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婷王 冬王 瓏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省中醫(yī)科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臨證經驗·
針藥并用治療肝心綜合征的體會
于婷婷1王 冬2王 瓏1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省中醫(yī)科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肝心綜合征 針藥并用 個案報告
肝心綜合征在臨床并不少見,但卻很少引起足夠重視。肝心綜合征的癥狀表現(xiàn)為在原有急慢性肝臟疾病的基礎上,出現(xiàn)心前區(qū)疼痛,或胸肋脹痛,痛引肩背,心悸氣短等心臟疾病發(fā)作癥狀。心電圖可以出現(xiàn)ST段壓低、T波異?;蛐穆墒С1憩F(xiàn)。但常因對此病的認識不足,患者經常被誤診誤治。對于本病的治療單純使用擴冠或抗心律失常等藥物常常無效。慢性肝損傷患者起病隱匿,病程較長,臨床中因肝功能損傷指標可能無特異性改變,一旦出現(xiàn)肝心綜合征,發(fā)病急驟,極易導致誤診誤治。本文結合臨床治療實踐,淺談體會如下。
根據現(xiàn)有臨床報道,導致肝心綜合征的疾病多為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1],而慢性中毒性肝炎導致肝心綜合征的先例未見報道,且因其病程長,癥狀隱匿,不易引起重視。一些患者從小嗜食各種零食、飲料,不按時吃飯,較少飲用白開水。而長期食用大量各種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及飲料,可能導致慢性中毒性肝炎。經現(xiàn)代醫(yī)者研究,證實了食品添加劑對人體的危害。何林[2]統(tǒng)計比較了幾種常用食品添加劑如色素、防腐劑的聯(lián)合應用情況,發(fā)現(xiàn)單獨使用時其即具有明顯的促進細胞凋亡作用和細胞毒性,隨其應用劑量加大,毒性亦加大;而聯(lián)合應用更具有協(xié)同作用。林艷華[3]更指出,膨化食品、零食中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的色素、增香劑,其加工過程中常?;煊斜桨?、砷等有毒物質,由于兒童肝臟解毒功能相對成人較弱,長期食用此類食品容易導致慢性肝中毒,從而影響心臟系統(tǒng),導致肝心綜合征的發(fā)生。
肝心綜合征無相對應的中醫(yī)病名,可以根據癥狀將其歸類于中醫(yī)學“胸痹”“心下痛”的范疇。病位在肝、心。肝與心的聯(lián)系密切。從生理功能方面,肝與心通過經絡相互聯(lián)系?!鹅`樞》中描述足少陽膽經經別循胸脅,散于肝經,并且上行于心臟系統(tǒng)。而從五行制化關系上來說,肝屬木,心屬火,木生火,故肝為心之母臟,心為肝之子臟。若肝病可傳心,即“母病及子”。肝主疏泄、藏血,而心主全身血脈,二者相輔相成;肝疏泄調暢氣機,則心脈之血行順暢、情志舒暢,食物得以正常的運化吸收。而病理功能方面,若情志不遂而至肝郁氣滯,則會導致心血運行不暢,臨床上常有大怒后出現(xiàn)胸悶氣短,脅肋脹痛,頭痛目眩,脈弦,嚴重者可出現(xiàn)心脈痹阻導致心肌梗死。或者肝陰不足導致心血虧虛,心神失養(yǎng),可出現(xiàn)面色少華、失眠多夢,女子月經量少,脈弦細?;颊吒尾∪站?,肝失疏泄,且已傳脾臟,故有腹脹納差;傳于心臟,故稍有情緒變化即出現(xiàn)胸悶氣短胸痛心悸。肝經循行入巔頂,發(fā)病時經氣上沖于頭,故有頭痛欲裂。
西醫(yī)治療方法主要針對原發(fā)病治療。但療效并不確切。筆者在患者急性發(fā)作時采用針刺太沖透涌泉穴,起效快,諸多癥狀可當時即可緩解。太沖透涌泉穴位臨床經驗要穴,可治療多種疾病。太沖穴為足厥陰肝經原穴,起名“太沖”義為肝經的風氣由此上沖,采用瀉法針刺此穴可瀉肝經之熱。臨床上常用來治療高血壓、頭痛、眩暈、驚風、癲癇等肝經風熱上擾證。涌泉穴為足少陰腎經井穴,取名之義為腎經之水向外涌出之處。臨床上常用來治療高血壓、失眠、巔頂疼痛等證。一針透兩穴一方面可以增加針刺的得氣感,增加針刺激發(fā)經氣運行的效果,另一方面肝屬木,腎屬水,針刺兩穴可以起到滋水涵木,以達到制約上亢之肝陽的目的。故針感至即頭痛胸悶癥狀緩解。而組方用藥方面,《金匱要略》中見“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大柴胡湯用以治療少陽陽明合病者,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吐、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者。方用大柴胡湯加減。方中柴胡、黃芩共為君藥,可疏泄肝膽郁滯,枳殼、木香為臣,寬胸行氣散結,赤芍活血涼血,郁金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川楝子苦寒,清瀉肝經濕熱并可解郁止痛。厚樸、芒硝、大黃共奏下氣除滿消脹、潤燥軟堅、泄熱通便之功;雞內金、焦三仙消食健胃導滯,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疏利肝膽、清利三焦、行氣開郁、通腑泄熱之功,使肝經郁熱得去,諸證得消。
患者,女性,12歲,2010年9月12日初診。主訴為不明原因腹部脹大伴發(fā)作性心悸胸悶就診。家人代訴病史,患者從小嗜食各種零食、膨化食品、飲料,從不喝水,平日體瘦,時有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心悸氣短發(fā)作。否認既往病史。家人曾帶其于當地醫(yī)院就診,做心電、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腎功、心臟彩超,胸悶發(fā)作時心電圖偶有ST段下降,余無異常改變。兩個月前胸悶加重,伴嚴重偏頭痛,于當地醫(yī)院住院治療,做消化系統(tǒng)彩超示:肝臟回聲增強,肝大。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60 U/L。做肝炎抗體系列檢查均未見異常。當地醫(yī)院診斷為“肝炎”。曾靜點丹參提取物、地塞米松、白蛋白等藥物。癥狀改善不明顯,反而逐漸出現(xiàn)腹脹,時有惡心嘔吐,胸悶時有發(fā)作,次數較前頻繁,頭痛劇烈。遂于我院門診就診。就診時患者面色青黃,腹脹、胸悶、氣短、心悸,發(fā)作時頭痛劇烈、伴有惡心、口吐涎沫。大便秘結。舌暗苔黃膩,左手脈沉細,右手脈弦數。腹部彩超示:肝臟輕度增大,肝臟回聲增強。心臟彩超未見異常。心電圖示ST-T段壓低,心律不齊。西醫(yī)診斷:心絞痛,心律不齊。中醫(yī)診斷:胸痹,心血瘀阻。首先予以血府逐瘀湯治療,服后無效。后結合患者病史,考慮病位應在于肝、心。結合輔助檢查及病史、癥狀,確定診斷:西醫(yī)診斷為“肝心綜合征”。中醫(yī)診為“胸痹”。治法:清肝瀉火、行氣開郁、通腑泄熱。急性發(fā)作時針刺太沖透涌泉。以患者感到針感由太沖向涌泉方向傳導為度,手法采用瀉法。后服以湯劑。治法:疏利肝膽、行氣開郁、通腑泄熱。方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10 g,枳殼10 g,赤芍10 g,木香10 g,黃芩10 g,郁金10 g,川楝子10 g,厚樸10 g,延胡索10 g,芒硝10 g,雞內金10 g,焦三仙各10 g,黃連6 g,甘草10 g,大黃6 g。水煎,每日2次早晚分服。針刺后患者自感頭痛緩解,服藥半小時后頭痛消失,胸悶氣短癥狀明顯減輕。經服6劑治療后上述癥狀基本消失。治療1個月后復查腹部彩超、肝功、心電圖未見明顯異常。隨診兩年后癥狀未再發(fā)作。
肝心綜合征在臨床工作中其實頗為常見,但因其癥狀與急性冠脈綜合癥、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癥狀類似,故非常容易出現(xiàn)誤診漏診的情況。當首發(fā)癥狀為心悸胸悶時,其診斷需排除以上疑似疾病,治療方面采取單純擴冠、改善循環(huán)效果不佳時,又有已知的肝病基礎時,才考慮診斷肝心綜合征。但無療效確切的治療辦法。而中醫(yī)學優(yōu)勢在于辨證施治,辨證為肝心同病者,不管初起癥狀是心悸或是頭痛,皆可采用針藥并用方法進行治療,且起效迅速,立竿見影,療效明確。但在臨床工作中受醫(yī)療環(huán)境條件限制,對于單獨使用中醫(yī)中藥方法治療急癥患者經驗有限,仍需進一步進行大樣本循證醫(yī)學觀察。
[1] 高佩珠.肝心綜合征23例臨床分析 [J].臨床薈萃,2000,15(7):331-332.
[2] 何林.幾種食品添加劑的遺傳毒性及其聯(lián)合毒性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 林艷華.兒童食品中幾種常見添加劑的危害[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9(3):187.
R246
A
1004-745X(2015)08-1498-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73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