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杰,姚 毅,袁 山,高亞麗,盧 艷,王紅燕*
(新疆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yī)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急性心梗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分析
袁 杰,姚 毅,袁 山,高亞麗,盧 艷,王紅燕*
(新疆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yī)院,新疆庫爾勒841000)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作為研究對象,給予患者止血、抑酸、降壓治療,觀察其療效。結果 經(jīng)給予止血,抑酸、降壓治療6天后,12例患者好轉出院。結論 針對急性心肌梗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治療,關鍵是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及時止血,完善胃鏡和腸鏡檢查,心臟彩超等。
急性心梗合并消化道出血;及時發(fā)現(xiàn)、即使止血;療效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臨床上常見的急危重癥,病情發(fā)展快,易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消化道出血是其中的一種,若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可加重病情,病死率高??梢?,AMI具有病情危急、發(fā)展迅速、危害性嚴重、發(fā)病突然等特點,甚至導致患者喪失生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國內外諸多學者認為,臨床給予AMI患者PCI手術治療后,其發(fā)生消化道出血幾率為2.3%[1]。此外,很多研究報道顯示,該種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近期、遠期預后效果,并且該種并發(fā)癥屬于一種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危險因素,本文選取AMI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分析原因及治療措施,現(xiàn)報道如下[2]。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68~79歲?;颊咧饕颉靶貝?、氣短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出現(xiàn)胸悶癥狀,為胸骨后及劍突下悶痛不適感,持續(xù)約1 h,癥狀逐漸緩解,行心電圖、心肌酶譜等檢查,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我科,診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病3級,平均肌鈣蛋白:0.396 ng/mL。入院后未給予抗凝藥物,患者當天出現(xiàn)鮮血便及暗紅色大便各一次,平均量約1500 mL。大便常規(guī):膿血便,潛血陽性,紅細胞滿視野。血常規(guī):平均紅細胞4.45×1012,平均血紅蛋白128 g/L。第二天,血常規(guī):平均紅細胞4.00×1012/L,平均血紅蛋白117 g/L,請消化科會診,考慮消化道出血,建議給予生長抑素止血治療,后查血常規(guī):平均紅細胞2.87×1012/L,平均血紅蛋白81 g/L,行心臟彩超,檢查:左室舒張功能減低,EF65%。行結腸鏡檢查:結腸多發(fā)息肉,結腸毛細血管擴張癥。治療給予止血,抑酸、降壓治療,治療6天好轉出院[3]。
1.2方法
一般情況下,急性心肌?;颊咝枰^對臥床休息,并且給氧治療,需要對其進行脈搏檢測、體溫檢測以及心電監(jiān)護。醫(yī)護人員需要時刻注意患者的神志變化,并且為患者保持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避免過于吵鬧而給患者的精神帶來刺激。根據(jù)實際病情給予鎮(zhèn)靜、鎮(zhèn)痛治療以及冠狀動脈擴張治療。此外,還需要進行降脂治療。由于患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癥狀,因此需要讓患者停止使用靜脈溶栓、肝素等抗血小板藥物以及抗血凝藥物;并且可以給予患者云南白藥、凝血酶進行止血治療;如果患者只出現(xiàn)嘔血或者出現(xiàn)黑便,可給予患者靜脈滴注,奧關拉里40 mg稀釋于生理鹽水進行治療,2次/d;如果患者即嘔血又出現(xiàn)黑便,將奧關拉的劑量增加至80 mg/次,先靜脈滴注,然后再以速度8 mg/h持續(xù)泵入,直到患者消化道止血為止,可減少靜脈滴注量。此外,還需對患者進行其它的對癥治療,包括綜合補液、降壓以及糾正休克等。
經(jīng)持續(xù)6天的止血、抑酸、降壓治療后,12例患者的急性心梗合并消化道出血癥狀得到明顯好轉,并且達到出院標準。
術后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癥候群。臨床認為消化道指的是肛門、食管這兩個部位間的管道,含有直腸、結腸、胃、盲腸、回腸等部位,并且屈氏韌帶作為劃分上下消化道的界限,其中,將該部位以上的管道作為上消化道,包括上段空腸、十二指腸、胃等部位;將該部位以下的管道稱之為下消化道。國內外諸多學者認為,消化道出血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樣的,例如腫瘤、血管病變、損傷、炎癥,也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4]。該種疾病可由于鄰近器官存在病變,而累及全身。然而,該種并發(fā)癥合并心肌梗死相對少見,且是自身結腸息肉等引起。引起原因如下。
(1)由于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神經(jīng)功能逐漸出現(xiàn)紊亂的情況,并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特別是高齡患者的胃部粘膜,原先的屏蔽功能已經(jīng)逐漸衰退,血管越來越脆弱,導致其出現(xiàn)頻繁嘔吐情況,最后致使其胃部粘膜發(fā)生病變情況。
(2)臨床給予AMI患者進行PCI治療后,其發(fā)生血栓。為此,醫(yī)護人員叮囑患者預防血栓尤為重要。研究表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藥物通常被應用于治療血栓過程中,也可能導致患者面臨出血的風險。
(3)血流灌注量存在不足情況:AMI患者發(fā)病時,其身上關鍵臟器都存在血流灌注量不足的狀況,導致其逐漸發(fā)生缺氧、缺血等情況,進而致使黏膜發(fā)生糜爛,甚至出血。
(4)患者在發(fā)生急性心肌梗后,腦以及腸系膜血管會發(fā)生收縮,從而會加劇局部缺氧嚴重性,出現(xiàn)應激性胃炎或者是應激性潰瘍,導致患者消化道出現(xiàn)出血的情況。
AMI合并消化道出血一直是臨床探究的重要課題,治療難度較高。通常情況下,心肌梗死患者需要使用抗血小板以及抗血凝類藥物和溶栓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患者一旦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癥狀,必須對上述藥物謹慎應用。如果繼續(xù)按平常的用量使用,極易導致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量過大,導致患者陷入休克危險狀態(tài),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完全停止心肌梗治療,易讓患者陷入危險狀態(tài)中;因此,再對急性心肌梗合并消化到出血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兩者兼顧。由于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會明顯延長,因此,一般情況下2天后,恢復至溶栓治療之前,在此期間,有加重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從而患者極易出現(xiàn)神志不清或者陷入休克等危險狀態(tài),因此,在治療期間,醫(yī)護人員必須時刻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
總而言之,對急性心肌梗合并消化道患者治療時,一定要停止使用抗血小板以及抗血凝的藥物,除了止血和對癥治療之外,還需要對患者進行心電監(jiān)測、脈搏檢測、心跳檢測以及血壓檢測;對消化道出血等較少見的并發(fā)癥應重視,特別對患者出現(xiàn)不名原因的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要引起高度重視。
[1] 段卡丹,劉丹丹,金 軍,薛書峰.消化道出血誘發(fā)急性心梗2例診治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1):197-198.
[2] 鄧仁生.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2,(05):567-569.
[3] 段卡丹,劉丹丹,金 軍,薛書峰.消化道出血誘發(fā)急性心梗2例診治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1:197-198.
[4] 沈宇桓,褚國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特點[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03):124-125.
本文編輯:孫春宇
R359.6
B
ISSN.2095-6681.2015.017.022.02
王紅燕,Tel:18199220096,E-mail:XJBZWH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