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教師之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相機誘導即適時點撥。什么是點撥呢?《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點撥”的解釋為指點,啟發(fā)。在閱讀教學中,點撥就是指教師對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學習障礙,給予適當?shù)闹更c,啟發(fā)學生積極進行思考探究,從而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由此可見,要想真正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課堂實效,找準課堂點撥的時機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就閱讀教學中點撥時機談?wù)勛约旱捏w會。
一、在學生思維定勢處點撥——使其發(fā)散
在語文教學中,當一個問題被某個學生回答以后,就很容易對其他學生產(chǎn)生影響,使他們形成一種思維定勢,不利于其他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定勢之中時,教師巧妙的點撥可以使學生的思考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并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祁黃羊》一課時,我讓學生說說“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由于學生的思維定勢,在回答時都是圍繞著“祁黃羊是一個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來回答,為了使學生從多方面評價和看待問題,我是這樣點撥的:“祁黃羊在軍中多年,他對每個人的情況都很熟悉,他難道不知道解狐的情況嗎?他為什么那么說?他是不是故意的,好為舉薦自己的兒子作好鋪墊?”這樣點撥,學生的思維扭轉(zhuǎn)了,再次深入文本,從“主公問我誰可以擔此重任,并沒有問誰是我的仇人”這句話中感受到了祁黃羊在舉薦人物時根本沒有考慮其他,唯一考慮的就是他是否有能力,是否能夠為國家作貢獻,這樣一來,學生對人物的評價也更加公正、客觀。
在這個教學課例里,當學生的思維都處于一種定勢時,教師巧妙的點撥使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激活,智慧之花在學生心中競相開放,與此同時,學生對祁黃羊的評價也趨向多元化,這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
二、在學生思路受阻時點撥——使其暢通
由于學生閱歷和知識儲備有限,在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思路受阻的情況,這時也是學生確實需要幫助指點的時刻,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巧妙的點撥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教學效果,令學生茅塞頓開,真切地感受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四冊《臺灣的蝴蝶谷》一課時,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有的山谷里有幾種蝴蝶……就像誰在山谷中撒了一把把五顏六色的花瓣……又隨風飄去?!痹陂喿x這句話時,有學生質(zhì)疑,課文中為什么用“五顏六色”而不用“五光十色”,許多學生都沉默了。這時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把這兩個詞語分別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說:“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詞語,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币凰查g,學生的思維活躍了,紛紛發(fā)言,有的說:“我看出來了,五光十色不僅指顏色還指會發(fā)光,在這兒花瓣是不會發(fā)光的,所以不能用五光十色?!庇袑W生說:“描寫蝴蝶的顏色多應(yīng)該用五顏六色,說明顏色很多,不能用五光十色,因為蝴蝶本身是不發(fā)光的?!痹谶@里,教師舉重若輕的點撥,使學生茅塞頓開。
在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時,教師因勢利導,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當學生回答不上來,思維受阻時,教師又通過巧妙的點撥使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捷徑,這樣教學,學生既理解了詞語意思,又啟迪了思維,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在學生思考膚淺時點撥——使其深刻
閱讀教學中,在學生閱讀課文以后,對于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主要寫了什么,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粗知略懂,但是對于文本語言背后隱藏的深意,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只是停留在問題的表面,這時教師巧妙的點撥可以使學生的思考向縱深處發(fā)展,感知也更加深刻。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十冊《月光啟蒙》一課時,我讓學生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以“月光啟蒙”為題目,有學生說:“因為文中主要寫了小時候母親教我唱歌謠,給我講故事等事情,她雖然不識字,但也可以說是我的啟蒙老師,所以文章以‘月光啟蒙為題目?!庇械恼f:“因為母親白天要干活,她對我的教育大多是在晚上,是在月光下進行的,所以以‘月光啟蒙為題目?!笨磥?,學生的發(fā)言還是比較膚淺的,為了使學生對文章題目的深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是這樣點撥引導學生的:“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你僅僅感受到了月光下母親對我的啟蒙教育嗎?你還感受到了什么?月光與母親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在教師的點撥下,有學生說:“在艱難困苦的日子里,母親為我吟誦的歌謠就像是無聲的月光一樣,為我奠定了文學的基礎(chǔ)?!庇袑W生說:“母愛似月光,淡淡的,綿長的,無聲無息,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p>
當學生的思考處于膚淺的認識時,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從月光和母親的聯(lián)系入手展開思考,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章為什么要以“月光啟蒙”為題目,與此同時,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認識也更加深刻。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苯處煹闹鲗ё饔镁腕w現(xiàn)在相機誘導。作為一名教師,要找準點撥的時機,當點則點,當撥則撥,從而使學生在教師的巧妙點撥引導下,打開思維的大門,點燃思維的火花,思維在點撥中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