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宏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普外二科,遼寧 遼陽 111000)
75例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體會
于 宏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普外二科,遼寧 遼陽 111000)
目的探討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方法對75例患者術前、術后予以心理疏導;術后密切觀察病情,加強引流管護理,指導功能鍛煉;出院后指導功能鍛煉,增加營養(yǎng)、定期復查和輔助放療、化療。結果7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結論有效護理是乳腺癌患者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乳腺癌;護理體會
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全世界每年約120萬婦女發(fā)生乳腺癌,約50萬婦女死于乳腺癌。乳腺癌病因未明確,但與性別、年齡、家族史、月經史、生育第一胎的年齡過大等危險因素有關[1]。乳腺癌好發(fā)于40~60歲的絕經期前后的婦女。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等。早期乳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手術治療也給患者帶來了負性影響。因此,按需護理是乳腺癌患者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患者共75例,年齡30~78歲,其中乳腺癌根治切除術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術55例,其中上肢水腫5例,均經治療后痊愈。
2.1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乳腺癌術后,特別是年輕婦女,會陷入極度痛苦、矛盾中。有資料表明約25%的乳腺癌患者發(fā)生“羞體征”及性功能障礙。此時護士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疏導,首先注意談話技巧,熱情對待患者,告知切除乳房只是外形不美觀,并不影響工作和生活,且術后可再造乳房。其次提供手術成功的范例,并讓成功者介紹經驗。再做家屬工作,得到家屬的關愛和支持。最后同患者共同制定治療護理計劃。②一般準備:按手術要求備皮,操作仔細,避免割傷;患者術前練習深呼吸、咳痰;保證休息與睡眠,叮囑患者多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等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對于妊娠及哺乳期乳癌患者,應終止妊娠及斷乳。對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保持局部傷口清潔、干燥、勤換敷料。
2.2 術后護理:①體位:患者麻醉未清醒時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6 h后若血壓平穩(wěn)取半臥位,有利于切口引流和使膈肌下降,改善呼吸。持續(xù)抬高患者患側上肢,減輕患肢腫脹。②觀察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注意有無呼吸困難、胸悶、切口疼痛、發(fā)熱及切口處敷料是否滲出等,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并協同處理。③飲食:術后6 h無不適反應,可正常飲食。注意攝取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加速傷口愈合,忌高脂肪飲食及豆類食品,此類食物含有雌激素,對乳腺癌的發(fā)生起一定作用,避免飲酒,咖啡。④疼痛:術后短期內可適當用止痛劑。繃帶或胸帶加壓包扎,松緊適度,以消滅死腔,使皮瓣與胸壁緊貼,有利于傷口愈合。一般術后第3天打開傷口時腋窩基本與胸壁緊貼,應密切觀察傷口及患肢遠端的血運,若發(fā)現患肢脈搏捫不清,皮溫低,顏色發(fā)紺,提示包扎過緊、血管受壓,應及時告知醫(yī)師調整繃帶松緊度;并防止繃帶過松起不到加壓作用,形成腋下積液而影響傷口愈合;若發(fā)現傷口皮膚顏色異常滲液,有波動感等情況,及時通知醫(yī)師。⑤引流管護理:臨床上用雙管引流法,應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扭曲,防滑脫,引流管長度以患者床上翻身有余地為宜;密切觀察引流液的性色、質。保持引流管的負壓狀態(tài),引流管術后1~2 d內可引出少量血性液體,色呈暗紅,一般<100 mL,引流液量逐漸減少呈淡黃色,24 h量<10 mL,局部無積血、積液可考慮拔管,但對引流不暢、肥胖、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由于滲出液多,愈合差,可延長拔管時間;患者下床活動時,將引流袋固定于病號服上,處于低位,以免引流液倒流造成污染或脫出。⑥術后并發(fā)癥:a.皮瓣壞死:切緣的線性壞死是乳腺癌術后最常見并發(fā)癥,預防主要措施是切口設計時注意張力不可過大。術后嚴密觀察引流管,維持通暢及負壓,促進皮瓣與胸壁貼合。b.皮下積液:預防措施是保持腋窩負壓引流通暢,術后負壓引管不可拔除過早,應根據引流量決定。c.術后出血:少量出血可以加壓包扎和使用止血藥,大量出血則需手術止血。預防主要是術中嚴密止血,術后合理鎮(zhèn)痛,保持患者靜臥,嚴密觀察。⑦功能鍛煉[2]:為減少或避免術后殘疾,鼓勵和協助患者早期患側上肢的功能鍛煉。術后患肢不能采血、測血壓、輸液,不要持重。術后3 d內患側上肢制動,避免外展上臂;術后1~4 d應鍛煉手、腕部及肘關節(jié)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及屈腕、屈肘等鍛煉。術后5 d,可練習掌捫對側肩部及同側耳部的功能。術后9~10 d,可抬高患肢,將患肢的肘關節(jié)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對側肩部。術后14 d,將患側手掌置于頸后,進而以患側手掌越過頭頂并觸摸對側耳部為止。此時,可做扶墻、梳理頭發(fā)等鍛煉。⑧心理護理:多數患者存在情緒極其低落焦慮或恐懼等心理反應。護士除應主動與患者溝通,還應采用她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勤巡視、多交談,宣教化療和放療的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
3.1 注意休息,堅持鍛煉,避免勞累。
3.2 定期復查:一般術后半年復查,1次/月,6個月~5年內每3~6個月復查1次,5年后每年復查1次。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5年內應避免妊娠,教會患者自我檢查乳房的方法,有月經來潮者最好選擇月經后1周進行,如發(fā)現乳房腫塊或乳頭溢液等不適,應及時就醫(yī)。對行化療的患者,應定期復查白細胞計數。
3.3 家庭支持:家庭成員要關心患者心理感受,患者的家庭支持與自理行為呈正相關關系[3]。
對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精心的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是做好護理的關鍵。正確引導家屬及親友支持和關心患者。指導患者能以正確的態(tài)度去看待疾病,從而主動配合,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王玉寬,王松巖,鄒存清.乳腺癌的現狀及預防[J].中國臨床醫(yī)生, 2002,30(10):442.
[2]葉和珍.全程健康教育在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鍛煉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5,4(5):387.
[3]張海燕.乳腺癌病人家庭支持自理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1999,14(4):1952.
R473.73
B
1671-8194(2015)03-02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