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系重要談話”釋放政策信號
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聯(lián)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
2015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三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lián)委員討論時,就中央對臺工作與兩岸關系發(fā)展發(fā)表了重要談話,除了提出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四個堅定不移”的總體政策方向外,還揭示了當前及未來對臺工作與兩岸關系發(fā)展的五大重要政策與思想指向。
一是對兩岸關系形勢做出客觀、準確判斷,自信不盲目。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了過去一年來中央對臺工作與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取得的重大進展與成就,并給予準確定位與評價,強調“臺海局勢總體穩(wěn)定”,是有深意的。這一論述表明,中共中央充分認識到臺海局勢總體上是好的,是穩(wěn)定的,但也告訴大家,臺海形勢有不穩(wěn)定因素的存在,局部問題出現(xiàn)了困難,需要引起大家的關注,對兩岸關系發(fā)展或臺海局勢不能盲目樂觀,要認識到臺海形勢不利的一面。
二是深刻總結過去幾年對臺工作的經(jīng)驗與教訓,希望未來對臺政策更完善,對臺工作更細致。近年來,兩岸關系在各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兩岸經(jīng)濟領域的合作獲得一系列突破,但在臺灣島內則出現(xiàn)了另一種擔憂,另一種聲音,許多人認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紅利未能惠及基層,兩岸經(jīng)濟合作利益分配不均,利益為少數(shù)大財團所壟斷,從而引起島內部分民眾的不滿,這也被認為是“太陽花學運”爆發(fā)的背景之一。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朱立倫也表達了類似的立場。因此,習總書記提出“采取正確政策措施,做好臺灣工作”,顯然是有針對性的,是在回應島內外各界大陸對臺工作的看法與批評。這預示著未來中央對臺工作會更細致,對臺政策措施會更完善,進一步強化兩岸經(jīng)濟合作的利益分配機制,充分照顧到更多階層與群體的利益。
三是再次鄭重、懇切地表達了堅持“九二共識”在兩岸關系發(fā)展進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導正目前在這一問題上的一些錯誤認識?!熬哦沧R”是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是兩岸正式對話協(xié)商的基礎,也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重要政治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臺灣當局和各政黨展開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只要做到這一點,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這不僅是中共中央對臺政治立場的表達,而且是對目前臺灣島內各政黨、各政治團體尤其是對民進黨的一種誠懇呼喚。
四是更加重視“兩岸同胞福祉”,更重視“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與具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這次涉臺工作談話提出“四個堅定不移”之一就是“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我們發(fā)展兩岸關系的著眼點和落腳點”,這是非常接地氣的政策方針論述,這一論述也是“兩岸一家親”思想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堅定地表示:“我們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理念不會變,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政策措施不會變。我們注重聽取臺灣各界特別是基層民眾意見和建議,愿意了解臺灣同胞想法和需求。我們歡迎更多臺灣同胞參與到兩岸大交流進程中來,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支持者、參與者。”這一具體體現(xiàn)“兩岸一家親”的論述更加親民、利民,更加振奮人心、鼓勵士氣,將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將進一步夯實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社會基礎。
五是再次告誡兩岸同胞要對“臺獨”勢力保持高度警惕。近年來,兩岸關系步入和平發(fā)展新時期,臺海形勢總體上是好的,但對“臺獨”勢力發(fā)展及其危害性認識有所放松,認識不足,以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成為主軸,就可自動有效地遏制“臺獨”發(fā)展,這種認識是危險的,不對的。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談話中特別告誡大家,“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不僅“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且“企圖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割斷兩岸同胞精神紐帶”,顯然其危害性在擴大,因此兩岸同胞要對“臺獨”勢力保持高度警惕,千萬不要因為兩岸關系步入和平發(fā)展時期,就可放松對“臺獨”分裂活動的警惕與遏制。這預示著遏制“臺獨”分裂活動及防范其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危害會提上新的對臺工作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