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君 賈曉慶
上海理工大學
翻譯理論的影響:目的論側(cè)重翻譯的綜合性和實用性。功能對等強調(diào)譯入語的受眾應獲得和原語受眾基本相同的心理感受。陳水平在兩個原則的基礎(chǔ)上將歌詞翻譯目的分為歌詞教學、欣賞歌詞、讓聽眾明白意思、譯唱。根據(jù)目的論原則,陳水平總結(jié)了翻譯歌曲的六標準:切唱、切聽、切境、切情、切味和切意。功能目的論指導了我國的歌曲翻譯理論,如薛范的《歌曲翻譯理論與實踐》(2002)、翁鳳祥的《中國音樂翻譯之見》(1999)、2002年的《歌曲翻譯理論與實踐》。
蘇打綠成員都是本科生或研究生。他們給樂隊取名“蘇打”,只因蘇打泡的清新淡然。《小情歌》歌頌了一段清新簡單的愛情;《我好想你》流露出一種悲痛凄美的愛情;《幸福額度》浪漫,有內(nèi)涵;《你在煩惱什么》鼓舞人心,充滿正能量?,F(xiàn)代流行音樂用詞趨向于個性化,蘇打詞打破了傳統(tǒng)漢語語法,即詞語陌生化,是中國流行樂的特色。
譯蘇打詞要了解歌詞翻譯的規(guī)律和中英歌詞的異同。此外藝術(shù)性和音樂性也是影響歌詞翻譯的兩大因素。
1.相同點
所有歌曲皆在抒發(fā)感情。21世紀的流行樂曲調(diào)平和自然,節(jié)奏鮮明,易于傳唱;接近生活與自然,對大眾的音樂審美、接受能力及專業(yè)知識要求不高,感情與大眾共鳴。
2.不同點
研究歌詞翻譯需要譯者熟知中英音樂、文學和翻譯。我國流行樂著重于歌曲的整體和諧性,感情自然流露,體現(xiàn)了中國整體性和線性思維。而西方的歌曲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結(jié)構(gòu)性,強調(diào)明確的對比性和矛盾性。
西方有大小調(diào)式,而中國有五聲調(diào)式,包括宮、商、角、徵、羽。中國五聲調(diào)式里的和弦有穩(wěn)定和不穩(wěn)定和弦,不能簡單地等同于西方調(diào)式。中國流行樂抒情含蓄,優(yōu)雅流暢,連貫和諧,體現(xiàn)完整的線性關(guān)系。而西方則追求和聲、復調(diào)、管弦樂帶來的低沉音效組成立體多聲部音樂。中國歌曲最美妙的是從生活中感悟到的靈感和意境;而西方的形式美更注重美和真。
漢語系漢藏語系,英語系印歐語系。薛范曾提出,中國音樂一個字可有一到多個樂音,而英語音樂中,樂音對應的是除虛詞之外單詞的音節(jié),同漢字一樣,一個音節(jié)可以有一到多個樂音。如:
這樣看來,譯者在歌詞翻譯過程中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1.蘇打詞翻譯的藝術(shù)性
根據(jù)目的論,歌詞翻譯的首要目的是交流。翻譯蘇打詞要讓英語聽眾產(chǎn)生對等的共鳴,就要做到上述歌詞翻譯的六大標準。例如:
就算整個世界被寂寞綁票,我也不會奔跑。
Though the whole world is full of loneliness,I will never leave you away.——《小情歌》
“寂寞”“綁票”了“世界”,如果譯為“l(fā)onelinesshijacks the whole world”,英語聽眾無法接受。不如譯為名詞句:“Though the whole world is full of loneliness”,還滿足了音韻條件。 “奔跑”不能譯為“rush”“run”或“dash”?!發(fā)eave away”在節(jié)奏、韻律和意義上最適合。所以在翻譯歌曲歌詞過程中,盡可能找出譯入語文學上對應的藝術(shù)性。
2.蘇打詞的音樂性
現(xiàn)代流行音樂歌詞舒適,簡單易懂。音樂的節(jié)奏是輕重緩急,音長音重。節(jié)奏和諧對音樂很重要。如下兩句的字數(shù)和音長盡可能對等:
受不了看見你背影來到,寫下我度秒如年難捱的離騷。
I feel hurt when you show me a back view,Write down all my love and pain in a crystal ball.
直譯是最基本的翻譯方法。根據(jù)目的論的目的和忠實原則,直譯是最基本的譯法。如下:
沒有不會謝的花,沒有不會退的浪,沒有不會暗的光,你在煩惱什么呢?
There’re no flowers that don’t wither,There’re no waves that don’t retreat,There’re no light that don’t dim,What’s the trouble on your mind?
整首歌表達出百無聊賴中尋找靈感的心情,不要畏懼未來和未知。排比句可以用 “There’re no…that…”的句型,最后一句與題目呼應,有譯本譯為“What is troubling you?”, 但大多數(shù)人更贊同 “What’s the trouble on your mind?”,它在節(jié)奏和韻律上更勝一籌。翻譯過程是直譯和意譯相互補充的。要譯出好歌詞,就要揣摩這二者之間的度。
意譯在歌詞翻譯中應用最頻繁。奈達強調(diào)意譯是基本翻譯方法,其他為輔助方法。大多數(shù)翻譯理論學家表示贊同,并結(jié)合實踐發(fā)展新的理論。
相聚分離,光影涼了又溫。想起忘記,眼淚淺了又深。凡美麗總像是流水逝去不會轉(zhuǎn)身。雨水卻在不知名的清晨紛紛。
United and departed,the sunlight and the shadow cool and then warm up again?You recalled but then forget,and the marks of tears shallowed and then deepened.Those that are beautiful always like flowing water which will be gone and will never returned.But the rains came pouring down on an unknown down again.
這部分歌詞優(yōu)雅,意味深長?!跋嗑鄯蛛x”可以譯為“meeting and leaving”,“光影涼了又溫”是說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不時浮現(xiàn)。就音樂性而言,“memories recalled from time to time”是最佳的譯法。譯文如:
Recall and recall,tears always come and down.The beauty likes water flowing away never back.However it raining in some early morning.
譯文正確表達出原文的意思,音節(jié)也同漢語的音節(jié)對應,譯法以意譯為主。
具體化和抽象化很少提到,是漢語歌詞英譯最獨特的譯法,即把原文以最接近的內(nèi)容和形式譯為英語,以更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如:
寫下我度秒如年難捱的離騷。
Write down all my love and pain in a crystal ball.
“crystal ball”把寂寞的“離騷”具體化,給英語觀眾一個確切的形象,若一味地抽象表達,英語觀眾會感到飄飄然,索然無味。
凡美麗總像是流水逝去不會轉(zhuǎn)身。雨水卻在不知名的清晨紛紛。
The beauty likes water flowing away never back.However it raining in some early morning.
“美麗”和“雨水”擬人化,仿佛溫柔優(yōu)雅的女子,同時抽象與具體相互交錯,清晰又朦朧。譯文則需揭開朦朧的面紗,讓英語聽眾接收到形象化和清晰化。
本文以蘇打詞為例,討論了漢歌英譯。音樂的全球性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包容性。文章在歌詞藝術(shù)性和音樂性的前提下,總結(jié)了翻譯原則、方法和技巧。我們應該重視歌詞翻譯,希望能以文化交流帶動政治和經(jīng)濟交流,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傲視全球。
[1]Chinese To Learn,Chinese to Learn:hottest-Chinesesongs[DB/OL].http://www.chinesetolearn.com/hottest-chinesesongs.
[2]Hans Vermeer.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J].Heidelberg:Heidelberg University,1978.
[3]陳水平.歌曲翻譯的功能主義策略[J].茂名學院學報,2009,19(2).
[4]孟紹全.流行歌曲歌詞的個性化[J].浙江大學學報,2007,7(4).
[5]薛范.歌曲翻譯理論與實踐[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