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慧平
[摘要] 目的 探討傳統(tǒng)開胸式手術與全胸腔鏡技術在肺癌治療中的護理特點對比。 方法 選本院行傳統(tǒng)式肺癌根治術為對照組(n=50)全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為觀察組(n=50),對比兩組患者在術中出血、術后胸腔引流量及放置時間、術后飲食、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后疼痛評分等進行對比。 結果 觀察組術后恢復快,術后下床活動時間、留置胸管時間、住院時間對比,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安全、可靠、術后恢復快,減輕了術后護理難度,輕松實現(xiàn)護理目標,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關鍵詞] 胸腔鏡;肺癌;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3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3-133-04
電視胸腔鏡(VATS)肺癌根治術出現(xiàn)以來,手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一直飽受質疑,但是隨著胸腔鏡手術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量研究均證實了全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式的安全性和優(yōu)越性[1]。自1990年Lewis將胸腔鏡技術帶入了一個新的開始-電視輔助胸腔鏡外科。1992年國內(nèi)的一些大醫(yī)院也陸續(xù)開展了此項技術[2],經(jīng)過20年的發(fā)展,腔鏡技術發(fā)展突飛猛進,手術技術逐漸成熟,切口小、痛苦小,對心肺功能影響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3],是未來微創(chuàng)外科的發(fā)展方向,我院自2008年開始應用此項技術,現(xiàn)在技術成熟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取本院收治的肺癌根治術的兩組患者術后護理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比,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進行肺癌根治術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其中女32例,男68例,所有患者的年齡為26~70歲,平均56.6歲。全部病例中,鱗癌62例,腺癌38例,病變位于右肺上葉30例,左肺上葉20例,右肺下葉42例,右肺中葉5例,左肺下葉3例。本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肝臟、腦以及全身影像學檢查,未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病灶轉移的情況。利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均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傳統(tǒng)式肺癌根治術為對照組(n=50),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為觀察組(n=50),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開胸肺癌根治術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全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及護理。全部患者采用雙腔氣管內(nèi)插管全身麻醉,單肺通氣。胸腔鏡手術通過3孔完成,鏡下各肺葉切除操作順序與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基本相同,肺葉切除后進行標準系統(tǒng)淋巴結清掃。開胸手術取第4或第5肋間后外側切口,長約10~15cm,放置開胸器牽開肋骨,不切斷或切除肋骨,直視下完成肺葉切除和淋巴結清掃。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胸外科護理常規(guī):包括飲食指導,呼吸道管理,引流管護理等。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4.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前護理
患者術前護理兩組患者基本相同,除了常規(guī)的全麻開胸術前準備,主要是心理護理及術前呼吸道準備,戒煙,有呼吸道炎癥的先行抗炎治療。教會患者使用肺功能擴充器,并學會縮唇呼吸及腹式呼吸訓練、有效咳嗽、排痰、深呼吸,以防術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張。
2.2 術后護理
2.2.1 飲食與活動 兩組患者術后麻醉清醒即可進流質半流質飲食,經(jīng)觀察術后第一天,對照組患者能順利進食,有食欲者占70%,觀察組患者能順利進食,食欲佳的患者占95%。術后指導患者下床活動,對照組要反復督促,才能勉強下床活動,觀察組給予指導后,能主動坐起咳痰,下床活動早,積極配合護士的護理計劃。
2.2.2 呼吸道護理 兩組患者在術后麻醉清醒后可半臥位,坐起叩背、咳痰,經(jīng)觀察,術后第1天,霧化吸入時為患者拍背或用手指壓迫環(huán)狀軟骨,幫助患者咳出痰液[4]。觀察組患者咳嗽有力的占80%,對照組占60%,兩組患者通過靜脈給藥、霧化吸入、物理性叩背、深呼吸、吹氣球訓練均能順利恢復,但對照組患者要反復指導患者有效咳嗽方法,耐心解釋咳嗽重要性,比觀察組護理難度加大。
2.2.3 引流管的護理 護理人員定時觀察引流管內(nèi)液體的顏色、性質、液體量,指導患者吹氣球,幫助排出胸腔內(nèi)的氣體和液體?;颊呗樽砬逍押蠹纯芍笇Р扇“肱P位,便于引流。保持引流管通暢,妥善固定,防止受壓受阻,確保術后密切觀察是否出現(xiàn)肺炎、肺不張、肺漏氣等并發(fā)癥。兩組患者留置胸管時間有明顯差異。見表1。與觀察組患者疼痛輕,咳痰有力,早期下床活動有關。
通過兩組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留置胸管時間,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胸腔引流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通過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的疼痛評分,觀察組疼痛程度較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疼痛評分標準:按照VAS評分法,用一條直線,不作任何劃分,僅在直線兩端分別注明“不痛”和“劇痛”讓患者根據(jù)自己對疼痛的實際感覺在直線上標記疼痛程度[5]。0~10分,0分:無痛;3分以下:有輕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漸強烈的疼痛,疼痛難忍。影響食欲,影響睡眠,通過表2對比,觀察組疼痛程度要輕。
3 討論
20世紀90年代電視胸腔鏡外科的誕生被認為是胸心外科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革命,是現(xiàn)代微創(chuàng)胸心外科的代表性手術。傳統(tǒng)開胸手術可以切除病變肺組織、清除轉移淋巴結,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為其他相關綜合輔助治療提供有利條件。但是,傳統(tǒng)開胸手術需要切斷胸肌,有時還需切除一段肋骨,切口長,創(chuàng)傷大,破壞了呼吸原動力,損害了肺功能,而且術后傷口疼痛,進一步限制了呼吸及咳痰,患者容易并發(fā)肺部感染,存在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并發(fā)癥較多和住院時間長等不足,給患者帶來極大地生理和心理痛苦[6]。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和微創(chuàng)理念的深入人心,目前電視胸腔鏡手術以其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已在臨床廣泛應用。有研究表明,胸腔鏡下行淋巴結清掃術和傳統(tǒng)開胸術沒有明顯差別[7],有學者已將電視胸腔鏡手術作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根治性手術方式[8]。endprint
全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我們認為電視胸腔鏡手術可能通過以下因素減輕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1)手術切口?。弘娨曅厍荤R手術采用特殊的照明系統(tǒng),并可深入胸腔,而且通過選擇不同的腔鏡頭可以獲得不同的切面,從而得到較為清晰廣闊的手術視野。小切口既減輕了患者痛苦,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機會,同時更符合美容要求。(2)術中失血少:由于術中的放大成像系統(tǒng)和精密的腔鏡操作器械,也使術中的操作更加精細和準確,同時由于手術采用了小切口,減輕或避免了損傷周圍組織等導致的出血。較少的失血也減輕了手術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3)術后疼痛輕:電視胸腔鏡手術由于采用了小切口,避免了手術切口被撐開,使患者術后疼痛明顯減輕。較輕的疼痛減輕了機體的應激反應,從而減輕了手術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觀察組術后早期疼痛的減輕主要與切口小、不牽拉肌肉、不切斷肋骨、對肋問神經(jīng)擠壓損傷少等因素有關[9]。通過表2可以了解到,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傳統(tǒng)開胸式手術,患者切口小,心理壓力相對減輕,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4)帶管時間短:由于患者切口小、手術創(chuàng)傷小,患者早期坐起有效咳痰,可使胸腔內(nèi)積氣積液快速排出,肺膨脹良好,術后引流量更小,可以更早的拔出胸腔引流管,減少引流管對肋間神經(jīng)刺激引起的疼痛,疼痛減輕有利患者自主咳嗽排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疼痛而引起的呼吸相關并發(fā)癥[10]。(5)術后并發(fā)癥少:早期床上鍛煉和下床活動能振奮精神,增進食欲,防止便秘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而對照組患者臥床時間長,需要護士多次督促和指導,才能勉強坐起叩背咳痰,反復示范咳嗽方法,患者表情痛苦,不接受下床活動,護理工作明顯加重,患者恢復期限拉長。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電視胸腔鏡手術較傳統(tǒng)開胸手術減輕了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具有明顯的微創(chuàng)優(yōu)勢,其微創(chuàng)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不僅僅是手術切口的縮小。目前,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把微創(chuàng)和美容作為選擇手術方式的重要考慮因素。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相比,電視胸腔鏡手術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能夠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并減少手術疤痕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而后者也是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體現(xiàn)。電視胸腔鏡手術在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同時,為患者創(chuàng)造了最小的切口、最佳的愈合和最佳的術后精神狀態(tài),對心肺功能的影響程度較傳統(tǒng)開胸手術影響小,術后恢復快,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一樣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早期心肺功能的恢復,另外,保護了人體胸廓的穩(wěn)定性,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較小,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低,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相比,發(fā)生高血壓和心率失常的次數(shù)少[11-12]。必將會受到更多患者的歡迎。
胸腔鏡手術的開展是外科手術的一個轉折點,大多數(shù)患者對電視胸腔鏡手術技術了解較少,擔心手術療效,增加了其緊張、恐懼等心理反應,護理工作人員需給予誠懇、細致、熱情及耐心細致的關懷,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應,做好心理疏導。并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的知識與手術治療的目的及意義,讓其多了解電視胸腔鏡手術技術優(yōu)點、治療效果、先進性及術后的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反應。并指導患者術前術后如何配合治療及護理。結果表明,電視胸腔鏡下行肺葉切除術具有痛苦小、療效好、恢復快及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護理計劃也隨之改進,護理工作人員熟練配合,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必須加強術前的宣教工作,做好術后病情的觀察,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安全、操作簡單、時間短、出血量少,減輕了護理的難度,減輕了護士工作量,節(jié)省了護理人力,同時減輕了患者痛苦,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提高了生活質量,可使護理目標輕松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孟龍,姜遠矚,杜賈軍,等.馬國元全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醫(yī)[J].學與哲學,2011,9,32(9):14-15.
[2] 楊金良.中國胸腔鏡發(fā)展歷史與展望[J].河北醫(yī)藥,2003,25(3):163-164.
[3] 孫雪梅,房玉芳,宋雅楠,等.經(jīng)電視胸腔鏡行肺癌切除術45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5):95-96.
[4] 陳沁華.28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11):2931-2932.
[5]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3.
[6] 劉楓林.胸腔鏡與傳統(tǒng)手術對非小細胞肺癌遠期療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23):175-179.
[7] 張鐵娃,禹亮,姜久仰,等.全胸腔鏡下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清掃的臨床研究[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9,9(8):696-699.
[8] 左傳田,劉德森,茅乃權,等.胸腔鏡與傳統(tǒng)手術對非小細胞肺癌遠期療效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1,33(8):956-959.
[9] 龍浩,林志潮,司徒冬榮.電視輔助胸腔鏡與小切口開胸肺切除術所致?lián)p傷的對照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8,3 (46):401-404.
[10] 趙京,裴迎新,劉吉福.胸腔鏡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0):44-46.
[11] 稅躍平,吳云飛.胸腔鏡與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對心肺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2,52(21):93-94.
[12] 王勇,徐紅萌,檀俊濤,等.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對肺癌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3,53(25):7-9.
(收稿日期:2014-09-28)endprint
全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我們認為電視胸腔鏡手術可能通過以下因素減輕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1)手術切口?。弘娨曅厍荤R手術采用特殊的照明系統(tǒng),并可深入胸腔,而且通過選擇不同的腔鏡頭可以獲得不同的切面,從而得到較為清晰廣闊的手術視野。小切口既減輕了患者痛苦,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機會,同時更符合美容要求。(2)術中失血少:由于術中的放大成像系統(tǒng)和精密的腔鏡操作器械,也使術中的操作更加精細和準確,同時由于手術采用了小切口,減輕或避免了損傷周圍組織等導致的出血。較少的失血也減輕了手術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3)術后疼痛輕:電視胸腔鏡手術由于采用了小切口,避免了手術切口被撐開,使患者術后疼痛明顯減輕。較輕的疼痛減輕了機體的應激反應,從而減輕了手術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觀察組術后早期疼痛的減輕主要與切口小、不牽拉肌肉、不切斷肋骨、對肋問神經(jīng)擠壓損傷少等因素有關[9]。通過表2可以了解到,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傳統(tǒng)開胸式手術,患者切口小,心理壓力相對減輕,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4)帶管時間短:由于患者切口小、手術創(chuàng)傷小,患者早期坐起有效咳痰,可使胸腔內(nèi)積氣積液快速排出,肺膨脹良好,術后引流量更小,可以更早的拔出胸腔引流管,減少引流管對肋間神經(jīng)刺激引起的疼痛,疼痛減輕有利患者自主咳嗽排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疼痛而引起的呼吸相關并發(fā)癥[10]。(5)術后并發(fā)癥少:早期床上鍛煉和下床活動能振奮精神,增進食欲,防止便秘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而對照組患者臥床時間長,需要護士多次督促和指導,才能勉強坐起叩背咳痰,反復示范咳嗽方法,患者表情痛苦,不接受下床活動,護理工作明顯加重,患者恢復期限拉長。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電視胸腔鏡手術較傳統(tǒng)開胸手術減輕了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具有明顯的微創(chuàng)優(yōu)勢,其微創(chuàng)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不僅僅是手術切口的縮小。目前,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把微創(chuàng)和美容作為選擇手術方式的重要考慮因素。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相比,電視胸腔鏡手術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能夠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并減少手術疤痕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而后者也是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體現(xiàn)。電視胸腔鏡手術在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同時,為患者創(chuàng)造了最小的切口、最佳的愈合和最佳的術后精神狀態(tài),對心肺功能的影響程度較傳統(tǒng)開胸手術影響小,術后恢復快,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一樣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早期心肺功能的恢復,另外,保護了人體胸廓的穩(wěn)定性,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較小,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低,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相比,發(fā)生高血壓和心率失常的次數(shù)少[11-12]。必將會受到更多患者的歡迎。
胸腔鏡手術的開展是外科手術的一個轉折點,大多數(shù)患者對電視胸腔鏡手術技術了解較少,擔心手術療效,增加了其緊張、恐懼等心理反應,護理工作人員需給予誠懇、細致、熱情及耐心細致的關懷,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應,做好心理疏導。并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的知識與手術治療的目的及意義,讓其多了解電視胸腔鏡手術技術優(yōu)點、治療效果、先進性及術后的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反應。并指導患者術前術后如何配合治療及護理。結果表明,電視胸腔鏡下行肺葉切除術具有痛苦小、療效好、恢復快及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護理計劃也隨之改進,護理工作人員熟練配合,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必須加強術前的宣教工作,做好術后病情的觀察,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安全、操作簡單、時間短、出血量少,減輕了護理的難度,減輕了護士工作量,節(jié)省了護理人力,同時減輕了患者痛苦,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提高了生活質量,可使護理目標輕松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孟龍,姜遠矚,杜賈軍,等.馬國元全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醫(yī)[J].學與哲學,2011,9,32(9):14-15.
[2] 楊金良.中國胸腔鏡發(fā)展歷史與展望[J].河北醫(yī)藥,2003,25(3):163-164.
[3] 孫雪梅,房玉芳,宋雅楠,等.經(jīng)電視胸腔鏡行肺癌切除術45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5):95-96.
[4] 陳沁華.28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11):2931-2932.
[5]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3.
[6] 劉楓林.胸腔鏡與傳統(tǒng)手術對非小細胞肺癌遠期療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23):175-179.
[7] 張鐵娃,禹亮,姜久仰,等.全胸腔鏡下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清掃的臨床研究[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9,9(8):696-699.
[8] 左傳田,劉德森,茅乃權,等.胸腔鏡與傳統(tǒng)手術對非小細胞肺癌遠期療效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1,33(8):956-959.
[9] 龍浩,林志潮,司徒冬榮.電視輔助胸腔鏡與小切口開胸肺切除術所致?lián)p傷的對照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8,3 (46):401-404.
[10] 趙京,裴迎新,劉吉福.胸腔鏡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0):44-46.
[11] 稅躍平,吳云飛.胸腔鏡與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對心肺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2,52(21):93-94.
[12] 王勇,徐紅萌,檀俊濤,等.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對肺癌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3,53(25):7-9.
(收稿日期:2014-09-28)endprint
全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我們認為電視胸腔鏡手術可能通過以下因素減輕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1)手術切口小:電視胸腔鏡手術采用特殊的照明系統(tǒng),并可深入胸腔,而且通過選擇不同的腔鏡頭可以獲得不同的切面,從而得到較為清晰廣闊的手術視野。小切口既減輕了患者痛苦,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機會,同時更符合美容要求。(2)術中失血少:由于術中的放大成像系統(tǒng)和精密的腔鏡操作器械,也使術中的操作更加精細和準確,同時由于手術采用了小切口,減輕或避免了損傷周圍組織等導致的出血。較少的失血也減輕了手術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3)術后疼痛輕:電視胸腔鏡手術由于采用了小切口,避免了手術切口被撐開,使患者術后疼痛明顯減輕。較輕的疼痛減輕了機體的應激反應,從而減輕了手術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觀察組術后早期疼痛的減輕主要與切口小、不牽拉肌肉、不切斷肋骨、對肋問神經(jīng)擠壓損傷少等因素有關[9]。通過表2可以了解到,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傳統(tǒng)開胸式手術,患者切口小,心理壓力相對減輕,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4)帶管時間短:由于患者切口小、手術創(chuàng)傷小,患者早期坐起有效咳痰,可使胸腔內(nèi)積氣積液快速排出,肺膨脹良好,術后引流量更小,可以更早的拔出胸腔引流管,減少引流管對肋間神經(jīng)刺激引起的疼痛,疼痛減輕有利患者自主咳嗽排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疼痛而引起的呼吸相關并發(fā)癥[10]。(5)術后并發(fā)癥少:早期床上鍛煉和下床活動能振奮精神,增進食欲,防止便秘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而對照組患者臥床時間長,需要護士多次督促和指導,才能勉強坐起叩背咳痰,反復示范咳嗽方法,患者表情痛苦,不接受下床活動,護理工作明顯加重,患者恢復期限拉長。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電視胸腔鏡手術較傳統(tǒng)開胸手術減輕了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具有明顯的微創(chuàng)優(yōu)勢,其微創(chuàng)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不僅僅是手術切口的縮小。目前,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把微創(chuàng)和美容作為選擇手術方式的重要考慮因素。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相比,電視胸腔鏡手術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能夠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并減少手術疤痕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而后者也是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體現(xiàn)。電視胸腔鏡手術在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同時,為患者創(chuàng)造了最小的切口、最佳的愈合和最佳的術后精神狀態(tài),對心肺功能的影響程度較傳統(tǒng)開胸手術影響小,術后恢復快,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一樣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早期心肺功能的恢復,另外,保護了人體胸廓的穩(wěn)定性,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較小,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低,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相比,發(fā)生高血壓和心率失常的次數(shù)少[11-12]。必將會受到更多患者的歡迎。
胸腔鏡手術的開展是外科手術的一個轉折點,大多數(shù)患者對電視胸腔鏡手術技術了解較少,擔心手術療效,增加了其緊張、恐懼等心理反應,護理工作人員需給予誠懇、細致、熱情及耐心細致的關懷,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應,做好心理疏導。并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的知識與手術治療的目的及意義,讓其多了解電視胸腔鏡手術技術優(yōu)點、治療效果、先進性及術后的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反應。并指導患者術前術后如何配合治療及護理。結果表明,電視胸腔鏡下行肺葉切除術具有痛苦小、療效好、恢復快及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護理計劃也隨之改進,護理工作人員熟練配合,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必須加強術前的宣教工作,做好術后病情的觀察,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安全、操作簡單、時間短、出血量少,減輕了護理的難度,減輕了護士工作量,節(jié)省了護理人力,同時減輕了患者痛苦,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提高了生活質量,可使護理目標輕松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孟龍,姜遠矚,杜賈軍,等.馬國元全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醫(yī)[J].學與哲學,2011,9,32(9):14-15.
[2] 楊金良.中國胸腔鏡發(fā)展歷史與展望[J].河北醫(yī)藥,2003,25(3):163-164.
[3] 孫雪梅,房玉芳,宋雅楠,等.經(jīng)電視胸腔鏡行肺癌切除術45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5):95-96.
[4] 陳沁華.28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11):2931-2932.
[5]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3.
[6] 劉楓林.胸腔鏡與傳統(tǒng)手術對非小細胞肺癌遠期療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23):175-179.
[7] 張鐵娃,禹亮,姜久仰,等.全胸腔鏡下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清掃的臨床研究[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9,9(8):696-699.
[8] 左傳田,劉德森,茅乃權,等.胸腔鏡與傳統(tǒng)手術對非小細胞肺癌遠期療效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1,33(8):956-959.
[9] 龍浩,林志潮,司徒冬榮.電視輔助胸腔鏡與小切口開胸肺切除術所致?lián)p傷的對照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8,3 (46):401-404.
[10] 趙京,裴迎新,劉吉福.胸腔鏡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0):44-46.
[11] 稅躍平,吳云飛.胸腔鏡與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對心肺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2,52(21):93-94.
[12] 王勇,徐紅萌,檀俊濤,等.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對肺癌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3,53(25):7-9.
(收稿日期:2014-09-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