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lán)琳
電影《黃金時代》里許廣平這樣評價蕭紅:“蕭紅先生文章相當(dāng)英武,但在處理感情問題上感性多過理性,也許女人都如此?!睙o獨有偶,另一名文藝女青年的標(biāo)桿張愛玲也一生在愛情里顛簸,未得善終。文藝女青年們在對待愛情時,有自己的一套情感體系:她們追求人格的獨立,卻無比依附于愛情;她們時時身處痛苦,卻沉浸于自我折磨;她們一生追逐美好,卻往往愛上渣男……
矛盾充斥于文藝女青年的愛情里,使她們的愛情路格外艱難。這是病,得治。
病癥1:無愛不歡,依附愛情
病例:蕭紅
為什么你遇人都不淑?為什么你一直沒有職業(yè)?為什么你追求自由與獨立的路上,卻一直要一個男人,陸振舜、汪恩甲、蕭軍、端木蕻良、魯迅、錫金、駱賓基,陪在你身邊,作你人生的依靠?為什么你每次都嫁人時,肚子里都懷著另一個男人的孩子?為什么你悲憫蒼生,卻一再棄兒?
所有這些,都讓我覺得蕭紅就是一個悖論的集合體。她追求獨立,卻一直無法自立;她向往自由,卻一直自我設(shè)限;她極其多情,又極其自私;她反抗父權(quán),反抗專制,卻成為男權(quán)的另一種犧牲品;她說“成千上萬的小孩餓死了,怎么看不見”,卻任由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在蚊蟲的叮咬中,全身冰冷,哭了整整五天。
蕭紅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自我規(guī)定的意志。缺乏自我規(guī)定的意志,最悲哀的一點,就是你把被迫做的事情,當(dāng)成想做的事情;你把原本厭惡的生活,當(dāng)成了想要的生活。這使得她雖然一輩子都在呼吁自我解放,卻在同一個地方跌倒。重復(fù)著被棄和尋找,尋找和重新被棄。
天涯與豆瓣上,總有一些女文青發(fā)長帖,說辭職去旅行,花了幾百塊,從海邊逛到城堡,從雪山飛到沙漠,一路艷遇,一路留下故事。但我們都心知肚明,像這種旅行,如果不張開錢包,必然要張開大腿。
女性的解放,不論是從前,還是現(xiàn)在,其前提就是自我獨立。
病癥2:偏愛渣男
病例:張愛玲
情定村上式男人是她們的一種癖好,就像一個魔盒,一經(jīng)打開就會沒有止境。而且,因為是從對文藝作品的愛好舶來,她們還會認(rèn)定,這種癖好很高級,其他的任何選擇似乎都遜斃了。只是,想爬過這片沼澤通往幸福,除非上輩子積大德拯救了銀河系。
文青祖師爺張愛玲和胡蘭成的畸戀就是最佳反例,值得文藝姑娘們拿來做前車之鑒。在張眼里,胡公子熠熠生輝,儼然一個閃光球,哪怕得知他和別的女人暗通款曲,仍然執(zhí)迷不悟,傻兮兮地接濟(jì)落難公子。
文藝女青年挑男人的時候,往往會讓注意力落在她們最看重的部分,這樣最容易高估男人的優(yōu)勢帶給她們的潛在利益,而低估極有可能的風(fēng)險,即便水晶心肝如張愛玲,也會被這種“閃光球綜合征”而俘虜。她聽得到胡蘭成的巧言,卻淡化了他的令色;一門心思直奔?xì)q月靜好,卻未逃過無情漢的始亂終棄。
病癥3:“感覺”二字大于天
病例:《心花路放》唐小雨
她們相信感覺,這種感覺是她們在腦中長期積累,突然與現(xiàn)實對應(yīng)而帶來的強烈沖動,她們愛的感覺絕對不是可以長期持久的,這種感覺必須有一點悲劇感。
《心花路放》里的耿浩以前做音樂,現(xiàn)在賣二手音響,他放棄自己愛的音樂是因為愛上唐小雨,他為了養(yǎng)老婆過日子,諷刺的是,唐小雨和別人跑了,更諷刺的是,她是因為他放棄音樂跑的?!斑^日子,也不僅僅是過日子吧。”耿浩不懂文藝女青年的心,她要的是愛情,很多很多的愛情。
她離開他跟錢有關(guān),但更重要的是耿浩自己變成了一個平庸無趣的人,讓她沒有了“感覺”。
病癥4:“愛情幻想癥”晚期患者
每一個按部就班地按照文藝女青年的節(jié)奏生活的姑娘,在他們的感情生活中,多數(shù)都是一半明媚一半憂傷。愛情,似乎成為了一個無法言說的話題。她們的生命中通常會有一個給她傷痕的男人,即便已經(jīng)人去樓空,她們依然會每天撫摸著已經(jīng)痊愈的傷痕,告訴自己不能忘記?;蛘咚齻兿胍?,卻總是每每又想起。
還有種姑娘心理能量比較強大,在一次次失敗的感情經(jīng)歷中,她們會蛻變成破繭而出的美麗蝴蝶,在醒悟了自己曾經(jīng)念念不忘的那個男人不過是一種和自己并不一樣且不能溝通的來自于另一個星球的生物后,她們開始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中的男人,這個男人無論大叔還是小開,無論土豪還是文豪,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完美形象活在她們的理想中,而她們也堅定地相信,這個男人總有一天會出現(xiàn),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不過是緣分還有沒有到的問題。
于是,她們當(dāng)中的絕大部分人從滿頭青絲等到了白發(fā)蒼蒼,那個MrRight還是沒有出現(xiàn)。于是她告訴自己,那個他一定是個路癡,他一定是在尋找自己的路上迷路了,所以到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我。
病癥5:歸宿:孤寡拉拉出家后媽or終歸平凡?
都說文藝女青年的結(jié)局:孤寡,拉拉,出家,后媽。這話很毒啊,不過倒也的確有些道理,每一個仿佛都有案例可證。
也許女文青身上的特質(zhì),的確和世俗的幸福格格不入。
A.太清高孤傲,恃才傲物;
B.太不食人間煙火,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
C.太多情,太多愁善感;
D.太追求精神層面,普通男人罩不住。
但是,文藝女青年還是能幸福的,世俗意義上的那種,只是會比普通人來得遲,但一旦找到了,那就是萬古千秋。
文藝女青年也是女人,也是渴望愛的,也不能免俗,也是要結(jié)婚生子的。哪怕她曾經(jīng)是很多男文青心中的女神。但女神終究會淪為女人的。
而只有當(dāng)她終于歸于婚姻,淪為一個平凡女人時,她便有了世俗意義的幸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