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良 劉春榮 鄭江程 盧志成
(1.浙江省衢州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 衢州 324000;2.衢州市柯城區(qū)澳林奇柑橘專業(yè)合作社)
提高柑橘大樹移栽成活率的關鍵技術
鄭雪良1劉春榮1鄭江程1盧志成2
(1.浙江省衢州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 衢州 324000;2.衢州市柯城區(qū)澳林奇柑橘專業(yè)合作社)
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的推進和其他原因,柑橘園被征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柑橘大樹是一種優(yōu)良資源廢棄可惜,但移栽費工費力若技術不到位成活率低。近幾年來,筆者進行了柑橘大樹移栽試驗,現(xiàn)將提高大樹移栽成活率的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柑橘大樹在春季和秋季均適宜移栽,其中春季的 2月中旬至 3月下旬和秋季的 9月為移栽最適期;這個時段移栽根系愈合快,成活率高,樹冠恢復迅速,能盡快恢復生產(chǎn)。
2.1 移栽樹的選擇
選擇生長健壯、根莖部沒有被天牛危害過的柑橘大樹,一般樹齡在20年以下。
2.2 斷根
在移栽前一年的 5~ 6月底進行。斷根前先選擇晴天修剪,將移栽大樹的樹冠下部的大枝鋸去,便于斷根操作。樹冠中上部的大枝去強留弱、去大留小。在鋸口處涂20%~30%的高錳酸鉀液或73%的甲基硫菌靈100倍液,防止病菌感染。
修剪后在距樹干外側50~60cm處開挖環(huán)狀溝,溝寬30~40cm、深60cm,遇大根將其切斷,切口用嫁接刀削平,并涂上20%~30%的高錳酸鉀液。環(huán)狀溝晾曬 1~ 2 d,再用塑料膜沿環(huán)狀溝外壁鋪設一周,阻止根系外展,然后將土回填,先回填一半土,回填后一半土時摻入 1/30的鈣鎂磷肥,澆透水。遇干旱天氣環(huán)狀溝上覆蓋秸稈、雜草等,保持土壤濕潤。
2.3 挖定植溝或穴
移栽成園的挖定植溝,零星移栽的挖定植穴。移栽 3個月前依放樣線按種植行挖寬80cm、深60cm的定植溝或直徑100cm、深60cm的定植穴。在溝或穴內先填入20cm厚的秸桿、雜草等,再將起挖的土與腐熟欄肥或商品有機肥拌勻后填入,直至堆土高出地面10~15cm。
2.4 修剪
挖樹前先將枝葉疏剪和回縮,剪除的枝葉量占總枝葉量的 1/ 3~ 3/ 5。修剪上先疏去病蟲枝、枯死枝、下垂枝,再按照“疏密留稀、疏強留弱、疏直留斜”的方法進行。主枝留 3~ 4個,副主枝留 9~11個,造成主枝分布合理、側枝疏密有度的良好樹冠結構。
3.1 總體要求
大樹移栽的總體要求為“保護樹體、盡少損傷、盡快運輸、盡早定植”。
3.2 挖樹
挖樹前 2 d澆透水。挖樹時先將主枝用草繩進行包扎。除去樹盤內雜草及表土層。帶土球起挖,土球直徑約為樹干直徑的 7倍左右。遇到粗大根用鋸子鋸斷,不要用鐵鍬或斧頭砍斷,斷面應平整。土球挖起后,將損傷的根剪平,細根須根盡量保留,用草繩進行捆扎。細根須根少的大樹則棄之不用。
3.3 起吊運輸
運輸前在車廂內墊上草袋、麻袋、苔蘚、舊報紙團等柔軟物,防止車廂板損傷枝干及根系。采用專業(yè)帆布帶以 2點(一點為土球,一點為主枝分叉處)法起吊,受力處加厚保護層以免使根枝受傷。將土球靠近車頭、樹冠朝后。土球之間用沙包或草墊等擠緊以避免在運輸途中土球滾動而使土散落。樹體裝車高度不超過4.5 m。若長距離運輸,在車廂上覆蓋遮陽網(wǎng),并在運輸途中注意噴水保濕。
3.4 定植
先將運輸過程中受傷的根系剪平,并根據(jù)根系量對枝葉進行再修剪,使根葉量對應。將移栽樹放入定植穴扶正,高度以嫁接口露出地面15cm為宜,根系疏直,分層填入加入鈣鎂磷肥的細土(細土:鈣鎂磷肥為30:1),一層須根一層細土。填土時注意土球下不能出現(xiàn)空隙,以免影響成活率。土填到50%時灌水,發(fā)現(xiàn)冒氣泡或快速流水處要及時填土,直到不冒氣泡、土不再下沉為止,使土球、須根和穴壁之間無空隙。最上層沿樹兜作土堰,使土堰高出地面10~15cm,便于澆水施肥。
3.5 搭支架
用木棍搭三角形搭支架,用繩索捆牢,防止樹體受風吹等外力影響搖動,使根系受到新的損傷甚至樹體倒覆。
3.6 保護傷口
根、枝斷裂處盡量剪(鋸)平。有大的傷口涂抹20%~30%的高錳酸鉀液或73%的甲基硫菌靈100倍液,防止因病菌感染而腐爛。
4.1 肥水管理
定植后連續(xù)天晴且有大風,上午露水干后及傍晚前各噴清水一次。土壤干旱,及時灌透水。移栽成活后及時施肥,做到少量多次,土施和葉面追肥相結合,土施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葉面追肥選用 0.3%的尿素+ 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4.2 土壤管理
水田或平地移栽的大樹,暴雨、大雨后及時開溝排水,防止積水爛根。伏旱來臨前,樹盤覆蓋秸稈、雜草、菌渣等,降溫防旱。
4.3 樹冠管理
移栽樹因為斷根多,萌芽抽梢時間不一,但花芽多,抽發(fā)的夏秋梢也有較多的花蕾,應及時摘除,以免消耗大量營養(yǎng),影響新梢抽發(fā)。主側枝上隱芽大量萌發(fā),抽發(fā)的新梢密而多,還有不少叢生枝,應及時抹芽控梢,注意枝梢間的空隔,保留的枝梢 8~10cm長時摘心,促進二次梢抽發(fā),形成通風透光、結構合理的樹冠。
4.4 防治病蟲
注意保護好新芽、嫩葉,重點抓好潛葉蛾、蚜蟲、鳳蝶、紅蜘蛛和樹脂病的防治。主干、主枝用石灰水涂白或用稻草包扎,避免陽光曝曬引起樹脂病發(fā)生,維持樹勢。如果已出現(xiàn)樹脂病癥狀,用刀將病斑刮除,再用多菌靈100倍液涂抹保護。
10.13906/j.cnki.zjjgjj.1009-0584.2015.03.201
2015-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