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旭松
一、 探尋標點停頓,把握文本節(jié)奏
在很多文本中,標點符號都向讀者傳達著作者的心聲,對此,我們不僅要關(guān)注標點的停頓,更要關(guān)注這些標點符號“停頓”所帶來的語言的變化。如“小鷹急促地喘著氣,對老鷹說:‘現(xiàn)在……我總算……會飛了吧?”(《小鷹學飛》)在這句話中,我們不僅要關(guān)注“?”,讀出小鷹詢問的語氣,體會小鷹的虛心,更要關(guān)注這中間的兩個省略號。文本中的“……”并不表示省略了什么話語,而是表示小鷹的呼吸快而短促。因此,在朗讀課文時,就要指導(dǎo)學生讀出小鷹急促地喘著氣的樣子。
二、 透視標點本質(zhì),傾聽文本心聲
當一個標點反復(fù)出現(xiàn)在一句話中時,就暗示我們應(yīng)該拿著放大鏡去細細琢磨、用心感悟,就需要引導(dǎo)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反復(fù),作者想表達什么?如“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天火之謎》)這句話中連續(xù)使用了三個“!”,意義重大,一位老師是這樣組織教學的。
師:“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非常高興,高興得快要發(fā)瘋了!
師:從哪里能感受到他的欣喜?
生:“喊”這個字。
生:三句話很短,作者連用了三個感嘆號!
師:對!三個簡短的句子,還有三個連續(xù)的嘆號!那么,可以把其中一個改為問號嗎?
生:不可以,因為這樣就會顯得很平淡,不能表達出富蘭克林當時的激動、高興的心情。
師:那么,怎樣才能讀好這段話呢?(學生練讀)
師:同學們,這三個嘆號最真切地表現(xiàn)了富蘭克林當時的心情。他終于揭開了雷暴之謎,他的心里該是多么的高興,他不禁若狂地喊道——(生齊讀)
師:此時,他的心里激動之極,他欣喜若狂地喊道——(生齊讀)
師:此時,他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他欣喜若狂地喊道——(生齊讀)
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巧妙借助標點的意蘊,引領(lǐng)學生感悟詞語魅力,讓隱含其中的情感敞亮開來,就可以帶給學生具體、生動的畫面,從而引導(dǎo)學生更好地感悟課文。
三、 賦予標點意義,提升文本價值
文本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需要理解的關(guān)鍵句、需要體會故事中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而這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妨試一試給句子增加標點符號,采用蒙眬處理的方法理解句子?!皠袼蝗??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檢閱》)這句話中一共有5個問號,表達了兒童隊員們左右為難的復(fù)雜心情,為了克服學生因?qū)θ宋飪?nèi)心活動理解不夠透徹而導(dǎo)致朗讀直白,我作了以下嘗試:出示句子:“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在每一個問號后都加上了一個省略號)
師:你知道這里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nèi)容嗎?請用心思考,將它填補進去。
生:我覺得很矛盾,好像怎么填都不合適。
師:是呀,這些答案其實藏在每一個隊員的心里,大家的心里都很明白,但誰也不愿意表露出來。請大家一起把隊員們復(fù)雜、矛盾的心理讀出來。(生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充分挖掘了省略號這一潛在的、隱形的教學資源,通過深入研讀文本、強化體驗,從而主動地進入兒童隊員的內(nèi)心世界,使讀者與文本的角色之間產(chǎn)生了強烈的“心理認同”效應(yīng),合二為一,自然交融。
四、 創(chuàng)新標點布局,賦予文本新生
在進行文本研讀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文章題目本身就極具情感,既是文本精華的濃縮,又是自我感悟的延伸。例如《生命 生命》一課,教者先是引導(dǎo)學生注意文章題目的特點——兩個相同的詞語,學生對課文進行充分感悟之后,再告訴學生“請你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化作標點,添加在課題中”。學生情緒很是高昂,有人說:“我在第一個‘生命后加上一個問號,在第二個‘生命后加上一個感嘆號。因為這兩個詞語可以概括全文!作者一開始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后來真正明白了生命的含義,最后發(fā)出自己的感嘆!”有的說:“我覺得要在兩個生命的后面都加感嘆號,因為他們表示的都是對生命的震撼。”……這樣不僅使標點化作了生命的樂章,更使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單 位:溧陽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