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曄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醫(yī)醫(yī)院心內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
肖 曄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醫(yī)醫(yī)院心內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目的 對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研究其療效及方案有效性。方法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方法,研究組患者在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采用綜合療法進行相應的治療,對療效進行分析。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必須加強對患者臨床狀態(tài)的觀察,避免誤診和漏診,不斷提升術者的操作技巧,通過綜合治療提高療效。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療效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肌缺血等癥狀的癥候群,根據心電圖上ST段是否抬高可以分為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兩者雖然病理基礎相同,但在臨床表現上存在不同[1]。本研究主要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進行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了解,患者在心肌梗塞發(fā)生部位存在差異性,梗塞部位:前壁30例(50%),下壁17例(28.33%),下壁合并右心室9例(15%),廣泛前壁4例(6.67%)。患者在臨床表現方面,主要表現為胸痛,呼吸急促、有緊迫感,血清心肌酶發(fā)生變化等情況,部分患者雙肺存在濕啰音[2]。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有進行急診靜脈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療,并根據心肌酶譜以及心電圖判斷溶栓治療成功。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78~36歲,平均年齡58.7歲。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35~76歲,平均年齡57.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臨床癥狀等相關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研究組在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采用綜合療法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將硝酸異山梨酯10 mg與多巴酚丁胺60 mg,同時注入5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進行靜脈滴注。將滴注的速度控制在18滴/min,滴注時間設定為48~72 h,在72 h后將頻率改為1次/d,注射250 ml/次[3]。10天為1個療程,在治療3個療程之后再觀察療效。其次,患者在日常控制中,必須臥床休息,為了避免心臟受到壓迫,盡量不要選擇左側躺?;颊咴谥委熎陂g應當嚴禁吸煙和飲酒,避免煙酒中含有的尼古丁和酒精增加患者血液的粘稠度,在血管中形成雜質,減緩血液流動速度引發(fā)心臟缺血的問題[4]。患者應多食用蔬菜水果,控制鹽分的攝入量。
1.3 療效評定標準
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可以分為三種形式:顯效、有效及無效,具體判定標準如下:顯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在Ⅱ級以上,部分患者心肌梗塞的情況達到痊愈的狀態(tài),患者和家屬對療效相當滿意;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在Ⅱ級,患者的不良癥狀明顯緩解,患者和家屬對療效較為滿意;無效:患者的心功能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癥狀也沒有得到緩解,患者和家屬對療效不甚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以及處理本組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5]。
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具體表現為:研究組顯效1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顯效9例,有效1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66.67%,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76,P<0.05)。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壞死,急性心肌梗塞會阻塞血液的正常運行,臨床表現為: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疼痛,且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無法完全緩解,常常會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心電圖發(fā)生變化,并發(fā)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癥狀,甚至危及生命。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中國近年來該病發(fā)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來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已經成為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逐漸引起醫(yī)學界的廣泛關注。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患者在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采用綜合療法進行相應的治療,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說明綜合治療的方法療效明顯。所以我們應注重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療和護理。針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必須加強對患者臨床狀態(tài)的觀察,避免誤診和漏診的現象發(fā)生,不斷提升術者的操作技巧,在治療上從多方面入手,通過綜合治療的手段提高療效。
[1] 侯俊會.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10):93-94.
[2] 張正俠.急診PCI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護理探討[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24):110-112.
[3] 韓永生,褚 俊,楊 楊,陳 晨,余 華,馬禮坤,范西真,嚴 激,嚴 光.診冠狀動脈成形術術后ST段回落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缺血分級之間的關系[J].安徽醫(yī)學,2012,(09):1149-1152.
[4] 胡榮權,蘇偉青,葉維聰,黎法斌.替羅非班治療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12例臨床分析[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13,(02):106+130.
[5] 柳金平.標準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60歲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年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07):115-116.
R541.6
B
ISSN.2095-6681.2015.03.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