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人類為什么會好奇?人際好奇的概念、功能及理論解釋

    2015-01-23 07:23:29李天然俞國良
    心理科學進展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社會性人際個體

    李天然 俞國良

    (1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 北京 100872) (2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2)

    1 引言

    好奇(curiosity)是人類探求新知識和新信息的內(nèi)在動力(Berlyne, 1954; Loewenstein, 1994;Kashdan, Rose, & Fincham, 2004; Litman & Jimerson,2004), 它能夠激發(fā)人的興趣并緩解不確定感(Litman, Collins, & Spielberger, 2005)。好奇心也是人類學習和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 是人類進行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時所具備的重要心理特征, 因此近些年來也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和研究(Loewenstein,1994; Litman & Spielberger, 2003; Kashdan, Rose,& Fincham, 2004; Rotgans & Schmidt, 2011; Jirout& Klahr, 2012)。

    Berlyne (1954)將好奇劃分為知覺性好奇(perceptual curiosity)和認識性好奇(epistemic curiosity)。知覺性好奇是由新異的視覺或聽覺上的刺激引起的, 通過新的刺激引發(fā)個體探索性的行為, 例如仔細聽一個不尋常的聲音。認識性好奇是由知識上的不確定性所引發(fā)的, 激發(fā)個體提出疑問, 尋找答案, 最終獲取知識(Berlyne, 1966)。Litman等人在此分類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感官性好奇(sensory curiosity)。感官性好奇是由新的感官體驗引發(fā)的好奇(Collins, Litman, & Spielberger,2004; Litman & Pezzo, 2005)。

    但以往對好奇的研究多以探索客觀環(huán)境的好奇為主, 是對“物理性”世界的好奇進行的研究。而人類生活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 獲得社會性的信息同樣重要。因此個體不僅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產(chǎn)生好奇, 也會對周圍的人產(chǎn)生好奇, 例如對他人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想法感受等產(chǎn)生好奇。事實上個體對人的好奇是普遍存在的(Farley, 2011;Farley, Timme, & Hart, 2010; Michelson, Van Iterson,& Waddington, 2010)。Dunbar (2004)指出人們在談話中三分之二的內(nèi)容都是社會性的話題。

    那么, 這種對他人的信息產(chǎn)生的好奇是怎樣的心理特質(zhì)或狀態(tài)?英國有一句諺語“好奇害死貓”, 其含義是指個體對他人的事過分好奇最終害了自己。而有研究表明, 對他人信息產(chǎn)生的好奇在個體的人際交往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Kashdan, McKnight, Fincham, & Rose, 2011 ), 過分的好奇則與負性情緒相聯(lián)系(Litman & Pezzo,2007)。那么在社會生活中, 這種好奇心對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究竟有什么影響?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其生理機制是怎樣的?是如何測量的?本文將分別從概念界定、理論解釋、測量方法、生理機制和社會功能等方面對社會性的好奇進行闡述, 并對該領(lǐng)域未來的研究方向展開討論。

    2 人際好奇的概念

    2.1 人際好奇的定義

    Renner (2006)把在社會生活領(lǐng)域產(chǎn)生的好奇稱之為社會性好奇(social curiosity)。他認為社會性好奇是個體希望獲得關(guān)于他人行為、想法、感受等新信息的愿望, 在這種愿望的驅(qū)動下個體產(chǎn)生探索性行為。社會性好奇是一種本能的動力—行為系統(tǒng)。而Litman和Pezzo (2007)則將這種好奇稱之為人際好奇(interpersonal curiosity, IPC)。人際好奇是對他人的新信息產(chǎn)生好奇, 其中包括他人的生活經(jīng)歷、生活習慣和細節(jié), 以及內(nèi)在的想法、感受、興趣等的信息。

    雖然這兩種定義命名有所不同, 但其內(nèi)涵相一致。本文將采用“人際好奇”這一命名。因為“社會性”的含義太廣, 不僅包含人際水平上的互動,還包含群體水平上的互動。在此處使用“人際好奇”更為合理, 因為對人產(chǎn)生的好奇是較小范圍的人際互動。

    2.2 人際好奇的結(jié)構(gòu)

    人際好奇作為好奇的一種類型, 可以從好奇的角度來理解它的結(jié)構(gòu)。好奇可以分為特質(zhì)型好奇和狀態(tài)型好奇。那么, 人際好奇可以分為特質(zhì)型人際好奇(trait interpersonal curiosity)和狀態(tài)型人際好奇(state interpersonal curiosity)。特質(zhì)型人際好奇是指個體希望獲知他人信息的傾向性, 是一種持續(xù)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zhì)。而狀態(tài)型人際好奇是指由情景引發(fā)的人際好奇體驗, 是一種變化和波動的主觀感受(Berlyne, 1966)。

    研究發(fā)現(xiàn), 特質(zhì)型人際好奇與積極的人際關(guān)系呈正相關(guān), 其作用機制是個體處于人際好奇狀態(tài)時與他人能夠產(chǎn)生良好的人際互動(Kashdan &Roberts, 2004)。此外, 特質(zhì)型人際好奇與開放性和外向性呈中等程度正相關(guān)(Renner, 2006;Hartung & Renner, 2011)。

    2.3 人際好奇的概念辨析

    “八卦”(gossip) 在日常生活常被提及, 我們經(jīng)常把愛說三道四的人稱之為愛八卦。目前較為公認的對八卦的定義是:以評價的方式(積極的或消極的)對不在場的第三方進行談論(Foster,2004)。這似乎與人際好奇有很大的重疊之處, 人際好奇和八卦均是關(guān)注他人的信息, 而且都可以通過交談的方式獲取信息。但人際好奇和八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兩者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Hartung & Renner, 2013)。

    第一, 人際好奇與八卦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八卦是在第三方不在場時,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通過談話, 以間接的方式了解他人的信息;而高人際好奇的個體可能會以非常具有侵犯性的,直接的方式問當事人的感受和私人問題, 也可能以非常隱秘的方式了解他人信息, 例如通過窗戶觀察鄰居的行為。第二, 生活中人們對八卦的評價比較消極, 而對人際好奇持較為積極的評價。Hartung和Renner (2013)的研究發(fā)現(xiàn), 被試對自己社會性好奇和八卦的自我評價中, 大多數(shù)被試認為自己的社會性好奇高于中等水平, 而只有少數(shù)被試認為自己更八卦。因為自我評定常常具有社會贊許性, 由以上結(jié)果可以看出人們對人際好奇的態(tài)度是較為積極的。第三, 研究者對社會性好奇和八卦量表的得分與人格量表進行相關(guān)分析發(fā)現(xiàn), 社會性好奇與外向性和開放性呈顯著正相關(guān),而八卦則與外向性和神經(jīng)質(zhì)呈顯著正相關(guān)。

    此外, 八卦通過談話傳播信息, 有時甚至是散布流言, 傳達了不真實的信息; 而人際好奇并沒有傳播的功能, 只是當事人希望獲取信息的愿望和探索的行為, 在這個過程中當事人并沒有主觀臆造信息。

    3 人際好奇的理論探討

    人際好奇作為好奇的一種類型, 下文將從好奇的理論出發(fā), 探索人際好奇的原因。主要從本能論、信息缺口理論、興趣-剝奪理論和社會比較的視角解釋人際好奇出現(xiàn)的原因。

    3.1 本能論

    本能論認為好奇是人類的原始動力, 是人類的本能(Day, 1971)。好奇就像饑餓一樣, 當個體體驗到饑餓時會尋求食物, 而當個體體驗到好奇時,就會探索周圍的環(huán)境。一旦這種狀態(tài)得以緩解,個體就體驗到滿足和愉悅感。這與Kang等(2008)的研究相一致, 即好奇與預期獎賞的腦區(qū)有關(guān)。從本能論的角度來理解, 人際好奇可能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生存的本能。

    3.2 信息缺口理論

    Loewenstein (1994)中提出了好奇的信息缺口理論(information-gap theory)。當個體當前的知識與想要獲得的知識存在差距時, 即個體意識到自己在知識或理解上存在信息缺口時, 就會產(chǎn)生好奇, 并去探索新信息, 以彌補信息上的缺口。其中個體當前的知識是客觀存在的, 而個體想要獲取的知識是主觀的。個體主觀想要獲取的信息與個體的參照對象和個體當前的知識背景有關(guān)。

    個體與他人的信息進行比較時, 發(fā)現(xiàn)自己在某方面信息缺失時就會產(chǎn)生相對剝奪感, 因此個體會產(chǎn)生好奇, 并探索新知識, 以緩解剝奪感。另外, 個體當前的知識背景會影響個體對哪些信息更好奇。個體對與自己的知識背景更相關(guān)的新信息更容易產(chǎn)生好奇。例如, 一個人只知道一個國家50個州名中的3個, 而另外一個人知道50個州名中的47個, 那么后者更容易對剩下的不知道的州名更好奇。這也可以解釋在人際好奇中, 個體對與自己比較了解的人更感興趣, 而對跟自己比較陌生的人的信息好奇程度并不高。

    3.3 興趣-剝奪理論(interest-deprivation theory)

    Litman (2005)提出了好奇產(chǎn)生的興趣-剝奪模型(見表1)。他認為好奇的產(chǎn)生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解釋, 分別是喜好(liking)和需要(wanting)。當個體對某件事喜好的水平高, 需要的水平低, 好奇是由興趣所引發(fā)的的; 而當對某件事既喜好又需要的時候, 好奇是由剝奪感引發(fā)的; 當喜好和需要的水平都很低時, 好奇是由無聊引發(fā)的。由于個體感到無聊, 想要尋求新鮮事物的刺激(Fowler,1965); 當個體的喜好水平低, 而需要水平高時, 只是希望緩解不確定性, 有可能是一種病態(tài)的好奇。

    表1 產(chǎn)生好奇的興趣-剝奪模型(Litman, 2005)

    由此模型推論到人際好奇, 可以從好感和人際關(guān)系的緊密程度來解釋人際好奇(見表2)。當個體對他人有好感, 但是人際關(guān)系緊密程度低時,人際好奇是由興趣引發(fā)的。例如對社會名人、明星等的關(guān)注; 當對他人有好感, 而且人際緊密程度很高時, 人際好奇由剝奪感引發(fā)。例如對戀人的興趣、行為等產(chǎn)生的好奇; 當對他人的好感低、人際緊密程度也低時, 人際好奇由無聊引發(fā)。例如無聊狀態(tài)下個體會在網(wǎng)絡上隨意的瀏覽他人的微博; 當對他人的好感低, 緊密程度比較高時,人際間的好奇可能僅僅是緩解由認知的不確定性引發(fā)的焦慮, 這種人際好奇可能是畸形的。例如窺探鄰居。

    表2 產(chǎn)生人際好奇的興趣-剝奪模型

    3.4 社會比較

    個體在進行社會比較時, 會通過關(guān)注比較目標、關(guān)注自身、以及關(guān)注自身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展開比較(邢淑芬, 俞國良, 2006)。而在社會比較的驅(qū)動下, 個體會產(chǎn)生人際好奇。因為個體為了與他人進行比較, 首先需要獲知他人的有關(guān)信息。Gibbons和Bunnk (1999)也發(fā)現(xiàn)社會比較傾向高的個體對他人的信息更感興趣, 希望獲知他人的想法和行為, 并把他人的特點和經(jīng)歷與自己的進行比較。因此社會比較也可能是人際好奇產(chǎn)生的原因。

    4 人際好奇的測量

    目前, 我國沒有對人際好奇進行測量的量表,而對好奇的測量也僅限于對兒童好奇心的測量(張日昇, 胡克祖, 楊麗珠, 2005; 劉云艷, 張大均,2004)。國外對人際好奇的測量主要是運用自陳量表進行測量。以往研究中對特質(zhì)型人際好奇進行了測量。此外, 有研究者還對人際好奇的生理機制進行了探索。

    4.1 人際好奇的自陳量表

    Singer和Antrobus (1972)在研究白日夢(day dreaming)時, 對人際好奇進行了測量。在此研究中, 人際好奇量表IPCS (interpersonal curiosity scale)包含12個項目。在這些題目中測量了個體對他人個人生活所表現(xiàn)出的興趣。例如“當我注意到餐廳或酒吧里的人時, 我常想他是什么樣的人,靠什么生活?”該量表中的項目沒有考察個體對他人想法、感受產(chǎn)生的好奇, 而且也沒有考察個體由于好奇而產(chǎn)生的行為。

    Litman等人在IPCS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人際好奇量表共15個項目, 是四級評分量表。該量表包含三個維度:情緒好奇(CE,curiosity about emotions),偵探意愿 (SP, spying and prying), 窺探行為(Sn, snooping)。其中, 情緒好奇是指個體想要獲知有關(guān)他人感受的信息, 例如個體關(guān)注他人的非言語信息, 例如觀察他人的表情以推測情緒感受; 偵探意愿則是個體希望參與偵探活動的意愿, 人際好奇高的個體可能考慮過將采訪作為自己的職業(yè); 窺探行為是指個體對他人的興趣愛好、生活很好奇, 個體會通過有意無意的來回走動, 從他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中獲知信息(Litman & Pezzo, 2007)。被試在該量表上的得分與八卦傾向(tendency to gossip)呈正相關(guān), 而且偵探意愿維度與特質(zhì)型焦慮呈正相關(guān)。

    Renner (2006) 編制的社會性好奇量表SCS(social curiosity scale) 包含兩個維度:一般社會性好奇(general social curiosity)和隱秘社會性好奇(covert social curiosity)。一般社會性好奇是指個體對他人的生活習慣、感受和想法產(chǎn)生的好奇; 而隱秘社會性好奇是個體暗中觀察他人的行為或聽他人交談, 例如在火車上聽他人的談話。該量表由10個項目組成, 是4級評分量表。被試在該量表上的得分與特質(zhì)型好奇、人格外向性、社交能力(social competence)等均呈正相關(guān); 一般社會性好奇與社會焦慮呈負相關(guān), 而隱秘社會性好奇與社會焦慮呈正相關(guān); 有趣的是, 隱秘社會性好奇與還與神經(jīng)質(zhì)呈正相關(guān), 這反應了隱秘社會性好奇有一定的負面性。

    我國對以上人際好奇的自陳量表也沒有修訂版本, 而且目前對人際好奇的測量缺乏實驗研究。

    4.2 人際好奇的神經(jīng)生理機制

    目前, 學術(shù)界對人際好奇的神經(jīng)生理機制的研究較少。Kang等(2008)等人的fMRI研究發(fā)現(xiàn),認識性好奇與有關(guān)獎賞預期的腦區(qū)有關(guān)。在這一研究中, 實驗材料是40個知識性的問題, 例如:地球?qū)儆谀膫€星系?什么樂器的聲音最像人類的歌聲?向被試呈現(xiàn)這些問題后, 讓被試對該問題的好奇程度從1到7進行評定, 然后對自己評定的確信度打分, 然后再次呈現(xiàn)問題, 最后呈現(xiàn)問題的答案。根據(jù)被試對好奇程度的評分, 劃分為高好奇試驗和低好奇試驗。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shù)發(fā)現(xiàn), 高好奇試驗比低好奇試驗更多的激活了側(cè)前額葉(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尾狀區(qū)(caudate regions)等腦區(qū), 而側(cè)前額葉和尾狀區(qū)在以往研究中被證明與預期獎賞有關(guān)。而且, 在答案出現(xiàn)時, 高好奇試驗比低好奇試驗被試的瞳孔放大水平更高, 說明被試處于高好奇狀態(tài)時, 會使用更多的認知資源去探索問題的答案。

    在此基礎(chǔ)上, 韓春慧(2011)對人際好奇的神經(jīng)生理機制進行了探索。在這一研究中, 讓被試與一個陌生人、計算機同時做一個砸蛋的賭博游戲, 被試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看到另外一個人和計算機也參與游戲。在游戲過程中, 共360次試驗,有一半的試驗給予反饋, 另一半則沒有結(jié)果反饋。在不給予反饋的試驗中, ERP的波幅更大。具體來說, 給予反饋和沒有反饋條件下LPC (late positive component)波幅的差異顯著程度不同, 被試對自己的結(jié)果有反饋和沒有反饋時, LPC波幅差異程度最大; 當他人的結(jié)果有反饋和沒有反饋時, LPC波幅差異顯著, 但程度減小; 而當電腦的結(jié)果有反饋和沒有反饋時, LPC波幅差異不顯著。而且人際好奇心強的個體LPC的波幅更大(Han et al., 2013)。LPC的波幅反映了個體的資源分配程度。這表明高人際好奇的個體, 或者個體產(chǎn)生人際好奇狀態(tài)時, 會用更多的認知資源去探索環(huán)境,彌補自己目前的信息與想要獲知的信息之間的缺口(gap)。

    5 人際好奇的影響因素

    影響人際好奇的因素有性別、年齡、個體狀態(tài)、人格和文化價值觀等因素。以下將分別從這幾個方面分別探討人際好奇的影響因素及其原因。

    5.1 性別

    在日常生活中, 女性常常被認為比男性更愛八卦, 對人際間的關(guān)系更加敏感, 那么女性是否比男性的人際好奇心更強呢?研究發(fā)現(xiàn), 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女性人際好奇水平都高于男性, 而在非人際的好奇(impersonal curiosity)上都低于男性(Giambra, Camp, & Grodsky, 1992)。

    這是因為女性本身就對人際方面的信息關(guān)注比較多。一項對男性和女性語言的文本分析發(fā)現(xiàn),女性的對話內(nèi)容多與心理與社會過程有關(guān), 在對話中常談論人際關(guān)系, 表達自己的內(nèi)在想法與感受; 而男性的對話內(nèi)容多是對外在客觀事物和事件的討論(Newman, Groom, Handelman, &Pennebaker, 2008)。女性的人際敏感性更高(Hall &Marianne, 2008), 而且從兒童期就有體現(xiàn)(Rose &Rudolph, 2006)。女孩之間的活動多是關(guān)系指向的,自我暴露較多, 傾向于尋求支持, 表達情感。所以,女性會對他人的信息, 特別是關(guān)于內(nèi)在感受的信息更容易產(chǎn)生好奇。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人際好奇性別差異的原因, 主要有兩點:第一, 女性在繁衍和撫養(yǎng)后代中投資更多(Buss, 1999), 而懷胎和哺育后代的過程對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要求很高, 因此女性需要與周圍的人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人際關(guān)系, 這樣才有利于自己和后代的生存。第二, 由于女性身體條件和社會地位上處于弱勢地位, 對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的依賴性高。例如,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更容易尋求情感上的社會支持(Ryan, La Guardia, Solky-Butzel, Chirkov, & Kim, 2005), 因此, 女性有更強的人際敏感性, 更需要建立緊密的人際關(guān)系。而人際好奇可以幫助女性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例如, 人際好奇會驅(qū)動個體探索他人的想法感受、興趣愛好, 當個體獲知這些信息之后可以做出相應的回應, 在此基礎(chǔ)上與他人形成良好互動。

    5.2 年齡

    Giambra等人對成年人的人際好奇和非人際好奇分別進行了橫斷研究和縱向研究, 其中縱向研究持續(xù)了6到8年(Giambra et al., 1992)。在縱向研究中發(fā)現(xiàn), 女性隨年齡增長人際好奇呈現(xiàn)下降趨勢, 而非人際好奇呈上升趨勢; 而男性在兩種好奇上并沒有隨年齡變化呈現(xiàn)出系統(tǒng)的變化趨勢, 但男女之間的差異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小。這可能是男性和女性由于不斷成熟有向中性性格靠攏的趨勢有關(guān)。但是在縱向研究中, 參與第一次測量的被試年齡范圍是24~71歲, 沒有對兒童的人際好奇進行測量。而在這一研究的橫斷研究中,被試的年齡范圍是17到92歲, 研究發(fā)現(xiàn), 女性在人際好奇和非人際好奇上年齡差異不顯著, 男性在這兩種好奇上的年齡差異顯著, 但沒有呈現(xiàn)出隨年齡變化的系統(tǒng)的趨勢。

    此外, Renner (2006)也發(fā)現(xiàn), 年輕的成年人(平均年齡24歲)比年長的成年人(平均年齡47歲)人際好奇水平更高。這說明隨年齡增長, 當個體獲得更多關(guān)于社會規(guī)范的知識, 更熟練的運用社交技巧之后, 對他人的信息興趣降低。

    5.3 個體狀態(tài)

    我國研究者發(fā)現(xiàn), 個體當前的狀態(tài)會對人際好奇產(chǎn)生影響。在賭博任務中, 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個體比處于劣勢地位的個體, 人際好奇更為強烈;相對于男性, 女性的人際好奇更為強烈。而當個體為滿足人際好奇而付出代價時, 男性與女性的人際好奇差異并不顯著(韓春慧,李鵬, 馮廷勇, 李紅, 2012)。

    個體控制感也會影響人際好奇的水平。有研究者運用實驗研究探索了個體的控制感與社會性信息獲取之間的關(guān)系(Swann, Stephenson, & Pittman,1981)。在這一研究中, 研究者首先對實驗組被試進行了控制感剝奪實驗, 其目的是讓被試感到對環(huán)境的控制感降低。其實驗程序是:讓實驗組的被試參加一個概念形成的測試, 被試根據(jù)主試的反饋來確定預先設定的概念模型。但是主試的反饋是完全隨機的, 不一致的, 因此被試完全無法從主試的反饋中獲得正確的答案, 但被試需要完成所有的六個問題。這個范式在以往研究中被證明可以讓被試感到抑郁和習得性無助。

    之后, 讓被試參加一個看起來相互獨立的另外一個實驗, 就是讓被試當“面試官”向面試者提問。這些問題的來源是一些親密量表中的陳述,把這些陳述改成問題讓心理學學生評價:如果你對一個大一新生問這個問題, 從這個問題中你能多大程度上了解他?從少到多, 用1到6進行打分。通過評價, 將這些問題的診斷性(diagnostic)水平劃分為三個等級, 其中, 了解更多信息的問題是診斷性的問題, 而幾乎了解不到個人信息的問題是非診斷性(non-diagnostic)問題。挑選其中的方差較小的30個問題作為實驗材料, 然后讓“面試官”從中選取10個問題提問, 研究發(fā)現(xiàn)控制感被剝奪的被試比控制組的被試更多地選擇更具診斷性的問題, 例如:什么樣的事會深深的傷害你?而控制組的被試比實驗組問更多的非診斷性的問題, 例如:你認為共產(chǎn)主義者對美國的影響有多大?

    5.4 人格

    人際好奇的個體表現(xiàn)出對他人信息的關(guān)注和探索, 表明他們對周圍的人呈開放和接納的態(tài)度,渴望接觸信息。研究發(fā)現(xiàn)人際好奇與人格開放性和外向性呈正相關(guān)(Renner, 2006; Hartung &Renner, 2011; Hartung & Renner, 2013)。另外, 韓春慧(2011)研究表明, 樂群性與人際好奇呈正相關(guān)。人格和人際好奇可能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關(guān)系。如果個體對外界信息更開放, 性格更外向, 那么他可能人際好奇水平更高, 更希望接觸新信息,而了解他人的信息又可以進一步促進人際關(guān)系,增強人格的開放性、外向性和樂群性。

    5.5 文化價值觀

    不同文化條件下, 個體的人際好奇水平可能不同。在集體主義國家, 個體重視人際之間的關(guān)系, 強調(diào)整體、和諧的觀念, 而在個體主義國家,則強調(diào)獨立、自主和獨特性。因此集體主義文化下, 個體的人際好奇的水平可能更高。Strong(2013)的研究發(fā)現(xiàn), 個體主義者和集體主義者在人際好奇上有不同表現(xiàn)。集體主義者比個體主義者情緒好奇水平更高, 即更關(guān)心他人的情緒; 而個體主義者比集體主義者更多有窺探行為。另外,集體主義者一般社會性好奇水平高于個體主義者,而在隱秘社會性好奇的水平上, 個體主義者更高。這說明, 集體主義者對他人的情緒、想法和行為的關(guān)注更多, 但不會采用不適當?shù)姆绞礁Q探他人的隱私。而個體主義者的一般性社會性好奇水平不高, 但會用窺探的方式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此外, 個體的人際好奇水平還可能與依戀類型有關(guān)。因為研究發(fā)現(xiàn)回避型依戀與社會性探索呈負相關(guān)(Green & Campbell, 2000)。但人際好奇與依戀的關(guān)系尚未得到實證研究的證實。

    6 人際好奇的社會功能

    個體獲得關(guān)于他人的信息有利于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例如, 個體獲得關(guān)于他人興趣愛好的信息可以投其所好, 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而獲取他人情緒感受的信息, 可以與他人分享快樂或排憂解難, 從而收獲友誼; 當個體獲取關(guān)于他人生活經(jīng)歷的信息, 可以豐富個體的社會經(jīng)驗, 有利于自身的生存與發(fā)展。以下將從社會交往、攻擊行為、社會學習、以及人格判斷等方面對人際好奇的社會功能進行討論。

    6.1 社會交往

    高人際好奇的個體對他人的行為、情感、經(jīng)驗等持開放和接納的態(tài)度, 從而促進個體與他人之間產(chǎn)生積極的社會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Hartung (2010)認為, 與高人際好奇的個體交流會有更積極的體驗。高人際好奇的個體在與他人交流時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探索性和反應性的行為,例如詢問問題、作出回應、目光交流等(見圖1)。但是打聽他人的秘密, 問一些隱私性的問題并不能預測高質(zhì)量的社會交往。另外, 有研究者也發(fā)現(xiàn), 人際好奇高的個體更容易理解社會性行為,在建立和維持人際關(guān)系中具有積極作用(Kashdan,McKnight, Fincham, & Rose, 2011 )。

    圖1 人際好奇在社會交往中的作用機制(Hartung, 2010)

    6.2 攻擊行為

    Kashdan等人(2013)分別用問卷和實驗的方法研究了高低好奇?zhèn)€體在面對挑釁時的攻擊性反應。研究發(fā)現(xiàn), 高好奇?zhèn)€體比低好奇?zhèn)€體在面對挑釁時, 攻擊行為更少。研究者還考察了處于戀愛關(guān)系中個體的攻擊行為。在該實驗中, 被試分別是剛進入戀愛階段的情侶, 和已經(jīng)處于長期戀愛關(guān)系中的情侶。研究發(fā)現(xiàn), 戀愛初期的情侶們,如果是高好奇的, 那么他們對游戲失敗的一方施加的懲罰更少。因為高好奇的個體更希望了解對方的行為及其原因。

    而且當個體的世界觀遭到威脅時, 高好奇的個體比低好奇的個體攻擊性低(Kashdan, Afram,Brown, Birnbeck, & Droshanov, 2011)。這是因為當個體面對一些偏離行為或與自己的價值觀不符的言論時, 高好奇的個體不會將之理解為有威脅的,而是希望發(fā)現(xiàn)其行為或言論背后的原因。因此,高好奇的個體攻擊行為更少。相應地, 具有好奇人格的個體在與人交往時會有更多的積極情緒反應(Kashdan, Sherman, Yarbro, & Funder, 2013)。

    6.3 人格判斷準確性

    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 高人際好奇的個體對他人的人格判斷更加準確, 特別是在人格外向性和開放性兩個維度上尤為準確(Hartung & Renner,2011)。這是由于高人際好奇的個體在社會情境中更擅長察覺有效的言語和非言語的社會性線索,例如動作、姿勢、說話的聲音和穿著等, 而且他們能夠運用這些社會性線索做出判斷, 使得對他人的人格判斷更加準確。在Hartung等人的研究中, 研究者從以往有關(guān)人際知覺和人格判斷的研究中提取出63個線索。這些線索包括聽覺線索(例如:聲音微弱還是有力), 靜態(tài)視覺線索(例如:發(fā)型是否時尚), 動態(tài)視覺線索(例如:頭部活動是否頻繁), 和對話交流線索(例如:是否經(jīng)常談起關(guān)于自己的事)。高人際好奇的個體在人格判斷中使用的線索更多, 而且研究者對線索有效性進行評估之后發(fā)現(xiàn), 高人際好奇的個體對有效性高的線索使用率更高, 其作用機制見圖2。但這種人格判斷的準確性在宜人性、神經(jīng)質(zhì)和責任心三個維度上沒有體現(xiàn)。

    圖2 人際好奇在人格判斷中的作用機制(Hartung & Renner, 2011)

    6.4 文化學習

    人際好奇也是個體進行文化學習的有效途徑(Baumeister, Zhang, & Vohs, 2004)。人際好奇具有社會和文化適應性。個體可以通過了解他人的成功的或失敗的生活經(jīng)驗, 獲得在復雜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的技能; 而且當個體進入新的生活環(huán)境時,通過人際好奇可以學習關(guān)于社會文化的知識, 有利于融入新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 在組織的新員工中, 好奇心高的個體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現(xiàn)(Harrison, Sluss, & Ashforth, 2011)。這是因為個體會在新環(huán)境中主動學習新知識和行為規(guī)范, 了解組織中的人際關(guān)系, 這將有助于新員工的適應。同理, 人際好奇可能在個體加入新的團體或組織, 變換生活環(huán)境時(例如, 新生入學、移民、換新工作等)起到積極的適應作用。

    6.5 維護社會規(guī)范

    Dunbar (2004)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八卦”在維護社會規(guī)范, 制約“搭便車”(free rider)行為中的作用。他認為, 語言為人類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工具, 但有的人利用語言進行欺騙, 影響了社會秩序和規(guī)范。而人際的交流, 在控制欺騙行為, 懲罰欺騙者有重要的進化意義。人際好奇在維護社會規(guī)范中也有相似的社會功能。個體在人際好奇的驅(qū)動下獲得社會規(guī)范的信息, 不僅使個體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而且對搭便車的人做出回避, 間接地維護了社會規(guī)范。人際好奇心強的個體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發(fā)現(xiàn)搭便車行為。首先, 由于人際好奇心強的個體對周圍的人具有敏感性,善于發(fā)現(xiàn)新信息, 因此他們會通過探索行為發(fā)現(xiàn)搭便車的人, 并與這些人保持距離。另外, 人際好奇心強的個體還會通過他人的生活經(jīng)歷, 間接了解到哪些人是搭便車的人, 從而做出回避。

    此外人際好奇還可能有其他社會功能。例如個體通過人際好奇獲取關(guān)于社會環(huán)境的有效信息(Foster, 2004), 從而減少由不確定感所帶來的焦慮, 增加對社會環(huán)境的控制感; 高人際好奇的個體對社會性信息具有高敏感性, 因此與他人交往時, 可能更容易產(chǎn)生共情(Jensen & Moran, 2012);由于人際好奇與開放性、外向性呈正相關(guān), 對他人的信息開放性和接納性更高, 其情商也可能會更高(Pankratova & Zyryanova, 2014); 人際好奇還可能會幫助個體建立人際依戀, 獲得歸屬感;Hartung (2010)還發(fā)現(xiàn)人際好奇與社會勝任力之間具有高相關(guān)。

    7 未來研究方向

    目前, 對人際好奇的研究相對較少, 未來還有很大研究空間。未來對人際好奇的研究可以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目前, 我國對好奇的研究不僅只局限于對知識的好奇, 而且在年齡階段上也局限于對嬰幼兒、中小學生等兒童的好奇心研究。而國外對人際好奇的研究多以成年人為主, 對兒童的研究較少。兒童在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中, 對知識的好奇和社會性好奇的發(fā)展過程可能呈現(xiàn)不同的發(fā)展趨勢。人際好奇是習得的還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是習得的, 那么兒童是從什么時候發(fā)展出人際好奇的?其發(fā)展過程是怎樣的?未來需從畢生發(fā)展的角度研究人際好奇。

    第二, 隨著信息技術(shù)和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 獲得他人信息方式不僅限于現(xiàn)實中的觀察和面對面的交談。目前在中國, QQ、人人網(wǎng)、微博、微信等網(wǎng)絡社交媒體都提供了關(guān)于他人的信息。研究發(fā)現(xiàn), 經(jīng)常使用社交網(wǎng)絡個體比不使用社交網(wǎng)絡的個體對他人的生活更加好奇(Zeynep, 2008)。因此, 未來對于人際好奇的研究也應考察網(wǎng)絡中的人際好奇行為。

    第三, 目前對人際好奇的測量方式主要是自陳量表, 缺乏實驗方面的測量方法。由于自陳量表有社會贊許性, 在人際好奇測量的方式上有待進一步探索。此外, 以往研究中對狀態(tài)型人際好奇研究很少, 未來研究中可以嘗試使用啟動實驗進行研究, 狀態(tài)型好奇可能與個體的興趣、需要、和對某件事的卷入程度有關(guān)。

    第四, 以往對人際好奇社會功能的探索中實證研究較少, 而且關(guān)于影響機制的研究也很少。許多與社會性有關(guān)的概念, 例如安全型依戀、社會拒絕、歸屬感、同情心與人際好奇的關(guān)系缺乏實證研究, 而且其中的機制也有待進一步探索和驗證。此外, 對人際好奇的探索應加強基礎(chǔ)研究,進一步了解人際好奇的神經(jīng)生理機制。

    第五, 在本文中較多討論了人際好奇的社會功能, 但從Renner (2006)的研究中不難發(fā)現(xiàn)隱秘社會性好奇與神經(jīng)質(zhì)存在正相關(guān)。因此, 人際好奇的水平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guān)系有待進一步研究。人際好奇的類型有待進一步細化。

    最后, 中國是集體主義的國家, 在社會生活中對人際關(guān)系的依賴更強。中國人的人際好奇水平可能更高, 但是在人際好奇的驅(qū)動下, 中國人了解他人信息的方式與西方可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未來對人際好奇的研究中需進一步考慮文化差異的影響, 探索我國, 一個典型的集體主義國家中人際好奇的特點, 以及人際好奇與其他前因變量、后果變量的關(guān)系及其影響機制。

    韓春慧. (2011).人際好奇的電生理證據(jù)及其影響因素(碩士學位論文). 西南大學, 重慶.

    韓春慧, 李鵬, 馮廷勇, 李紅. (2012). 個體當前狀況對人際好奇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心理科學, 35(6), 1435–1439.

    劉云艷, 張大均. (2004). 幼兒好奇心結(jié)構(gòu)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心理科學, 27(1), 127–129.

    邢淑芬, 俞國良. (2006). 社會比較: 同化效應還是對比效應.心理科學進展, 14(6), 944–949.

    張日昇, 胡克祖, 楊麗珠. (2005). 3-6歲幼兒好奇心結(jié)構(gòu)探索與驗證性因素分析.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 7–10.

    Baumeister, R. F., Zhang, L. Q., & Vohs, K. D. (2004).Gossip as cultural learning.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8, 111–121.

    Berlyne, D. E. (1954). A theory of human curiosity.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 180–191.

    Berlyne, D. E. (1966). 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Science,153, 25–33.

    Buss, D. M. (1999).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Needham Heights, MA, US: Allyn &Bacon.

    Collins, R. P., Litman, J. A., & Spielberger, C. D. (2004).The measurement of perceptual curios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 1127–1141.

    Day, H. I. (1971). The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curiosity. In H. I. Day, D. E. Berlyne, & D. E. Hunt (Eds.),Intrinsic motivation: A new direction in education. New York: Holt,Rinehart & Winston.

    Dunbar, R. I. M. (2004). Gossip i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General Review of Psychology,8, 100–110.

    Farley, S. D., Timme, D. R., & Hart, J. W. (2010). On coffee talk and break-room chatter: Perceptions of women who gossip in the workplace.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50(4), 361–368.

    Farley, S. D. (2011). Is gossip power?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ssip, power, and likability.European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 574–579.

    Foster, E. K. (2004). Research on gossip: Taxonomy, methods,and future direction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8,78–99.

    Fowler, H. (1965).Curiosity and exploratory behavior. New York: Macmillan

    Giambra, L. M., Camp, C. J., & Grodsky, A. (1992).Curiosity and stimulation seeking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Cross-section and 6-to-8 year longitudinal findings.Psychology and Aging, 7(1), 150–157.

    Gibbons, F. X., & Buunk, B. P. (199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mparison: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129–142.

    Green, J. D., & Campbell, W. K. (2000). Attachment and exploration in adults: Chronic and contextual accessibil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 452–461.

    Hall, J. A., & Mast, M. S. (2008). Are women always more interpersonally sensitive than men? Impact of goals and content domai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 144–155.

    Han, C., Li, P., Warren, C., Feng, T., Litman, J., & Li, H.(2013).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curiosity.Brain Research, 1500, 45–54.

    Harrison, S. H., Sluss, D. M., & Ashforth, B. E. (2011).Curiosity adapted the cat: The role of trait curiosity in newcomer adapta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6(1), 211–220.

    Hartung, F. M. (2010).Social curiosity and its functions(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Konstanz,Konstanz.

    Hartung, F. M., & Renner, B. (2011). Social curiosity and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A judge × trait interac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6), 796–814.

    Hartung, F. M., & Renner, B. (2013). Social curiosity and gossip: Related but different drives of social functioning.Plos One, 8(7), 1–9.

    Jensen, R. T., & Moran, D. (2012). Introduction:Intersubjectivity and empathy.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1, 125–133.

    Jirout, J., & Klahr. D. (2012). Children’s scientific curiosity:In search of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an elusive concept.Developmental Review, 32, 125–160.

    Kang, M. J., Hsu, M., Krajbich, I. M., Loewenstein, G.,McClure, S. M., Wang, J. T., & Camerer, C. F. (2008). The wick in the candle of learning: Epistemic curiosity activates reward circuitry and enhances memory.Psychological Science, 20(8), 963–973.

    Kashdan, T. B., Rose, P., & Fincham, F. D. (2004). 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 Facilitating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 growth opportuniti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2, 291–215.

    Kashdan, T. B., & Roberts, J. E. (2004). Trait and state curiosity in the genesis of intimacy: Differentiation from related constructs.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3(6), 792–816.

    Kashdan, T. B., Afram, A., Brown, K. W., Birnbeck M., &Drvoshanov M. (2011). Curiosity enhances 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reducing defensive responses to existential threat.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1227–1232.

    Kashdan, T. B., McKnight, P. E., Fincham, F. D., & Rose, P.(2011). When curiosity breeds intimacy: Taking advantage of intimacy opportunities and transforming boring convers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79(6), 1369–1402.

    Kashdan, T. B., DeWall, C. N., Pond, R. S., Jr, Silvia, P. J.,Lambert, N. M., Fincham, F. D., … Keller, P. S. (2013).Curiosity protects against interpersonal aggression:cross-sectional, daily process, and behavior evid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81(1), 87–102.

    Kashdan, T. B., Sherman, R. A., Yarbro, J., & Funder, D. C.(2013). How are curious people viewed and how do they behave in social situ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lf,friends, parents, and unacquainted observ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81(2), 142–154.

    Litman, J. A., & Spielberger, C. D. (2003). Measuring epistemic curiosity and its diversive and specific compon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0(1), 75–86.

    Litman, J. A., & Jimerson, T. L. (2004). The measurement of curiosity as a feeling of depriv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2, 147–157.

    Litman, J. A. (2005). Curiosity and the pleasures of learning:Wanting and liking new information.Cognitive and Emotion, 19(6), 793–814.

    Litman, J. A., Collins, R. P., & Spielberger, C. D. (2005).The nature and measurement of sensory curios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9, 1123–1133.

    Litman, J. A., & Pezzo, M. V. (200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s gossip.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 963–980.

    Litman, J. A., & Pezzo, M. V. (2007). Dimensionality of interpersonal curios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43, 1448–1459.

    Loewenstein, G.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1),75–98.

    Michelson, G., Van Iterson, A., & Waddington, K. (2010).Gossip in organizations: context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versies.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35(4),371–390.

    Newman, M. L., Groom, C. J., Handelman, L. D., &Pennebaker, J. W. (2008).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An analysis of 14,000 text samples.Discourse Processes, 45(3), 211–236.

    Pankratova, A., & Zyryanova, N. (2014). 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 intelligence with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0, S75.

    Renner, B. (2006). Curiosity about people: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al curiosity measure in adul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7, 305–316.

    Rose, J. A., & Rudolph, K. D. (2006). A review of sex differences in peer relationship processes: Potential trade-offs for th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girls and boys.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2), 98–131.

    Rotgans, J. I., & Schmidt, H. G. (2011). Situational interes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 active-learning classroom.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1, 58–67.

    Ryan, R. M., La Guardia, J. G., Solky-Butzel, J., Chirkov, V.,& Kim Y. (2005). On the interpersonal regulation of emotions: Emotional reliance across gender, relationship and cultures.Personality Relationships, 12, 145–163.

    Singer, J. L., & Antrobus, J. S. (1972). Daydreaming,imaginal processes and personality: A normative study. In P. W. Sheehan (Ed.),The function and nature of imagery.San Diego, CA: Academic.

    Strong, R. L. (2013).Cultural relationship: Curiosity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Hawaii, Honolulu.

    Swann, W. B., Stephenson, B., & Pittman, T. S. (1981).Curiosity and control: On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search for social knowled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 635–642.

    Zeynep, T. (2008). Grooming, gossip, facebook and myspace.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1(4), 544–564.

    猜你喜歡
    社會性人際個體
    以戶外混齡活動促進社會性發(fā)展
    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 22:21:35
    關(guān)注個體防護裝備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搞好人際『弱』關(guān)系
    從《戰(zhàn)國策》看人際傳播中的說服藝術(shù)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從社會性弱勢群體自身心理角度談接受科技知識
    社會性交互及其在三維虛擬學習環(huán)境中的實現(xiàn)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學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社會性軟件在網(wǎng)上交互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詞的人際功能探討
    劍南文學(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91在线观看av|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 超色免费av|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窝窝影院91人妻|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av久久|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av天堂|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av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色综图| videos熟女内射|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一二三|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美国av| 天堂√8在线中文|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国产99白浆流出|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熟女|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亚洲综合色网址|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乱码中文字幕|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九九99| 91av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我的亚洲天堂|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xxxxx性猛交|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在线看a的网站|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久久热在线av|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身体一侧抽搐|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乱妇无乱码|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夫妻午夜视频| 窝窝影院91人妻| 午夜激情av网站| 自线自在国产av|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搡老岳熟女国产|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咕卡用的链子|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亚洲中文av在线|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不卡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jvid| 亚洲av美国av|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日本wwww免费看|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一级a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人妻综合|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av在线| 电影成人av|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一级毛片精品| 一级a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老熟女久久久|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亚洲熟女毛片儿|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五月开心婷婷网|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在线av久久热|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久久草成人影院|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98|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香蕉丝袜av|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悠悠久久av|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aaaaa片日本免费| 一级毛片精品|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91大片在线观看|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 捣出白浆h1v1|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窝窝影院91人妻|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我的亚洲天堂|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影院123|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久久亚洲真实|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黄色 视频免费看|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丝袜美足系列|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乱人伦中国视频|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www.自偷自拍.com| 电影成人av|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一a级毛片在线观看| 91国产中文字幕|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曰老女人黄片|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校园春色视频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制服诱惑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成人影院久久|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 cao死你这个sao货|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avwww免费|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18在线观看网站|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91在线观看av|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 又大又爽又粗|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两性夫妻黄色片|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久久中文看片网| bbb黄色大片|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制服诱惑二区|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视频区图区小说|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99香蕉大伊视频| a级毛片黄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 搡老乐熟女国产|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超色免费av|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videos熟女内射|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xxx96com|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 人妻 亚洲 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捣出白浆h1v1| 亚洲avbb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 黄色女人牲交|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91在线观看av|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av一本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在线十欧美十亚洲十日本专区|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性少妇av在线|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香蕉丝袜av|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一级毛片精品|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国产在线观看jvid|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91av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99r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日本五十路高清|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露出奶头的视频|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欧美乱妇无乱码|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黄色视频不卡| 91老司机精品| 久久中文看片网|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欧美日韩黄片免|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捣出白浆h1v1|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人妻一区二区av|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tube8黄色片| 国产区一区二久久|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x7x7x7水蜜桃|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x7x7x7水蜜桃|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999精品在线视频|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青草久久国产| 亚洲熟女毛片儿| 91国产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无乱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91麻豆av在线|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亚洲avbb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片内射在线|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五月开心婷婷网|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久久人妻熟女aⅴ|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中国美女看黄片|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香蕉激情|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人人澡人人妻人|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毛片高清免费大全|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 午夜免费观看网址|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www.自偷自拍.com|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国产99白浆流出|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www.自偷自拍.com|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国产在线观看jvid|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av有码第一页| av电影中文网址|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电影成人av|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香蕉国产在线看| 免费看a级黄色片|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咕卡用的链子|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av有码第一页|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av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久久人妻熟女aⅴ|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