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蓮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外科,廣西 崇左 532500)
四肢骨折患者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的不良反應及護理研究
黃永蓮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外科,廣西 崇左 532500)
對四肢骨折患者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的不良反應及護理進行探討,不良反應包括止血效果不佳,肢體皮膚水皰、淤斑,止血帶導致疼痛,止血帶導致休克,止血帶導致麻痹及肺栓塞,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可達到理想的效果。
四肢骨折;氣壓止血帶;不良反應;護理
四肢骨折采取氣壓止血帶可以減少手術中的出血,以達到術野清晰,方便手術醫(yī)師進行手術,手術時間較長,往往會因為使用止血帶產生并發(fā)癥[1],觀察并發(fā)癥及對并發(fā)癥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
1.1止血效果不佳:止血帶使用成功,需要動脈搏動消失、遠端動脈出血停止、肢端變白,臨床表現無明顯的滲血。反之則證明使用失?。?]。四肢手術控制好壓力值可以避免壓力阻斷靜脈血流,造成肢體充血,導致止血效果不佳[3-5]。在四肢手術時,成年人的下肢止血帶壓力要控制在60.0~80.0 kPa,上肢止血帶壓力要控制在10.0~33.3 kPa,而老年人及兒童,還有身體較為虛弱的患者均要降低壓力值,對于較為肥胖,或者強壯的患者,需要升高壓力值。
1.2肢體皮膚水皰、淤斑:止血帶下沒有采用紗布襯墊,或者是襯墊太薄,從而導致止血帶直接壓迫到患者的皮膚,壓力點接觸不平衡,造成組織缺血,引發(fā)水皰及淤斑[6]。在消毒時,碘酒直接滲入止血帶,皮膚易出現灼傷,引發(fā)水皰及淤斑。手術時間很長,止血帶充氣、放氣要循環(huán)2次以上,局部皮膚會因為長時間的缺血,引發(fā)水皰及淤斑[7-8]。
1.3止血帶導致疼痛:四肢在麻醉的狀態(tài)下,止血帶在術中帶來的疼痛讓患者無法忍受,嚴重的患者會出現不安、煩躁及冷汗等情況,對手術操作具有一定影響[9]。止血帶的使用時間一般為1 h,最長不可以超過1.5 h,2次綁扎止血帶的時間間隔要在15 min以上,不然會增加患者的疼痛[10-12]。止血帶的充氣壓不要過高,肢體局部的壓強過大,會造成患者疼痛程度及時間的增加,促進肢體組織的壞死。
1.4止血帶導致休克:在松開止血帶時,易出現頭暈、惡心及出汗等癥狀,造成患者血壓下降,心率加快。是因為在松開止血帶后,血液快速的涌向患肢,從而血流速度加快,患肢無氧代謝會增加,酸性代謝產物對血管進行刺激,導致血管擴張,回心血量在快速減少,引發(fā)血壓下降[13-14]。
1.5止血帶導致麻痹:由于止血帶作用的部位不對,充氣時壓力會較大,時間較長,所以導致神經損傷,引起麻痹。臨床表現運動功能障礙[15]。
1.6肺栓塞:骨科的患者經常因為組織出現損傷,導致靜脈血管壁受挫,或者因為臥床時間太長,導致靜脈淤血,所以形成血栓[16]。手術中若骨髓腔內脂肪的顆粒出現脫落,在松開止血帶時,出現血流沖擊,或者靜脈負壓增大,從而導致脂肪顆粒進入經脈及血栓脫落,回心阻塞肺動脈循環(huán),從而引發(fā)肺栓塞的發(fā)生,造成呼吸循環(huán)出現驟停[17]。
2.1止血效果不佳護理:術前檢查止血帶的氣囊是否漏氣,定時進行檢查,要采取正確的驅血方法,充氣完成后,檢查止血帶的張力,預防連接管的折疊及扭曲,去掉止血帶后要檢查患肢的遠端,確定止血使用是否成功[18-19]。
2.2肢體皮膚水皰、淤斑護理:止血帶不可以直接的綁在患者患肢上,需要在止血帶下墊一層毛巾、敷料等柔軟的布墊,若手術時間較長的時候,可以墊厚點,用于保護皮膚[20]。在綁好止血帶后,需要在表面纏繞一層護皮膜,可以保護止血帶,避免在消毒的過程中,碘酒滲入止血帶下,從而起到保護皮膚,預防皮膚水皰、淤斑的發(fā)生[21]。
2.3止血帶導致疼痛護理:嚴格控制止血帶的使用時間,時間到了要提醒醫(yī)師,選擇合適的止血帶,止血帶的長度及寬度要個體化,對于手術較長時間的患者,可以輕柔的幫患者綁扎止血帶,并詢問患者的感覺[22]。
2.4止血帶導致休克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面色及心率的變化情況,加快輸血的速度,可以避免松開止血帶后,出現血壓下降的情況[23]。
2.5止血帶導致麻痹護理:對扎止血帶及松止血帶的時間進行準確記錄,止血時間不超過1.5 h,可以預防長時間缺血,導致肢體的遠端神經肌肉出現不可逆性的損傷[24-25]。
2.6肺栓塞護理: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的情況,注意下肢血栓的高?;颊?,術前靜脈造影證實存在血栓,則需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避免引起肺栓塞[26]。
在四肢骨折手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易造成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包括止血效果不佳,肢體皮膚水皰、淤斑,止血帶導致疼痛,止血帶導致休克,止血帶導致麻痹及肺栓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可以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減少患者的痛苦。
[1]房芳.四肢骨折的護理干預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2,3(2):171-172.
[2]任彩華.四肢骨折患者74例術后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5):132.
[3]鐘江英.老年四肢骨折的中醫(yī)護理[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4): 687-688.
[4]狄亞丹.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17(17):205-206.
[5]鄧之平.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2):109-110.
[6]陳鳳群,伍冬梅.疼痛護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2):277-278.
[7]李榮軍,何令敏.四肢骨折患者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72-73.
[8]占瓊英,黃玉婷.臨床護理路徑在骨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評價[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1,18(6):941-942.
[9]魏潤玲,來滿滿.黃前速效消腫膏外敷治療及護理四肢骨折早期腫脹60例[J].中醫(yī)藥導報,2013,19(12):149-150.
[10]趙珍.四肢骨折后關節(jié)僵硬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7):25-26.
[11]舒詩軍,陳學飛.MIPPO治療四肢骨折及其并發(fā)癥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1,8(28):74.
[12]文芳.四肢骨折術后不良現象及護理對策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0):150-151.
[13]Taylor DM,Vater GM,Parker PJ,et al.An evaluation of two tourniquet systems for the control of prehospital lower limb hemorrhage[J].J Trauma,2011,71(3):591-595.
[14]胡三蓮,何丹,周玲,等.四肢骨折患者術后早期疼痛狀況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0):1184-1186.
[15]羅彬.四肢骨折患者石膏繃帶固定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17.
[16]劉剛,楊俊剛,范勇,等.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術后并發(fā)癥分析[J].四川醫(yī)學,2011,32(1):108-109.
[17]王曉紅.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骨折手術的臨床護理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82-84.
[18]Estebe JP,Davies JM,Richebe P,et al.The pneumatic tourniquet: mechanical, ischaemia-reperfusion and systemic effects.[J].Eur J Anaesthesiol,2011,28(6):404-411.
[19]付翠梅.系統(tǒng)綜合護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2):14-15.
[20]李鳳蘭,廖燈彬,劉曉艷,等.系統(tǒng)規(guī)范疼痛管理對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14,35(1):145-146.
[21]高磊.護理干預在四肢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5):24-25.
[22]鄧皎如.四肢骨折病人術中止血帶的應用及護理[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6):519-520.
[23]韓翚,田蓓,郭榕晨,等.四肢骨折患者術中應用氣壓止血帶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9):37-38.
[24]Arumugam M.Prevention of tourniquet paralysis during the use of Pneumatic tourniquets[J].Int J Orthopaedic Trauma Nurs,2011,15(2):57-61.
[25]王春艷.電動氣壓止血帶在兒童骨科四肢手術中的安全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9):123-124.
[26]吳春鳳.四肢骨折手術時自動氣壓止血帶止血效果評價[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2,10(13):38-39.
R472.3
A
1671-8194(2015)16-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