等552
肥胖對腦卒中偏癱康復的影響……………………王強,孫蓉,張通,等557
不同頻率經(jīng)皮神經(jīng)電刺激改善腦卒中后尿失禁的比較……………………………………………………………劉藝,許綱,黃敬562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咳嗽反射的比較…………………………………………………招少楓,何懷,竇祖林,等567
腦外傷并發(fā)吞咽障礙的相關因素分析………張一,柏慧華,祝曉娟,等572
電針頭部“神”穴對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效果………………………………………………劉蘭群,李惠蘭,陳之罡,等575
針刺拮抗肌群對腦卒中后上肢痙攣的效果 ………劉悅,蘇美鑾,劉雅玲579
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對腦性癱瘓患兒功能恢復的效果…………………………………………………李丹,劉軍軍,劉亞瓊,等583
單次有氧運動對氧化應激反應及總外周血管阻力的影響………………………………………………………梁豐,王磊,晁敏,等586
低頻超聲治療對頸動脈易損斑塊的效果…王風云,李延輝,楊霞峰,等591
社區(qū)康復
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區(qū)康復中的意義……………………………………………………何霏,張雯,趙瑩楚,等595
微信平臺在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家庭康復中的應用…………………………………………………豆勇剛,王磊,羅吉偉,等602
國外動態(tài)
國際脊髓損傷數(shù)據(jù)集:非外傷性脊髓損傷數(shù)據(jù)集(1.0版)……………………PeterNew,RuthMarshall.張纓,周紅俊,劉根林,等譯606
康復教育
物理療法科923名進修人員情況調查與分析 ……魏北星,張倩,胡春英615
綜合醫(yī)院帕金森病??七M行康復醫(yī)學教育的初步研究 ……………馮濤618
消息
書訊(523、614)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康復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15年國家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安排(566)
第九~十期全國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言語康復治療師(免費)培訓班通知(582)2015年康復醫(yī)學新進展學習班通知(601)
2015年第21卷第6期目次
特約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深切懷念卓大宏教授李建軍,黃東鋒,王楚懷621
緬懷中國現(xiàn)代康復醫(yī)學先驅卓大宏教授…………………………吳弦光622
深切緬懷卓大宏教授………………………………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624
深切懷念我國康復先驅卓大宏教授………………………………黃永禧625
專題出院計劃
我國出院計劃的現(xiàn)狀及思考……………………李建軍,唐麗,高峰,等628
出院計劃的國際實施進展及認識………………唐麗,李建軍,高峰,等634
基礎研究
電針百會穴對APP/PS1雙轉基因小鼠學習記憶及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表達的影響……………………………………………陳吉祥,吳羽楠,鄭雅媗,等642
腦卒中患者外周血樹突狀細胞亞型數(shù)量變化的研究……………………………………………………于艷,陳惠,楊祖福,等648
綜述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腦結構與功能網(wǎng)絡變化的研究進展…于洋,尹昌浩653
運動預處理誘導腦缺血耐受機制的研究進展………………………………………………吳孝軍,朱路文,李宏玉,等657
視覺感知訓練應用于弱視治療的研究進展………………任驍方,肖林662
徒手肌力檢查發(fā)展史及分級進展…………………………王盛,姜文君666
臨床研究
腦損傷靜息態(tài)低頻振幅預測數(shù)學認知能力受損情況…………………………………………………………趙穎,王強,孫蓉,等670
早期干預對呼吸衰竭早產(chǎn)兒腦損傷的療效評價…………………………………………………任青,王金慎,張勇軍,等677
全身運動質量評估預測不同孕周早產(chǎn)高危兒神經(jīng)發(fā)育結局的效度比較………………………………………………林星谷,林小苗,鄒林霞,等683
θ短陣快速脈沖刺激模式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甄莉麗,易峰,趙幸福,等689
完全性腭裂術后兒童嗓音主、客觀評估及相關性分析………………………………………………梁峻波,高曉慧,張艷麗,等695
腦性癱瘓患兒全麻蘇醒延遲的影響因素 …………韓長河,王增春,王強701
不同定位技術引導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療腦卒中后足下垂內翻的效果…………………………………………………歐海寧,黃彬,周凱欣,等706
光學窺喉鏡聯(lián)合纖維支氣管鏡在頸椎損傷患者氣管插管術中的應用…………………………………………………劉海泉,王增春,王強,等713
斯坦福急性應激反應問卷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李陽,陳長香717
臨床觀察
康復期乳腺癌患者家庭功能的調查研究……王林,王丕琳,宋茂民,等72318F-FDGPET/CT聯(lián)合高分辨率CT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張巍,陳謙,龍青松,等727
社區(qū)康復
精神分裂癥致殘者的社區(qū)日間康復模式研究 …………李恒,金忠,張鴻731
康復工程
計算機輔助器具適配方法與挑戰(zhàn)……………魏晨婧,孫利寧,賴卿,等737
康復護理
精神發(fā)育遲滯患兒家長的生活質量調查及護理對策………………………………………………………林卓婷,謝巧玲,劉振寰741
消息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康復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15年國家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安排(633)
2015年康復醫(yī)學新進展學習班通知(682)第九~十期全國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言語康復治療師(免費)培訓班通知(722)
書訊(676、700)更正(688)
2015年第21卷第7期目次
專題康復工程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自主呼叫裝置的設計和實現(xiàn)………………………………………………朱曉琪,李尤君,陶偉杰,等745
MOTOmed康復訓練器下肢康復效果影響因素的模擬仿真分析…………………………………………………高愛麗,高榮慧,王勇,等748
3D打印技術在矯形鞋墊中的應用進展 ……………………曹萍,吳小高753
假肢適配重心對線技術的研究………………………鄭風,朱明,鄒旭輝757
脊髓損傷恒河猴后肢三維步態(tài)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包的設計和實現(xiàn)……………………………………………………趙文,饒家聲,趙璨,等760
上海市輔助器具適配對殘疾人室內外活動能力影響的調查………………………………………………………畢琪,宋毓,季敏,等766
基礎研究
谷紅注射液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層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張蕊,梁珍,楊楠,等770
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變化及燈盞生脈膠囊干預的影響………………………………………………陳興泳,汪銀洲,雷惠新,等773
綜述
慣性測量單元在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中的應用進展……楊波,付成龍780
彌散張量成像技術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張麗華,米立新,郄淑燕785
足前進角改善膝骨關節(jié)炎癥狀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張晶晶,安丙辰,鄭潔皎790
臨床研究
腦白質疏松患者靜息態(tài)腦網(wǎng)絡磁共振成像的研究………………………………………………………魏娜,燕浩,白麗君,等793
中文版腦性癱瘓兒童生活質量問卷的信度…郭金穎,史惟,周美琴,等799
正常成人軀干皮膚溫度覺閾值測定………張慧麗,高明明,郭華珍,等804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礙的性別差異…………………………………………………張寧,石玉芝,王安心,等807
改良腕手關節(jié)矯形器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腕手關節(jié)屈肌痙攣及運動功能的療效 ………………………………………………………葉大勇,張希彬,李寶811
溶栓治療對腦梗死患者近期及遠期康復預后的影響………………………………………………………屠建瑩,張京,張于剛816
雙側運動訓練對腦卒中恢復期上肢運動功能障礙的療效…………………………………………………王強,黃富表,顏如秀,等821
強化肩胛帶訓練對腦卒中后偏癱肩痛的療效…………………………………………………雷從杰,鐘慧,沈曉華,等826
經(jīng)顱直流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上肢運動功能障礙的療效…………………………………………………尹昱,左秀芹,呂艷玲,等830
電針改善腦卒中患者膝過伸的效果 ……………公維軍,楊傲然,蓋海山834
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患者頸髓的彌散張量成像…………………………………………………趙鵬,陳學明,劉亞東,等838
顱骨修補術后切口感染及術區(qū)硬膜外血腫相關因素分析……………………………………………………王建軍,孫煒,張新,等841
股前外側皮瓣皮神經(jīng)吻合對手背軟組織缺損感覺重建的效果…………………………………………………陳立科,吳波,陳四華,等845
肌內效貼對女性大學生膝關節(jié)肌力的影響……祁奇,陳文華,余波,等849
康復護理
脊髓損傷慢性便秘患者可控式單向灌腸藥物注入裝置的研制及臨床應用……………………………………………………………孫薇,劉根林,衛(wèi)波854
新型濕性敷料在脊髓損傷患者壓瘡創(chuàng)面護理中的應用…石含英,王瑾857
康復教育
虛擬現(xiàn)實訓練系統(tǒng)在康復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 ………張通,李冰潔,金玲861
基于病例學習模式查房對住院醫(yī)師培養(yǎng)的實踐 ……馬欣,王玉平,樊潔865
消息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康復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15年國家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安排(779)書訊(769、803)
第十屆北京國際康復論壇會議通知(798)
2015年第21卷第8期目次
專題脊髓損傷康復
國際脊髓損傷:脊柱干預及手術操作基礎數(shù)據(jù)集
MFDvorak,EItshayek,MGFelings,etal.康海瓊,周紅俊,劉根林,等,譯869
脊髓損傷神經(jīng)學分類國際標準檢查表最新修訂及解讀………………………………………………王一吉,周紅俊,李建軍,等879
原花青素對大鼠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膠質酸性蛋白和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表達的影響 …………………………………………………………………陳春梅883
脊髓損傷后衰老……………………………王玉明,馮雨桐,李建軍,等889
基礎研究
活血化瘀法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CD34、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陽性細胞的影響…………………………………………………師偉,李曄紫,趙海濱,等894
電針曲池、足三里穴對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線粒體Caspase-3途徑誘導細胞凋亡的影響………………………………………上官豪,柳維林,陳文列,等900
神經(jīng)酰胺通過JNK/c-Jun信號通路誘導膠質瘤細胞自噬性死亡…………………………………………………張露勇,張淼,劉師卜,等905
綜述
強制性運動療法促進腦卒中后功能恢復機制的研究進展………………………………………………………………劉培樂,白玉龍913
Duchenne型肌營養(yǎng)不良攜帶者心臟損傷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賈夢蕓,吳士文917
神經(jīng)在皮膚創(chuàng)傷再生和瘢痕愈合中的作用………張瑾,解揚子,張選奮921
面神經(jīng)功能評定方法……………………………………舒湘寧,馬躍文924
臨床研究
工作記憶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大腦功能激活的影響 陳正威,張璞,惲曉平929
腦梗死急性期淡漠預測因素的研究…………王君,于治華,王正則,等934
認知訓練結合吞咽實時電刺激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療效……………………………………………………楊丹,魏海棠,彭濤,等939
懸吊運動療法治療慢性非特異性下腰痛后站立位腰屈伸運動表面肌電信號的變化……………………………………………于瑞,王楚懷,潘翠環(huán),等943
懸吊訓練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康復中的作用…劉洪舉,丘云鋒,董玲,等947
鮭魚降鈣素治療脊髓損傷致骨質疏松癥的效果…………………………………………………李軍,杜良杰,劉宏煒,等953
全膝置換術中髕周神經(jīng)部分去極化與全部去極化的臨床效果對比………………………………………………曹萬軍,朱紹靈,劉顯東,等957
應用心理語言評定探討1例聽失認的語言加工損害機制…………………………………………………李詠雪,顧海風,張濤,等960
最大重心-壓力中心傾角法評估不同年齡人群靜態(tài)平衡的研究……………………………………………………王尹芝,顧冬云,戴尅戎967
清熱通淋丸治療脊髓損傷并發(fā)尿路感染的效果 ……盧守四,吳娟,付光974
臨床觀察
頸椎骨折脫位并發(fā)前脊髓綜合征32例分析 …張軍軍,張艷,劉志旺,等978
脊髓損傷后粘連性腸梗阻35例報道…………………龍志華,高飛,徐青982
康復護理
改良膀胱沖洗技術預防清潔間歇導尿患者尿路感染的臨床效果…………………………………………………張建梅,蔣春燕,李娜,等986
康復教育
康復治療專業(yè)環(huán)境改造教學策略淺析…………………劉根林,李建軍990
消息
書訊(899)第十屆北京國際康復論壇會議通知(985)
第九~十期全國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言語康復治療師(免費)培訓班通知(992)
2015年第21卷第9期目次
專題ICF應用研究
3~6歲腦性癱瘓、智力殘疾、孤獨癥兒童活動和參與功能障礙比較…………………………………………………梁兵,馬洪卓,邱卓英,等993
7~12歲腦性癱瘓兒童身體功能及活動和參與功能分析研究……………………………………………………馬洪卓,邱卓英,李沁燚996
應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殘疾評定量表》分析門診慢性病患者功能狀態(tài)……………………………………………………付艷玲,邱卓英,李沁燚999
ICF視野下我國高校運動康復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思考……………………………………………………………王國祥,張鑫華1002
基于ICF核心分類組合肥胖癥功能特點分析與運動康復策略研究……………………………………………………………曹儀欽,王國祥1006
基礎研究
電刺激小腦頂核對腦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腦組織損傷的影響及其機制………………………………………………………何蘭英,羅勇,王健,等1012
音樂干預對孕期應激仔鼠恐懼行為的影響及相關機制……………………………………………………錢靜,宓秀菊,劉樹青1016
電針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海馬組織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和神經(jīng)營養(yǎng)素受體p75表達的影響 ………………李曉潔,林如輝,陶靜,等1020
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齒狀回神經(jīng)前體細胞增殖的動態(tài)變化及養(yǎng)血清腦顆粒的影響 …………………………………………………李晶,劉穎,劉斌,等1025
綜述
彌散張量成像在脊髓損傷臨床和基礎研究中的應用………………………………………………劉長彬,李建軍,楊德剛,等1031
大腦神經(jīng)發(fā)生相關信號通路的研究進展 …魏仁平,孫芳玲,劉婷婷,等1037
自噬在心肌梗死患者運動康復中的研究進展 ………………張濤,楊翼1042
脊髓損傷生物標記物的研究進展 ……………王玉明,唐麗,楊德剛,等1045
經(jīng)顱磁刺激在兒童腦功能障礙中的應用進展顏華綜述,張惠佳審校1049
腦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礙及其康復 ………黃岳,崔利華,劉麗旭,等1055
臨床研究
腦卒中后上肢運動功能恢復大腦可塑性的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研究……………………………………………………凌晴,林麗萍,胡世紅,等1058
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和統(tǒng)計參數(shù)圖觀察肢體缺血預適應對缺血型煙霧病患者腦代謝的影響…………………………………蘇玉盛,馬云川,王曼,等1064
平衡儀靜態(tài)平衡功能參數(shù)正常參考值的建立及權重分析……………………………………………………宋桂蕓,張璞,惲曉平1069
低頻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腦卒中后記憶及認知功能的影響…………………………………………………蘆海濤,孫莉,郭華珍,等1074
鏡像療法對急性期腦卒中吞咽障礙的效果 ……………龍耀斌,張紅敏1078
腦卒中偏癱患者坐-站轉移時足位、軀干運動及下肢負重間的關系……………………………………………………劉孟,倪朝民,陳進,等1082
“三位一體”針法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偏癱的效果………………………………………………杜小正,王金海,秦曉光,等1087
PSMA6基因rs17458312位點多態(tài)性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趙西耀,何芳梅1091
沙盤游戲療法在腦性癱瘓兒童家長心理健康促進中的應用…………………………………………………余文玉,肖農,李邦會,等1095
社區(qū)康復
腦性癱瘓兒童鏈式康復服務模式的建設 ………史惟,楊紅,施炳培,等1099
康復工程
基于計算機輔助三維交互式應用的肢體康復器械研究………………………………………………賈曉麗,孫江宏,劉相權,等1103
康復教育
北京市2014年度臨床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康復治療師)效果評估……………………………………………………王雪,朱平,張淑燕,等1110
加強師生互動在神經(jīng)病學碩士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作用………………………………………………………楊雅琴,馮濤,張玉梅1114
消息
書訊(1094、1109)第九~十期全國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言語康復治療師(免費)培訓班通知(1113)
2015年第21卷第10期目次
專題認知功能障礙的機理與評估
基于數(shù)據(jù)整合策略挖掘阿爾茨海默病易感基因…………………………………………………王美琴,楊鎧冰,冀燃,等1117
控制性皮質撞擊法建立大鼠腦外傷模型的昏迷及認知障礙觀察…………………………………………………………劉劍,韓夢琪,譚榮1124
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腦梗死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及安全性研究……………………………………………………李亞梅,徐麗,楊艷,等1128
中國20~30歲群體認知溝通能力測評研究 …王秀祎,馮暉艷,周筠,等1133
基礎研究
原花青素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腸道功能的保護作用……………………………………………………范加維,楊森,楊拯,等1138
不同胎齡胎鼠脊髓源性神經(jīng)干細胞特性比較…………………………………………………南偉,馮東亮,周開升,等1145
針康法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及缺血區(qū)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血管抑制素蛋白表達的影響…………………唐強,姜云飛,朱路文,等1151
小鼠脊髓損傷后基質金屬蛋白酶-9及血脊髓屏障的變化
…………………………………………………荊瀛黎,劉小野,白帆,等1156
GABABR2基因遺傳變異與肥胖及代謝相關表型的關系…………………………………………………職庭帆,石蕊,徐珉杰,等1162
綜述
肌內效貼在腦性癱瘓兒童中的應用 ………………………蔡小娥,黃真1168
腦卒中后上肢和手運動功能康復評定的研究進展………………………………………………………姜榮榮,陳艷,潘翠環(huán)1173
膽紅素抗氧化系統(tǒng)與缺血性腦卒中的關系 ………………田婷,石正洪1178
腰椎本體感覺測試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 ……………陳炳霖,鄒軍,李欣,等1182
酒精性腦損傷的突觸機制及其修復策略述評………………………………………………徐德峰,趙謀明,馬忠華,等1187
臨床研究
步行模式下肌電生物反饋性功能性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即刻足底壓力的影響 ………………………………………………元香南,李曉婷,李菡婷,等1191
神經(jīng)松動術對腦卒中偏癱肩痛的療效觀察 ……李威,李丹,許立俊,等1197
冷熱交替漩渦浴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Ⅰ期的療效觀察…………………………………………………范茂華,潘翠環(huán),陳艷,等1202
拔罐放血療法對腦卒中后偏側感覺障礙的臨床療效觀察………………………………………………馮曉東,高玲莉,李瑞青,等1206
臍灸治療腦卒中后便秘的療效 ……………劉承梅,馮曉東,劉飛來,等1209
神經(jīng)心理因素與針刺治療男性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jīng)病得氣及療效的關系 …………………………………………………梅俊華,王俊力,高珊,等1212
重復周圍磁刺激治療慢性非特異性下腰痛的臨床效果………………………………………………郄淑燕,王叢笑,宋德軍,等1218
循證醫(yī)學
全身振動訓練對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張麗,甕長水,趙占波1222
文獻分析
國內應用脊髓損傷神經(jīng)學分類國際標準的回顧性研究………………………………………………王一吉,周紅俊,李建軍,等1229
心理康復
針對孤獨癥兒童安撫干預的理論與方法 …………………宋邱惠,田寶1234
輔助技術
上海市輔助器具適配對殘疾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宋毓,季敏,畢琪,等1238
消息
書訊(1137、1181)
第十期全國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言語康復治療師(免費)培訓班通知(1161)《實用骨科雜志》征訂征稿啟事(1201)
2015年第21卷第11期目次
專題腦缺血的機理研究
莫諾苷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成纖維生長因子-2表達的影響………………………………………郭德玉,孫芳玲,魏仁平,等1241
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CA1區(qū)超微結構及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蛋白表達的影響……………………………傘云琨,張晉霞,劉斌,等1245
電針對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缺血周圍區(qū)皮質小膠質細胞活化的影響……………………………………………………王鮮,黃佳,柳維林,等1251
急性腦梗死患者外周血清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9和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 ………于治華,王君,樊建華,等1256
膽紅素水平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及其亞型的相關性……………………………………………………田婷,栗靜,石正洪,等1260
復發(fā)性腦梗死的血管病因學研究進展 ……………………解力,蔡秀英1264
基礎研究
脊髓損傷大鼠的學習記憶功能與海馬病理改變…………………………………………………馮東亮,南偉,伍亞民,等1267
電針三陰交、陰陵泉對腓腸肌損傷大鼠損傷后修復及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連曉陽,陳少清,方憶生,等1273
綜述
腦卒中患者手運動功能康復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付楨,胡楠,潘翠環(huán),等1277
老年人虛弱的測評和干預研究進展 ………………………段子才,徐琪1282
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認知功能評定工具的研究進展…………………………………………………吳野環(huán),張一,姚秋近,等1287
壓瘡的綜合防治……………………………程圣英,冉林晉,劉臘梅,等1290
臨床研究
不同強度低頻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腦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的療效……………………………………………………胡雪艷,張通,劉麗旭,等1294
北京市軍隊老年男性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調查…………………………………………………………蔡毅,崔華,范利1298
勃起功能分項量表評定神經(jīng)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度和信度…………………………………………………史文博,萬里,廖利民,等1304
跨傷椎置釘和經(jīng)傷椎置釘治療A型胸腰椎骨折效果比較……………………………………………………王方永,李建軍,洪毅1308
臨床觀察
舌邊音構音障礙的臨床特點及康復訓練…………………………宋志明1311
說話瓣膜配合綜合性吞咽康復在氣管切開后患兒中的應用1例報道………………………………………………謝純青,溫紅梅,萬桂芳,等1315
輔助技術
上肢肩肘關節(jié)協(xié)同運動特征分析 …………洪躍鎮(zhèn),隋建鋒,季林紅,等1319
人形機器人技術在孤獨癥兒童干預中的應用…陳東帆,李睿強,韓琨1325
新型頸椎三維電子關節(jié)角度儀的效度及重復測試信度………………………………………………惠寒青,張玲莉,喻大力,等1329
社區(qū)康復
反映肢體殘疾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主要指標篩選………………………………………………王玉龍,李旭輝,郭珊珊,等1333
教育與執(zhí)業(yè)
中國醫(yī)院內言語治療師執(zhí)業(yè)現(xiàn)狀調查 …………田莉,劉樣,樓天曉,等1339
特殊教育
ICF框架下的視力障礙兒童功能性視力評估分類要素分析……………………………………………………………蔣小艷,胡作進1344
康復護理
護理人員ICF通用組合的認知和行為調查………………………………………………方蘅英,蔡文智,勵建安,等1348
腦卒中吞咽障礙康復結局的影響因素 ……謝家興,牛敬雪,張紅云,等1352
漸進式阻力訓練對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的影響…………………………………………………李鶴,王一曉,史鐵英,等1356
強化康復單元腦外傷患者膀胱功能流程管理的效果………………………………………………周君桂,范建中,單守勤,等1360
消息
本刊科技核心期刊評價最新結果(1244)
書訊(1272、1293、1303、1314)
《實用骨科雜志》征訂征稿啟事(1307)
本刊繼續(xù)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4年版)(1332)
2015年第21卷第12期目次
專題認知功能康復
阿爾茨海默病的基因組學研究進展…………王美琴,楊鎧冰,冀燃,等1365
小腦參與認知的研究進展 ………………………………彭洪衛(wèi),陳立典1370
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CA1區(qū)膠質纖維酸性蛋白表達的影響………………………………………………………董靜,李晶,劉斌,等1375
通竅活血湯對腦外傷大鼠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孫新亭,遲茜茜,孫曉靜1379
基礎研究
AMPA受體參與大鼠胸髓前角發(fā)育早期突觸傳遞的生理學特點………………………………………………張雯秀,段紅梅,謝雅彬,等1385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靜脈移植對脊髓損傷大鼠生長相關蛋白-43表達的影響……………………………………………………李兵奎,曾彬,常巍,等1391
葡萄籽原花青素通過細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1/2途徑對放射性腦損傷大鼠海馬區(qū)生長相關蛋白-43活性的影響………………………………肖穎,劉永亮1397
等速向心/離心訓練對膝關節(jié)峰力矩和屈/伸肌峰力矩比影響的比較…………………………………………………………柳華,楊翼,黃曉琳1402
綜述
針灸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進展 …………呂威,李志剛,姚海江,等1411
旋律音調療法與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在卒中后失語中的研究進展………………………………………………………米海霞,張通,劉麗旭1415
智能牽伸及其在踝部痙攣和攣縮中的應用邱紀方,徐聰琴,邵夢鳴,等1420
冠心病的康復進展………………………………………孫佩偉,馬建新1425
物理因子治療在神經(jīng)源性膀胱中的應用…………………韓淑霞,謝瑛1430
臨床研究
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水平相關性的研究…………………………………………………馮雨桐,李建軍,劉惠林,等1433
簡明國際跌倒效能感量表在腦梗死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檢驗…………………………………………………………鄧寧,張彤,史寶欣1438
體感誘發(fā)電位應用于Tourette綜合征的臨床探討……………………………………………………楊從敏,程泓,李柄佑,等1443
心理康復
運用ICF理論與方法對殘疾兒童心理康復相關問題的探討………………………………………………………許有云,何侃,張立松1447
脊髓損傷后患者成長歷程的質性研究 …………………解海霞,王艷波1451
輔助技術
壓力控制型防壓瘡墊的減壓性能測試分析 …………………云曉,郭歡1457
康復護理
頸髓損傷患者胸式呼吸重建術圍手術期康復護理…………………………………………………賈彥梅,鄭紅云,車俊艷,等1462
延續(xù)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睡眠質量及神經(jīng)功能康復的影響……………………………………………………楊紅,朱世瓊,李亞梅,等1466
認知行為多層次干預護理對卒中后抑郁的效果 ………范曉禹,張桂玉1471
康復管理
上海市康復醫(yī)療資源與服務開展現(xiàn)狀調查 ………陳剛,周萍,竇蕾,等1475
上海市醫(yī)療機構康復人員現(xiàn)狀調查 ……………馮亞婷,周萍,李晨,等1479
康復教育
湖南省康復治療技術發(fā)展狀況與人才需求調查……………………………………………………顏益紅,張長杰,余尚昆1485
消息
書訊(1374、1429、1446、1456)
第七屆全國兒童康復、第十四屆全國小兒腦癱康復學術會議暨國際交流會議通知(第一輪)(1465)
稿約………………………………………………………………………………ⅰ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年第21卷總目次 …………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