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摘 要: 小學作文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字到文的復雜而系統(tǒng)的過程。本文探討采用層級性作文教學,讓學生說的話要真實、有順序、有文采、豐富完整,使學生的寫作一步一個臺階向上發(fā)展,逐步形成寫作思路和習慣,讓寫作不再令人煩惱。
關(guān)鍵詞: 層級性 作文教學 寫作訓練
小學作文教學要遵循小學生的知識積累、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規(guī)律,應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成文、由說到寫,一步一個臺階,不能拔苗助長。要讓作文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中涌現(xiàn),而不是一寫作就頭痛,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出。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訓練要有層次性,要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形成清晰、富有層級性的思路,才能讓寫作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件煩心事。
一、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培養(yǎng)寫作興趣
寫作就是一種說出自己所想、由所想到所文的過程。對小學生而言就是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只要是真實感受、真心話就行,不必強求。怎樣才能讓學生說出真心話?首先,語文教師要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成為學生打開心結(jié)的鑰匙,學生才想向教師說出心中的話。其次,在寫作教學中側(cè)重訓練學生大膽說話表達的能力。如二年級下冊練習二的口語交際:講童話故事,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知道的童話故事按照自己的方式講出來,可以繪聲繪色地講,也可以帶有表演的解說,自己怎樣理解就怎樣講,可長可短。四年級上冊練習七的口語交際:小小討論會——用好壓歲錢,可以讓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的建議,推選出建議最好的同學,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表達真實想法。再者,在平時的文本教學中穿插寫作訓練。讓低年級學生組詞、造句,組成短小片段。高年級學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文章時造句、描繪片段,進而組成文段。要讓文本學習和寫作訓練有機融合,與平時學習無縫對接,消除小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
二、說得要有順序、有層次
一些小學生對于人、事物、事件有感受、有話說,也想說出,可是一旦表達,要么說不清楚,要么混亂沒層次。要讓別人清楚了解自己所說的內(nèi)容,就要在表達時注意表達的順序、層次。表達的順序一般有時間、空間和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邏輯順序。小學寫作涉及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主要是簡單的人物、事件、事物、景色等。介紹人物可以選擇由肖像到性格、愛好、生活習慣等。如介紹“我”,可以先介紹“我”的外表與眾不同的地方,然后通過事件展現(xiàn)“我”的性格特點是愛靜還是愛動等,接著介紹“我”的愛好,再介紹“我”與人交往的情況等,讓別人的腦海中有我的立體形象。敘述事件可以選擇時間順序,按照事件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的順序,把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介紹清楚,給別人一個清晰的事件過程。介紹事物可以選擇由表及里、由外到內(nèi)的順序突出事物的特點。如介紹文具盒,可以先介紹文具盒的外形及圖案,再介紹文具盒的內(nèi)部構(gòu)造,突出它的好看好用,最后介紹它的功用,給人留下精美、實用的印象。描寫景色可以選擇空間順序,把景色按方位、層次介紹有條理。如寫春天的景色,可以先整體介紹,然后抓住春天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如小草、柳樹、花朵、春雨等具體展現(xiàn),具體描寫時可以先寫遠處的田野的勃勃生機再寫近處的小草發(fā)芽等,才能把景色的層次美展現(xiàn)出來。順序、層次的選擇要根據(jù)表達的內(nèi)容需要,可以選擇一種也可以幾種有機結(jié)合,層次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遞進的。
對于小學生來說還要注意順序、層次的運用訓練,要經(jīng)歷一個由一種到多種,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過程。訓練要符合學生所學的文本和知識經(jīng)驗積累階段,每個階段訓練要踏實,練熟了才能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循序漸進,才能事半功倍。
三、說得要有文采,主次分明
小學生表達的內(nèi)容要逐漸做到生動形象、富有變化,主次分明而又錯落有致,不平鋪直敘,文章有文采而又主題突出。小學生開始寫作時寫事件一般采用時間順序平鋪介紹,文章只是事件過程的簡單堆砌,沒有細節(jié)、沒有曲折、沒有主次詳略之分,語言干巴巴。如何才能使文章富有文采呢?對于小學生而言,方法有使用修辭手法、設置懸念、引用、使用詼諧的語言等。小學文本中出現(xiàn)了大量修辭語句,學生對此了解運用較多,因此寫作中應讓學生多運用修辭增添文采。如在寫人、寫物中可以把老師比作園丁、蠟燭,把父母比作大山,把月亮比作銀盤,把紅花比作火等。寫景中可以使用擬人手法賦予景物人的動作行為、語言、神態(tài)等,貼合小學生平時愛閱讀童話故事的現(xiàn)狀、思維想象豐富的特點。有時可以多種修辭同時運用,如寫動物音樂會可以用擬人以人的口吻想象各種動物的活動,用比喻展現(xiàn)它們表演的精彩,用排比強調(diào)動物的音樂天賦,讓孔雀的美麗、百靈聲音的婉轉(zhuǎn)、老虎的震吼、猴子的智慧等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懸念的設置可以引導學生采用倒敘、層層深入等方法,探索事件的起因。引用可以在高年級中運用,這需要平時指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名言警句、諺語等。語言的生動只需要學生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富有幽默的語言記錄下來即可,這樣能增強文章語言的生活性、幽默感。
介紹的內(nèi)容要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富有結(jié)構(gòu)美。這需要學生在表達時圍繞所說明的對象、主題,低年級學生說人就要突出人物的外貌、性格,說事要突出事件的高潮部分,說景要突出最美的一點。對高年級學生不僅要做到低年級學生要做的事項,而且在介紹這些內(nèi)容的同時其他該略的略,該省的省,使文章結(jié)構(gòu)精當、主題突出。
四、說得要完整
無論是寫人敘事繪景都要有頭有尾有過程,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這是對小學生寫作的基本要求之一。開頭可以是直入主題,如敘事直接敘述事件在何時何地發(fā)生,寫人直接介紹何人多大外貌等。也可以間接入題,如寫人先寫景、物再引出人物,敘事先寫人由人引出事件等。中間的過程部分學生都能敘述描寫,但要注意的是過程中一定有細節(jié),有亮點。寫人要把人做事時的語言、動作、心理等刻畫細致,敘事要把高潮部分敘述清楚,寫景要把最美的地方精雕細刻。結(jié)尾可以自然完結(jié),也可以引用詩句名言、寫景抒情作結(jié)。只有各部分齊備,文章才能豐富完整。
小學是寫作的開始培養(yǎng)階段,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字到文的復雜而系統(tǒng)的訓練過程。只有采用層級性教學,才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步一個臺階地向上發(fā)展,逐步形成寫作思路和習慣,讓寫作不再困擾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