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娟
遵循新課改理念,語文課堂應研究語文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中華文化源遠精深,語文課堂應該豐富多彩,生機勃勃,學生對語文課應該興趣性較高,參與性較強。實則不然,語文教學面臨著許多窘迫,限制了教師的知識傳播和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時常忽視了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如何把傳授給學生的知識融入生活并且加以運用。語文教學必須優(yōu)化教師“教”的模式,轉變學生“學”的方式,讓學生在運用中學習,才有可能達到高效率的教學。
有效評價語文教學的好與壞、成與敗,不僅對教師課堂教學的生成和預設提出了挑戰(zhàn),也涉及到課后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消化程度、反映在試卷上的成績、素養(yǎng)的再現(xiàn)情況等,同時也關涉到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能否運用或運用多少的問題。
一、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幾點弊端
(一)課堂教學阻礙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教師為了突出教學的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明確這一效果,往往讓學生沿著教師的思路思考,談論,這樣固然有其優(yōu)點。但其不足也已突顯出來,即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受阻,學生的思維無論如何活躍,都不可能跳離這一設定好的框架,致使課堂的生成問題高質量的不多。
(二)教學的目標重成績,輕技能和素養(yǎng)。
所謂“教育”,對象是人,育人成材是根本。教學在于讓學生辯真?zhèn)?,明惡善,懂得如何生活。因此學校教育應向學生傳授駕御生活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明理智、樹誠實的做人原則,讓學生樹立正直的價值觀,使學生真正成人成才,這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所以,學校必須重視學生思維潛能的開發(fā),應該在學生各個學習階段主動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因為社會不需要高分低能的員工,市場需要的是具有專業(yè)技能的高深人才。在不同階段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創(chuàng)新,力爭成人,讓學生達到適應社會從學校開始。由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當?shù)慕巧坏橇紟?,更是慈母,起到糾正學生錯誤、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真正讓學校成為啟發(fā)深化學生愛好、培養(yǎng)學生天賦的搖籃,逐步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
二、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優(yōu)化教師教的模式,就是抵制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思路。以教師的引導為基礎,大膽把教學重難點拋給學生,調動學生思考、探討和動手的能力,實現(xiàn)生機勃勃、富有“人文性”的課堂教學。
(一)課堂教學面臨著許多困惑。
1.教師暢所欲言上了一節(jié)課,學生熱熱鬧鬧地聽了45分鐘,教師傳授的知識較多,學生消化的效果很差。老師累,學生苦惱。
2.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也認真領悟了,可是做題時還會出錯,考試考不好。既煩惱,更惱火。
3.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欠缺,所學的知識,不知道如何使用,再度苦惱。
(二)解決課堂教學的 “苦惱”現(xiàn)象,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讓學生預習的方式。上課時,在教學新課前圍繞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給學生10分鐘暢所欲言的時間,教師針對學生即時生成的問題,去補充和探討。好的觀點積極采取,不足的及時糾正,加以指導,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然也有助于教學重難點的解決。還要做到對所遇到的教學問題,力爭在課堂上去解決,不留疑問,不存質疑,以樹立師者在學生中的威信。
第一,對于課堂教學的生成和預設問題。一節(jié)課的問題設置應精益求精,一般5個問題以內,讓學生多想,多問,多書寫表達,在合作探究中把當堂教學的主要知識點消化。同時,鼓勵學生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一種成就感,集腋成裘,系統(tǒng)而牢靠地掌握知識點,就減少了滋生煩惱的可能。
第二,對于考試成績的問題??荚嚨某煽兪芸荚嚨臅r間、地點和形式等限制,測試是檢驗成績的一種方式,而不是決定能力大小的一種法則,教育學生正確對待考試成績,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種良好的應試心態(tài)。
第三,對于學生素養(yǎng)的問題。平時的教學主要專注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測量,而不能有效地評價出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語文課應該重視語言的表達,重視審美情趣的陶冶,重視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針對這些問題,在授課時:時常鼓勵學生發(fā)言,塑造學生語言表達的嚴密性;時常激勵學生書寫感悟,打造審美的意境氛圍;時常插入一些人文教育的影片及文本素材,讓學生明白假惡丑,領悟真善美;時常把一些經典名著交給學生,讓他們排演成節(jié)目,以還原歷史,再現(xiàn)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先人的優(yōu)秀品格,讓學生努力汲取這種高尚的品格,滲透到他們的血液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那些高分低能、素養(yǎng)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優(yōu)化教師“教”的模式,轉變學生“學”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在運用中去學習語文,必定給高效語文課堂帶來巨大幫助。只要教師多想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使課堂教學貼近社會生活,每個學生定會把自己在學校中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也會把學校里培養(yǎng)的素養(yǎng)融入再現(xiàn)到生活中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