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
6 月1 日21 時30 分許,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的“東方之星”游輪,在由南京駛往重慶途中,遭遇大風,翻沉在湖北監(jiān)利長江大馬洲江段。
6 月2 日上午,中國氣象局派出專家組到長江沉船江段現(xiàn)場查看。綜合氣象監(jiān)測、氣象雷達監(jiān)測資料和現(xiàn)場查看分析,專家認為,事發(fā)時段當?shù)爻霈F(xiàn)龍卷風,風力12 級以上,龍卷風主體位于江面,水平尺度不足1 公里,龍卷風持續(xù)時間15 至20 分鐘,屬局地性、小尺度、突發(fā)性強對流災害天氣。
其實,在世界其他地方也經常有龍卷風造成重大災害報道。那么,和一般的大風相比,龍卷風為何破壞力這么大?為何難以預測?
龍卷風是一個猛烈旋轉的圓形空氣柱。據中國氣象局網站介紹,它常發(fā)生在雷雨天氣中,其上端與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懸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邊旋轉,一邊向前移動。其形成原因是,雷雨云里的空氣擾動十分厲害,上下溫差懸殊。在地面氣溫是攝氏二十幾度的時候,在積雨云頂部八千多米的高空溫度可能低到攝氏零下三十幾度,這樣上面冷的氣流急速下降,下面熱的空氣猛烈上升,在上下激蕩中逐漸形成大渦旋。
龍卷風內部的風速可能極大,許多時候瞬間風力能超過12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資料顯示,曾用雷達測到的最大風速是每小時318英里(約512公里)。
雖然龍卷風存在的時間常常較短,往往只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但其巨大的風速使得龍卷風常常能破壞房屋、拔起大樹、卷起汽車,有的景象宛如大爆炸。
龍卷風不僅可以在陸地上形成,還能在水面上形成,這被稱作水龍卷。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介紹,水龍卷可以分為兩類,其一與陸地上的龍卷風類似,也是常形成于雷雨天氣中,還有可能是在陸地上形成后移動到水上。水龍卷由于會吸起一條水柱,也常被稱作“龍吸水”。
長江流域曾有相關龍卷風的記載。2010年8月31日,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當天早上6:30左右,長江張家港樂余段的江面上空烏云密布、狂風大作,出現(xiàn)了一股龍卷風。氣象局工作人員說,這是在附近游弋的強風漩渦轉移到江面上,把江水吸起來以后形成一個圓柱體。
另據《三峽晚報》2011年9月22日報道,20日上午11點30分,三峽大壩壇子嶺庫區(qū)附近旱龍卷(陸上龍卷風)和水龍卷(水上龍卷風)相繼出現(xiàn),旱龍卷出現(xiàn)的時間在三分鐘左右,而水龍卷奇觀出現(xiàn)的時間只有十幾秒鐘。此外,2011年發(fā)表在《氣象科技》上的研究論文《湖北浠水核電站周邊地區(qū)龍卷風特征》顯示,龍卷風是強對流天氣最強烈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其特點是范圍小、生消快、風力強、破壞性極大。
關于龍卷風的預警預報,目前預報的主要線索為中等以上強度中氣旋。同時,要密切關注龍卷風產生的背景條件,如不穩(wěn)定天氣背景、垂直風切變等。由于龍卷風發(fā)生至消散的時間很短,影響面積也很小,現(xiàn)有的探測儀器沒有足夠的靈敏度來對它進行準確的觀測。相對來說,多普勒雷達還是比較有效和常用的一種觀測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