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課題發(fā)布:蒲公英教育智庫
總執(zhí)行:蒲公英教育智庫研究員、《新校長》雜志記者 秦 思
讀書,讓教師成為教師
打開新聞,正看到明星柳巖接受媒體采訪時慷慨激昂地說:“不讀書是可恥的!”是啊,作為教書的人,我們怎能說自己不讀書?
記得學生時代,最喜歡和崇拜的老師都是能在課堂上旁征博引,能將一堂死板的課上得妙趣橫生的。直到現在都能清晰記得高中教政治經濟學的劉老師,因為他的博學多識,能把枯燥的政治經濟學講解得深入淺出,讓我至今能記得“貨幣天然非金銀,金銀天然為貨幣”、“共性孕育在個性之中”這幾句話。而這位劉老師,也是我母校的兩位特級教師之一。所以你看,讀書與否,也許一時半會兒看不出區(qū)別,但是經年累月之下,也許就劃下了一道知識、視野與能力的鴻溝——這之間的區(qū)別,評教的領導知道,共事的同事知道,上課的學生也知道。
《學科閱讀教師手冊》是第一本囊括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分階段、分學科地為老師和學生開出書單的閱讀手冊。從此,教育界不再是“一列書單多通識”。在這本手冊中,每一位學科教師都能找到對應自己階段和學科的書單。也許,談不上權威,也稱不得全面,更做不到讓每一個人滿意,但我們力求能為一些處于閱讀迷途的教師帶來一個新的選擇。
年度學校 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也許對比往期的年度學校有所不同,因為它在教師閱讀推廣方面也許沒有太令人眼前一亮的創(chuàng)新性和個性。但,對于“學科閱讀”這個課題,它恰恰是最適合的——因為它代表著最廣泛的普適性。它的一系列舉措做到了讓全體師生從“要我讀”到“我愛讀”。讓閱讀,真正走進了教師、學生甚至是家長。
聽——名家說 聽教育家、特級教師這些閱讀的“過來人”、“領路人”現身說法,汲取成功者的經驗教訓,讓自己的閱讀之路邁得更從容一點。
看——學科書單 手冊的書單來自互聯(lián)網大數據、全國高校、名師、教育專家的共同推薦,由蒲公英教育智庫通過綜合分析得出。在注重經典的同時,也緊跟時代。尤其是對學生的書籍推薦,篩選了許多當下熱門的優(yōu)秀書籍。教師們不需“聞流行色變”,也許它們就是未來的經典。
做——學校舉措 在聽取了前人經驗、看到了學科書單之后,我們照例對學校案例進行了收集。不只讓老師們有閱讀的方向,也讓學校在推廣閱讀上能有所借鑒。我們選擇的案例都是成功而平凡的,它們大多沒有特殊性、沒有條件限制,適合大多數學校借鑒、學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閱讀之路,雖說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但,早一點,多一些,不是更好嗎?閱讀,從今天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