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紅 王孝欣 林 萍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手術室,吉林 長春 130012)
手術室整體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理念的應用效果分析
沈秀紅 王孝欣 林 萍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手術室,吉林 長春 130012)
目的對應用人性化護理理念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整體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3例。采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采用人性化護理理念對觀察組患者實施手術室整體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手術治療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結論應用人性化護理理念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整體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人性化護理;手術室;整體護理
隨著臨床全新護理服務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人們對醫(yī)療保健和護理服務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新護理服務理念,在實際臨床應用過程中已經得到了醫(yī)學界和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人性化護理服務則是一種集創(chuàng)造性、獨特性、整體性、有效性于一身的全新護理服務理念,緊密圍繞患者實施護理服務。本次研究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理念實施手術室整體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F(xiàn)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3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18~84歲,平均年齡(54.8 ±1.5)歲;發(fā)病到手術時間1~19個月,平均發(fā)病時間(4.3±0.6)個月;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19~86歲,平均年齡(54.6±1.4)歲;發(fā)病到手術時間1~21個月,平均發(fā)病時間(4.5±0.7)個月。上述三項自然指標兩組研究對象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納入標準:①我院首診的手術患者;②患者年齡在18~90歲;③以往沒有接受過手術治療;④發(fā)病時間在2年以內;⑤排除合并患有其他合并癥的可能;⑥患者機體情況能夠滿足麻醉和手術要求;⑦患者自愿參與研究。
1.3 排除標準:①非我院首診的手術患者;②患者年齡在18歲以下,或在90歲以上;③以往接受過手術治療;④發(fā)病時間在2年以上;⑤合并患有其他合并癥;⑥患者機體情況不能夠滿足麻醉和手術要求;⑦患者不愿參與研究。
1.4 方法:采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采用人性化護理理念對觀察組患者實施手術室整體護理,主要措施包括:術前:①術前到病房對患者情況進行評估;② 講解疾病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③術前到病房將患者接至手術室;④幫助患者熟悉手術室環(huán)境;⑤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術中:①保證手術器械傳遞迅速準確,各種儀器處于良好工作狀態(tài);②對患者生命體征各項指標進行實時監(jiān)測;③與接收局部麻醉的患者進行交流轉移其注意力;④積極防治出現(xiàn)各類并發(fā)癥;術后:①蘇醒后將患者送回病房;②與病房護士進行全面交接;③定期到病房對患者進行訪視;④向家屬交代術后相關注意事項[1]。
1.5 觀察指標:選擇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等指標進行對比。
1.6 滿意度評價方法:利用術后到病房進行訪視的機會,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對患者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打分的形式,滿分為100分,主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非常滿意:得分超過80分;滿意:得分超過60分,但沒有達到80分;不滿意:得分沒有達到60分[2]。
1.7 數(shù)據(jù)處理: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實施χ2檢驗,P<0.05,則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治療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對照組患者手術操作共計實施(97.83±14.58)min,共計住院接受治療(10.73±3.44)d;觀察組患者手術操作共計實施(61.68±10.22)min,共計住院接受治療(7.14±2.19)d。兩項觀察指標各項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照組患者中有14例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服務感到非常滿意,20例感到滿意,9例感到不滿意,滿意度達到79.1%;觀察組患者中有29例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服務感到非常滿意,13例感到滿意,1例感到不滿意,滿意度達到97.7%。該項觀察指標各項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手術室作為臨床搶救患者生命健康的一個重要場所,作為醫(y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對于救治患者生命健康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施手術治療同時,為了保證手術治療效果,需要給予患者實施必要的整體護理。隨著當前患者的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在接受治療同時,他們希望獲得更為優(yōu)質舒適的護理服務[3]。我院為了不斷迎合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傳統(tǒng)護理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進發(fā)展,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實施人性化服務。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整個護理過程中,發(fā)揮人性化護理優(yōu)勢,對于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人性化護理是隨著現(xiàn)代護理模式的進步發(fā)展,強調改變醫(yī)護人員被動的護理服務,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供患者主動性服務,在單純的臨床護理基礎上,結合采用必要的人文護理、心理護理以及臨床護理等一體化現(xiàn)代模式。在實施護理同時,應考慮到患者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個性特征、年齡、受教育程度以及疾病等具體情況,提供不同的服務需求。術前通過觀察患者病情,與患者做好心理溝通,和諧護患關系,并指導患者如何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有利于手術順利[4]。在手術室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需要相關醫(yī)護人員將愛心、責任心、同情心、耐心融入到對每一個護理服務工作細節(jié)中。作為全新護理服務理念的一種,該項護理服務措施不僅僅可以為廣大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和全面的護理服務,同時還能夠使整個護理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進,將“以患者為中心”護理服務理念全面推向“以人為中心”的良性、健康的臨床護理工作發(fā)展軌道上來。使醫(yī)護人員的多重角色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并使醫(yī)護人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顯著增強,使手術室的整體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高。通過實施人性化護理,可在保證患者獲得身體健康同時,獲得心理上的舒適,減少醫(yī)療風險發(fā)生[5]。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其中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接受治療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效果更為顯著。
總之,于手術室整體護理過程中,通過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可大大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以及手術時間,顯著提高護理滿意情況,有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
[1]高紅梅,張正義.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1):163-164.
[2]代娓.人性化護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4):660-661.
[3]張玉杰,姚輝,金睿.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遼寧醫(yī)學雜志,2011,22(14):216-217.
[4]楊永梅,蔡紅梅,李彩華.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影響因素與對策[J].北方藥學,2013,10(11):171.
[5]余愛珍.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運用[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0,10(3):82-83.
R473.6
B
1671-8194(2015)05-02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