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仲霖 孫 光 陳振國 董慶歡
(1.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2.北京中煤礦山工程有限公司)
大賈莊鐵礦溜破系統(tǒng)注漿孔造孔施工工藝
趙仲霖1,2孫 光1,2陳振國1,2董慶歡1,2
(1.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2.北京中煤礦山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大賈莊鐵礦溜破系統(tǒng)在開鑿過程中面臨的地下涌水危害,采用地面預注漿施工技術對圍巖進行堵水加固處理。在地面預注漿工程中注漿孔的造孔施工是首要工序,為保證注漿鉆孔的施工質(zhì)量,分別從造孔設備選型、特殊地層造孔、測斜糾偏等方面對造孔施工工藝進行分析,鉆孔的終孔斜率均不高于3.30‰,為確保溜破系統(tǒng)地面預注漿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參考。
溜破系統(tǒng) 地面預注漿 注漿孔 造孔工藝 堵水加固
大賈莊鐵礦屬唐鋼司家營鐵礦南區(qū),位于河北省灤縣南部與灤南縣北部交接處。溜破系統(tǒng)位于該鐵礦主井正西100 m,1#副井西偏北120 m處,據(jù)相關地質(zhì)勘察報告,該溜破系統(tǒng)在開挖施工時將受到地下水的影響,因而有必要采用地面預注漿工藝對基巖含水層進行加固堵水治理[1-2],注漿孔造孔施工質(zhì)量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注漿質(zhì)量和堵水效果。大賈莊鐵礦溜破系統(tǒng)地質(zhì)情況復雜,注漿治理范圍大,因此注漿孔的造孔施工便顯得尤為重要。
溜破系統(tǒng)處主要巖土層分布情況:上部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Q4)沖洪積成因的粉質(zhì)黏土、粗砂、卵石、圓礫;中部為上更新統(tǒng)(Q3)沖洪積成因的粉質(zhì)黏土、卵石、圓礫、礫砂;下部為中更新統(tǒng)(Q2)沖洪積成因的粉質(zhì)黏土、中砂、粗砂、粉質(zhì)黏土夾黏土及殘積成因的砂質(zhì)黏性土;底部為上太古界灤縣司家營組(Ar2S)混合巖、混合花崗巖、黑云變粒巖、偉晶巖脈。各巖土層的分布特征見表1。
表1 溜破系統(tǒng)巖層分布特征
鉆孔結(jié)構分類及單孔工程量見表2。注漿孔偏斜率≤5‰,第四系偏斜率≤3‰。
表2 鉆孔結(jié)構分類及單孔工程量
3.1 設備選型
綜合大賈莊鐵礦地面預注漿工程的施工經(jīng)驗,對比TXJ-1600型巖芯鉆機,溜破系統(tǒng)注漿孔選用效率更高的TSJ-2000型水源鉆機,該鉆機自動化程度高,挪塔靈活,搭配TBW850/5A型柱塞泥漿泵鉆探施工,鉆頭采用三牙輪鑲尺合金鉆頭。測斜儀器選用2臺JDT-5A、1臺JDT-6測斜定向儀、2臺測斜絞車。定向鉆具采用5LZ146×7.0、5LZ130×7.0、5LZ102×7.0等3種型號1.5°的單彎螺桿鉆具,分別用于φ245 mm、φ190 mm、φ130.2 mm鉆孔的糾偏定向施工。
3.2 造孔施工工藝
3.2.1φ245 mm鉆孔
φ245 mm鉆孔穿過第四系和基巖風化帶,第四系表土層0~143.8 m共15層,主要含耕土、粉土、圓礫、卵石、細砂、中砂、礫砂、砂土等?;鶐r風化帶143.8~176.7 m共5層,主要包含云母、高嶺土、石英、長石、黑云母、黑云變粒巖、混合花崗巖,巖石裂隙發(fā)育、易碎。根據(jù)地層情況,配備鉆具組合:φ245 mm鉆頭+2~3根φ165 mm加重桿+1臺φ230 mm扶正器+φ89 mm鉆桿。在該段造孔施工過程中,泥漿漏失量大,巖粉粒徑較大,易造成泥漿泵閥損壞,特殊層位鉆進情況見表3。
表3 φ245 mm鉆孔特殊層位鉆進情況
第四系表土段鉆進過程中,在7.5~70.2 m處揭露卵礫石層,泥漿漏失嚴重,平均消耗10 m3/h,嚴重時達到30 m3/h,并伴有罷車、塌孔等現(xiàn)象。造孔過程中,大量巖粉、巖屑被沖洗液帶至地面,巖屑顆粒達到10~20 mm。卵礫石層和基巖風化帶施工事故發(fā)生率較高,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在開孔前使用當?shù)丶t土、膨潤土加水調(diào)制成鉆孔泥漿,密度達到1.2~1.3 g/cm3,黏度30 Pa·s以上,加火堿或純堿將pH值調(diào)制到9左右,如需大量制漿,則現(xiàn)場調(diào)用NJ-30制漿機進行機械制漿;②看泵人員每小時測定1次漿液參數(shù),并記錄漿液的消耗情況;③現(xiàn)場準備膨潤土,鋸末等堵漏材料,如遇破碎帶漿液漏失,根據(jù)漏失量的大小適當添加膨潤土提高泥漿黏度,提高攜帶巖粉能力;④必要時將當?shù)丶t土搓制成拳頭大小的泥球投入孔底進行堵漏加固,確保孔壁穩(wěn)定;⑤在鉆進至143.8~172.4 m 基巖風化帶和172.4~176.7 m破碎帶時,個別鉆孔漏漿嚴重,溜井L2#、L4#孔在鉆進至173,160 m時突然全孔漏漿并發(fā)生埋鉆事故,采用2臺150 t液壓千斤頂,φ73 mm反絲鉆具等解卡設備,對事故鉆孔進行套掃,經(jīng)1周處理,所有鉆具全部處理完畢;⑥為防止發(fā)生坍塌埋鉆事故,采用分級鉆進方法,即從140~150 m開始,使用φ130.2 mm鉆頭鉆進探孔,探至190 m的套管下放深度后,換用φ245 mm鉆頭進行擴孔。
3.2.2φ190 mm、φ130.2 mm鉆孔
φ190 mm、φ130.2 mm鉆孔從190~577 m開始(均屬于基巖段)鉆進,巖石硬度高,使得鉆進速度較慢。大賈莊鐵礦地層在褶皺與斷裂等構造作用下,形成了以高角度裂隙為主的裂隙形態(tài),裂隙發(fā)育角度不規(guī)律,且微裂隙極為發(fā)育,裂隙傾角主要有30°~80°不等,個別層位高達80°~85°。根據(jù)地層情況配備了鉆具組合:①φ190 mm鉆孔選用φ190 mm鉆頭+1~2根φ165 mm加重桿+φ89 mm鉆桿;②φ130.2 mm鉆孔選用φ130.2 mm鉆頭+1~2根φ121 mm加重桿+φ89 mm鉆桿。φ190 mm、φ130.2 mm鉆孔平均日進尺10~25 m。特殊層位鉆進情況見表4。
表4 基巖段特殊層位鉆進情況
基巖段造孔特點:①鉆頭損耗率高,平均50 m便需更換新鉆頭;②鉆具磨損率高,頻繁出現(xiàn)加重桿、鉆桿上端公扣疲勞折斷現(xiàn)象,應及時檢查鉆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③鉆孔偏斜率變化快,平均10~18 m便應進行測斜,定向施工頻繁,根據(jù)偏斜情況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④采取預先定向的措施,即在鉆孔施工過程中,逆著鉆孔在地層中偏斜的方向進行小角度預定向施工;⑤鉆進過程中,泥漿平均漏失量達1~3 m3/h,但個別鉆孔特殊層位的泥漿漏失量達6~10 m3/h,L2#孔在339~341 m段揭露破碎帶時,泥漿漏失量達6~7.2 m3/h,L6#孔在278~283 m段揭露破碎帶時,泥漿漏失量達9.6 m3/h。在基巖段鉆進過程中,漿液有所消耗,可采用定段高、定方量、無壓灌單液水泥漿對孔壁進行分次加固處理。裸孔段鉆進約80 m后,無壓定量往孔內(nèi)灌入單液水泥漿(水灰比0.75∶(1~0.6)∶1),如遇破碎帶,泥漿漏失嚴重,可根據(jù)相應的情況減小加固段高,增加加固次數(shù)。
施工完成的L1#、L3#、L5#鉆孔,終孔深度均為577 m,平均每個孔需測斜30~40次,定向10~20次。L1#、L3#、L5#鉆孔測斜數(shù)據(jù)見表5。由表5可知:所有鉆孔的終孔斜率均小于3.3%,終孔偏距均小于1 m,滿足了設計要求,保證了泥漿孔的施工質(zhì)量及注漿效果。
表5 L1#、L3#、L5#鉆孔測斜數(shù)據(jù)
為有效應對大賈莊鐵礦溜破系統(tǒng)在開鑿過程中面臨的地下涌水危害,著重對地面預注漿施工中的注漿造孔工藝進行了詳細分析,應用效果顯著,對于確保該溜破系統(tǒng)地面預注漿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孫 光,陳振國.地面預注漿技術在大賈莊鐵礦主井建設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礦業(yè),2014(3):158-160.
[2] 劉 科,武泉森.特殊地質(zhì)條件下井筒地面預注漿施工技術[J].現(xiàn)代礦業(yè),2014(7):185-186.
2015-08-11)
趙仲霖(1985—),男,工程師,碩士,100013 北京市朝陽區(qū)和平里青年溝路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