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霞
康復醫(yī)療
語言康復訓練治療兒童失語癥的效果觀察
王軍霞
目的探討語言康復訓練治療兒童失語癥的臨床療效。方法40例行語言康復訓練治療的兒童失語癥患兒,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其臨床效果。結果本組40例患兒中38例患兒痊愈, 占95.0%,2例患兒好轉, 占5.0%, 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結論給予兒童失語癥患兒語言康復訓練治療可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 促進患兒語言功能恢復, 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和應用。
語言康復訓練;兒童失語癥;臨床療效
為探討語言康復訓練治療兒童失語癥的臨床療效, 提高兒童失語癥的治療效果, 對收治的40例行語言康復訓練治療的兒童失語癥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xiàn)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行語言康復訓練治療的兒童失語癥患兒, 經(jīng)MR或頭顱CT檢查, 本組40例患兒均確診為失語癥;男24例, 女16例, 最小年齡3歲, 最大年齡8歲, 平均年齡5.1歲;其中28例患兒為腦外傷,12例患兒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患兒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速度減慢、聲音低弱及韻律失常、說話量少費力等語言表達障礙。
1.2 方法 本組患兒均行語言康復訓練治療, 應確保治療室安靜、光線良好且具有良好隔音效果, 從而避免聽覺及視覺干擾。訓練方式主要為一對一訓練, 同時可適當給予患兒集中訓練。1周3~5次, 0.5~1 h/次, 以3個月為1個療程,具體訓練方式如下。
1.2.1 理解訓練 ①聽覺訓練, 通過念書、聽音樂等方式對患兒的思維進行刺激, 從而達到提高其語言理解力的目的,5次/d,1次10~20 min;②手勢訓練, 向患兒做其熟悉的手勢,從而促進其理解能力提高, 比如吃飯、刷牙等;③實物刺激,向患兒展示其熟悉的物品, 并讓其說出名字, 反復聯(lián)系;④圖片刺激, 選擇患兒熟悉的圖片, 協(xié)助患兒進行辨認等。
1.2.2 表達能力訓練 ①復述訓練, 教師以患兒的實際水平為依據(jù)選擇適當?shù)脑~組、短句等進行口述, 并指導患兒以教師的口形、音準等為依據(jù)進行復述。②書寫訓練, 選擇合適的字卡指導患兒抄寫, 同時指導患兒進行看圖寫詞語、聽寫詞語等訓練, 以患兒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適當?shù)脑黾与y度,從而逐漸增強患兒的書寫能力。③交流能力訓練, 將日常交流作為訓練內容, 選擇患兒熟悉的內容進行訓練, 通過教師提問的方式讓患兒通過手勢、游戲、寫字、畫圖等方式進行交流;同時也可組織能力相當?shù)幕純杭杏柧? 通過游戲、情景模擬等方式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提高患兒學習興趣,從而使其積主動的和訓練教師進行配合。
1.2.3 語音訓練 ①發(fā)音器官訓練。a.唇運動訓練, 教師要指導患兒進行張口、伸舌、撅嘴、鼓腮等唇部運動, 且要反復練習;訓練時應面對鏡子, 為患兒模仿及糾正口型提供方便。通過唇訓練為患兒發(fā)雙唇音做準備。b.舌運動訓練, 教師應指導患兒盡可能將舌伸出, 并進行反復伸縮訓練,同時指導患兒用舌尖順時針及逆時針舔上下唇及左右唇角,20~30次/d,5~10 min/次。②發(fā)音訓練。在患兒可正確進行上述動作后, 教師則要指導患兒進行長時間伸舌、閉合雙唇等動作, 然后指導患兒進行無聲構音運動訓練, 最后指導患兒發(fā)音。發(fā)音應由易到難, 逐漸向單詞及短句過渡。③辨音訓練。教師應通過播放錄音、口述等方式讓患兒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式, 也可通過畫圖的方式使患兒認識到發(fā)音機制及發(fā)音部位, 使患兒了解導致發(fā)音錯誤的主要問題, 從而逐漸培養(yǎng)患兒的辨音能力。④語言、音量訓練。音調低、音調單一是失語癥患兒的常見癥狀, 因此, 訓練教師應耐心的告知患兒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因素, 同時通過樂器音階變化等方式訓練患兒不同發(fā)音, 同時, 教師通過吹氣球等方式來延長患兒呼氣時間、增加患兒發(fā)音動力, 從而增強患兒音量控制能力等。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2個療程后患兒理解、表達正常, 且患兒自主交流能力恢復正常;好轉:治療2個療程后患兒理解正常, 可表達簡單詞組, 但表達不太清晰;無效:患兒理解、表達能力未顯著改善??傆行?(有效+好轉)/總例數(shù)×100%[1]。
本組40例患兒中38例患兒痊愈, 占95.0%,2例患兒好轉, 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
失語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復雜性語言障礙疾病, 其主要是指腦卒中、腦部炎癥、腦外傷等與語言功能相關的腦組織發(fā)生病變, 從而對人體進行交際符號系統(tǒng)的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語言認知功能造成損害的一種語言障礙綜合征[2]。因此, 及時給予患兒行之有效的治療, 幫助患兒恢復語言功能就顯得至關重要。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 臨床上逐漸將語言康復訓練應用于兒童失語癥的治療中。該治療方式主要是通過訓練的方式對患兒大腦語言中樞產(chǎn)生刺激, 并充分對患兒殘存功能進行發(fā)掘和利用, 從而達到促進患兒恢復語言功能目的的一種治療方式。語言訓練主要是以口唇、舌運動訓練為主, 并結合聽覺刺激、復述、閱讀、書寫等訓練, 對患兒語言功能進行改善[3]。同時由于兒童失語癥患兒年齡較小, 因此, 醫(yī)護人員應合理的對訓練內容進行安排, 從患兒熟悉的動作、語言開始訓練, 避免患兒產(chǎn)生厭煩情緒。同時醫(yī)護人員還要以患兒的喜好、興趣等為依據(jù), 采用患兒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訓練, 比如患兒喜歡的圖片、漫畫等等, 從而有效的提高患兒的興趣。此外, 訓練教師還要指導患兒家長建立家庭訓練方式, 從而更好的促進患兒康復。
本次研究表明本組40例患兒中38例患兒痊愈, 占95.0%,2例患兒好轉, 占5.0%, 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這就說明給予兒童失語癥患兒語言康復訓練治療可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 促進患兒語言功能恢復, 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和應用。
[1]陳勤佩.目標性語言康復訓練在腦梗死失語患兒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1,7(25):276.
[2]王增鳳.腦梗死后遺癥失語患兒的語言康復訓練.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6(8):198.
[3]莊惠娟.頭體針配合語言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針灸臨床雜志,2010,6(9):1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96
2015-01-04]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兒童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