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晶
烤瓷貼面與全瓷冠應用前牙美學修復的臨床療效觀察
王雪晶
新疆昌吉州人民醫(yī)院,新疆 昌吉 831100
目的 分析烤瓷貼面和全瓷冠應用于前牙美學修復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本院進行前牙美學修復的患者76例(114顆),分為A組和B組,A組患者采用烤瓷貼面進行修復,B組采用全瓷冠進行修復,比較兩組患者的修復效果。結果 A、B兩組患者滿意度、完好率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烤瓷貼面與全瓷冠應用于前牙美學修復均具有顯著效果,兩種修復技術都能達到顏色和形態(tài)逼真的效果,且邊緣粘結緊密,對牙齦刺激小,色澤穩(wěn)定,抗磨性能高。
烤瓷貼面;全瓷冠;前牙美學修復
前牙間隙、四環(huán)素牙、牙釉質(zhì)發(fā)育不全等是比較常見的牙齒缺陷,往往需要進行美容修復[1]。隨著社會和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牙齒修復效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求咬合功能良好,也要求美容效果良好。在修復技術和牙科材料都飛速進步的現(xiàn)代,烤瓷貼面、樹脂貼面和烤瓷冠、全瓷冠等前牙修復技術相繼出現(xiàn),且各有特點。本次研究選取76例進行前牙美學修復的患者,應用烤瓷貼面和全瓷冠兩種方法進行修復,分析其修復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進行前牙美學修復的患者76例(114顆),其中男31例(47顆),女46例(67顆),年齡18~48歲,平均(34.12±2.05)歲。根據(jù)修復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A組和B組各38例,A組患者上前牙38顆,下前牙9顆;B組患者上前牙52顆,下前15顆。所有患者牙周組織健康、牙齒無松動,且牙齒咬合關系和排列正常,無其他牙體組織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兩組患者均已經(jīng)過完善的根管治療和X線牙片檢查,牙槽骨無吸收或吸收不超過1/3。A組采用烤瓷貼面修復,B組采用全瓷冠修復。首先進行牙體預備,根據(jù)患者的牙位采用2%利多卡因對需要修復的上牙槽神經(jīng)或下牙槽神經(jīng)進行阻滯麻醉,將唇側釉質(zhì)均勻磨除0.5~0.8mm。進行排齦和齦緣處理,使唇面頸緣預備面呈現(xiàn)寬0.3mm的淺凹形斜面,對于嚴重變色或牙頸部釉質(zhì)出現(xiàn)缺損的患者,最好預備至牙齦下0.5mm。鄰面邊緣預備至相鄰接觸點唇側,消除切端的倒凹和銳角。在進行常規(guī)排齦后取細棉捻沾上腎上腺素液,放置于頸緣下1min,采用硅橡膠進行印模,用超硬石膏灌制模型,并將模型修整好,標注邊緣線,在自然光源下采用比色板進行比色和選色,將色型記錄好,送至技工室制作瓷貼面。烤瓷貼面和全瓷冠可以使用耐火代型制作,修整拋光后給患者試戴,并進行調(diào)整和修改,使瓷貼面與患牙緊密貼合,詢問患者是否感覺舒適。試戴修整完后,將瓷貼面送回技工室,對瓷貼面的黏結面進行處理,使用5%氫氟酸酸蝕1min后沖洗干凈并吹干,并涂上硅烷偶聯(lián)劑后1min并吹干。使用專用光固化樹脂粘結劑將瓷貼面貼于患牙唇面,輕輕加壓,清理邊緣多余的粘結劑,并用光固化機照射40min,粘接完成后檢查牙齒咬合關系。
1.3 觀察指標
觀察修復后就烤瓷貼面和全瓷冠的顏色與患者其他牙齒顏色是否一致、牙齒形態(tài)是否自然良好、貼面與牙齦的貼合是否緊密、患者佩戴的舒適程度征詢患者的滿意度。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檢查修復體的完整情況和牙齦的健康狀況,觀察是否出現(xiàn)脫落、染色、折斷、崩瓷及牙齦炎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組患者滿意24例,基本滿意14例,主觀滿意度為100%,客觀滿意度為92.11%,B組患者滿意23例,基本滿意15例,主觀滿意度為100%,客觀滿意度為94.74%。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出現(xiàn)2顆牙齒脫落,完好率為96.3%。B組患者出現(xiàn)1例牙齒崩折,完好率為98.39%。兩組患者完好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于牙齒修復的美容效果要求越來越高,牙科材料和修復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修復方式。其中烤瓷貼面和全瓷冠修復是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方式,它們是將貼面直接黏附在牙體上的修復方法,可以更多的保留原本的牙體組織[2]。這兩種修復方式具有多種優(yōu)點:烤瓷貼面的顏色和形態(tài)與自然的牙齒非常接近,且其色澤十分穩(wěn)定,抗著色能力強。而且烤瓷貼面與牙齦和口腔周圍組織之間的結合更加緊密,組織相容性較高,對牙齦的刺激性較小,有利于患者的牙齦健康,且美容效果更佳[3]。全瓷冠則是在U型烤瓷貼面基礎上覆蓋舌面的修復方式,它的遮色效果和切緣與鄰面的透明度都很好,更適于對重色牙齒的修復。而且全瓷冠的粘結強度和抗折強度非常高,采用全瓷冠修復后的牙齒機械性能十分好,其硬度、密度、透明度與真正的牙釉質(zhì)相差無幾,具有十分逼真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A、B兩組患者的主觀滿意度都達到了100%,且兩組患者的客觀滿意度和完好率也無顯著差異。這一結果表明采用烤瓷貼面與全瓷冠進行前牙美學修復的臨床修復效果無顯著差異,均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在臨床實際中要注意它們的修復適應癥,一般來說,烤瓷貼面和全瓷冠適合應用于輕度、中度的染色和變色前牙、前牙間隙、切角缺損前牙、外傷性切1/3折斷前牙、釉質(zhì)發(fā)育和鈣化不全牙、過小畸形側切牙、上側切牙舌向錯位等情況[4]。修復過程中牙體預備時,要注意不要磨到牙本質(zhì)層,以免造成微泄露。本次研究中選擇的牙體預備有三種,唇面覆蓋型、切緣包繞型、鄰近面包繞型,實際修復時要根據(jù)患者的患牙切緣有無缺損,或者是否需要進行顏色覆蓋,來決定是否需要切緣包繞;根據(jù)患者鄰接關系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面齲、是否需要顏色覆蓋,來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鄰面包繞。前牙美學修復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修復體的顏色,在實際修復中,醫(yī)師要仔細觀察患者的鄰牙顏色、口腔周圍軟組織顏色、患者的面部膚色等,結合這些影響因素反復選色和比色,最終選擇最合適的色型。
綜上所述,烤瓷貼面與全瓷冠應用于前牙美學修復均具有顯著效果,兩種修復技術都能達到顏色和形態(tài)逼真的效果,和天然牙難分伯仲,且邊緣粘結緊密,對患者的牙齦沒有刺激,牙體的預備量少[5],色澤穩(wěn)定,抗磨性能高,特別是在修復前牙間隙和缺損的口腔修復領域應用較為廣泛,臨床上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烤瓷貼面或全瓷冠修復。
[3]龍颯.全瓷冠烤瓷貼面在前牙修復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137-138.
[4]任鳳娟.全瓷冠烤瓷貼面在前牙美容修復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0):33-35.
[5]楊宗儒. 全瓷冠烤瓷貼面在修復前牙中的應用[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26):97.
[1]袁治.烤瓷貼面和全瓷冠應用前牙美學修復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4):560-560,561.
[2]向杰.前牙美容修復中全瓷貼面的應用分析[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7):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