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翠娟(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校長)
案例學校: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
擔任南馬路小學校長伊始,我就下定決心抓教師讀書。因為小學教育是人精神成長的起點,一個學生在一所好的小學里所獲得的滋養(yǎng),足以在精神上支撐一生。開拓學生心靈的好學校,從教育本質上說是要靠有相對完整人格和深刻精神層次的好教師的。讀書可以提升教師的思想境界,提高認識真善美的能力,從而更用心地品味生活,從更廣闊的生活世界中捕獲到益人心智的知識與信息。另外,觀察世界、獨立思考、感應世界的能力也會在讀書中日益增進。
有深刻的認識,才會有持久的動力。我和教師們一起學習讀書對學校發(fā)展的重大意義,同時查擺工作中因不讀書而出現(xiàn)的誤區(qū)。我對教師開誠布公地表示,只要我在這所學校當一天校長,讀書就是這所學校里最大的事。
行動的開始往往都是艱難的。對于南馬路小學的教師來說,最初的讀書真是有些勉為其難。學校不但要求讀書,還要求記筆記,學校也會定期檢查讀書筆記,并經(jīng)常召開讀書交流會、專題研討會,通過這樣的形式為教師提供發(fā)表見解的機會?!靶iL要有學者味,教師要有書卷氣,校園要有讀書風”,就是南馬路小學當時的時尚。成立青年教師教育理論研究會、評選和表彰有讀書習慣的教師起到了極大的激勵作用。同時,學校倡導的這一切還讓教師明確地感受到,學校絕不會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一個不愛讀書的人,這使得一部分對讀書還沒有找到感覺的教師產(chǎn)生了危機感。
校長示范,同伴感召,愛讀書的人會受到褒獎,不愛讀書的人會感到不適,學校積極向上、潛心讀書的氛圍日益濃厚,讀書的愉悅漸漸滋生了出來。讀書是個人學習的最佳途徑,有了讀書的渴望,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也就必然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有了新的理解和設計。伴隨著個人愿景的清晰,教師實現(xiàn)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也就水到渠成。
經(jīng)過五年的堅持,全校教師的精神風貌有了很大變化,讀書加深了他們對教育的理解,內心深處增添了許多溫暖與包容。在無人觀看、無人監(jiān)督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經(jīng)常會有恰到好處的應答,教師對突發(fā)事件也能做出較好的判斷和處理,學校的整體工作呈現(xiàn)出較高水平。
泰普斯科特說過的一段話給了我很大啟發(fā),他說:“未來的領導就是領導學習,未來最可靠的競爭優(yōu)勢就是克服障礙學習,最好的領導不是下達命令,而是建立讓成員擴展能力的組織?!睂W習型組織是一種網(wǎng)狀的、扁平的、富有彈性的組織結構,必須由校長這個原點的發(fā)力改變?yōu)橹T多節(jié)點的共同發(fā)力。學校是一個組織,校內的學年組、學科組、班級、領導班子等,又是組織中的微組織,我們也應視其為團體。只有眾多的校內團體都變成整個學校的學習單位,并建立起整個組織一起學習的風氣和標準,才會實現(xiàn)組織學習,進而發(fā)展成為學習型學校。
2005年8月,在我的倡導和推動下,原來自然發(fā)生的對話圈子一下子演變?yōu)樽栽附Y成伙伴關系的教師社團,學校成立了以班主任為代表的“三陽社團”、“燈火社團”,以科任為代表的“四海方舟”、“推波助瀾”,老帶新、新促老的“新葉新枝”,學年組長組成的“五連環(huán)”,后勤保障部的“鵝毛雪”等9個教師社團。對于社團的建立,學校突出強調了自愿結合、自主管理的原則。各個社團根據(jù)確定的職能需要,開列書目自覺讀書,記工作日記,基于教育教學實踐來設計活動內容。如“燈火社團”研究小學生的聆聽與閱讀問題,并自制電子書發(fā)到校園網(wǎng)上與全校教師共享;“四海方舟”和“推波助瀾”兩個社團從上千首名曲中精選出100首存入南馬路小學音像資源庫,在每天的“班級歌聲”時間內循環(huán)播放。
為了讓教師關注到社團與社團之間的交互性,學校又提出了組織的“共振效應”問題,很快又衍生出來既有其他社團成員加盟,又有新成員加入的新組織,如數(shù)學學科研究團隊“清溪谷”、關注和研究教育瑣事的“星星瑣”、語文閱讀課題組“幸福公社”、德高望重的“五寶教師”、在校內傳遞親情的“親情花”等。這些微組織承辦學校的大型活動,組織帶領教師研究課改中的熱點問題,令全校其他教師心生羨慕,紛紛寫申請要求加入社團或要另起門戶,而這時的我已變成了一個顧問、參謀和欣賞他們的人。
在學習型學校里,不能忽略一個問題,就是責任與權利的對等。學校教育實施的主體是教師,所以就要向教師授權。為了保障教師社團的自主性,我讓各社團教師自己推舉出學習能力和工作表現(xiàn)足以服眾的人,組成教代會常務組,常務組的工作完全獨立運行。同時,請教代會首席、副首席、秘書長三位教師參加校政聯(lián)席會議。全校所有的重大決策,包括大宗采購、人事變更和評優(yōu)晉級,都必須經(jīng)由聯(lián)席會議討論決定。學校的教代會常務組有自己的辦公室,還有例會制度,在例會中有一項內容就是審查學校的工作,發(fā)表不同的意見。由于我在校內有意凸顯質疑機制,所以領導班子的成員被教代會常務組請去談話是常有的事,轉換了心態(tài)的行政領導也會欣然接受質詢。
在多年的組織學習中,我感受到系統(tǒng)思考的最大意義就是整合理性與直覺。近幾年來,我和我所領導的南馬路小學越來越趨向于安靜和簡單。我旗幟鮮明地提出,教育要做減法?!耙驗榇蠹叶忌钤谶@五彩繽紛的世界上,每個人、每個單位都不甘平庸,希望有所建樹并得到展示,每個人都習慣做加法,這讓我們看起來很盈滿,可事實上有些事我們做不好,也做不到?!蔽椰F(xiàn)在經(jīng)常告誡教師們,南馬路小學不要哪朵花都想開,“我們供不上那么多的養(yǎng)分,虛勁吹開的花開得多,凋謝得也快?!苯逃豢梢宰鎏嘤^賞性太強的表面文章,要把有限的時間用來做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