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健民
淡看中國出境旅游人數(shù)過億
文|王健民
目前中國政府宣布批準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經(jīng)達到151個,基本上涵蓋了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qū)。伴隨著中國游客在世界各地出現(xiàn),他們成為世界各大媒體報道的“熱點對象”。
近年來,中國游客的身影穿梭在世界各地,有的地方甚至到了“人滿為患”的程度。為此,“中國游客”成了世界一些媒體近年關(guān)注的“新寵”。中國國家旅游局新任局長李金早在年初的工作報告中表示:“(2014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大關(guān),達到1.09億人次”,使這一話題再次升溫。
對旅游界人士來說,中國出境游數(shù)量過億的消息并不新鮮。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早在2000年就發(fā)布過:預計2020年,中國的出境旅游人次將達到一個億。其后在2008年,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再將這一預測進行了調(diào)整,預測這個數(shù)字將會提前至2015年達到。而從中國官方現(xiàn)今宣布的數(shù)字來看,中國出境游人次過億的預計不僅在2014年已經(jīng)實現(xiàn),而且比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調(diào)整過的預測又整整提早了一年。
中國出境旅游人次過億,托福于中國經(jīng)濟近年來一直保持強勁發(fā)展勢頭,普通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大大增加,才會有今天中國百姓樂得花錢到世界各地旅游這樣的事情出現(xiàn)。
如今在中國人熟悉的諸多世界著名旅游景點,無論是泰國曼谷的大皇宮還是日本東京的銀座,抑或是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南非的好望角,一年到頭都不難見到中國游客的身影。尤其是在中國年節(jié)長假期間,中國周邊的一些旅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qū),中國游客的數(shù)量甚至可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春節(jié)長假期間,僅到訪日本的中國游客數(shù)量就已經(jīng)達到45萬,消費了約60億元人民幣。
目前中國政府宣布批準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經(jīng)達到151個,基本涵蓋了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qū)。伴隨著中國游客在世界各地出現(xiàn),他們成為世界各大媒體報道的“熱點對象”。雖然一些西方國家仍不乏嘲諷地將中國游客稱為“會走路的錢包”,甚至發(fā)明出“北京磅”一詞,但也顯露出他們對中國出境旅游迅猛異常發(fā)展的驚奇。
對中國出境旅游突破1億人次之事,其實并不需要太過興奮。尤其對中國國家旅游局宣布的一年有超過1億人次的中國游客出境旅游的數(shù)字,歐洲一些國家的旅游局也提出了一些疑問。比如世界第一大旅游國家法國,每年有超過8000萬外國游客到訪,而按照法國旅游局的統(tǒng)計,2014年來自中國的游客卻只有約150萬。與法國一個海峽之隔的英國,也發(fā)出了同樣的疑問。雖然英國方面已經(jīng)在簽證放寬的工作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中國游客到訪英國的數(shù)量,每年仍不到100萬。
問題其實主要來源于中外統(tǒng)計口徑的不同。在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旅游統(tǒng)計當中,“inbound travel”(入境游)是與“outbound travel”(出境游)相對應的一組詞,但因中國的特殊政治歷史狀況,中國的旅游統(tǒng)計中使用的“outbound travel”(出境游)概念要復雜特殊一些,它不僅包括中國游客到訪世界其他國家,也包括了中國內(nèi)地游客到訪香港、澳門、臺灣地區(qū)。
而中國游客每年到訪香港、澳門、臺灣的人次,往往在中國的“出境游”整體統(tǒng)計中占比甚高,通??梢哉嫉? /3左右。譬如2014年中國出境旅游的1.09億人次當中,就包括了是年中國內(nèi)地游客到訪香港的4725萬人次、到訪澳門的2100萬人次和到訪臺灣的399萬人次。若是除去這幾項數(shù)字,則2014年的中國游客到訪其他國家的數(shù)量,其實并沒有那么高,大約為3676萬人次。
境外游廣告
游客對一個國家的認知度及好感、該國的旅游吸引力及旅游安全狀況、氣象條件或地區(qū)安全局勢影響等等,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游客的出行選擇。
由于能夠影響到游客出境旅游的因素非常多,因而造成了中國游客出境旅游所選擇的目的地國家或地區(qū)也顯示出極不均衡的狀況。游客對一個國家的認知度及好感、該國的旅游吸引力及旅游安全狀況、氣象條件或地區(qū)安全局勢影響等等,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游客的出行選擇。與旅游出行相關(guān)的一些直接因素,比如交通、簽證等因素,對游客的影響則會更加直接。
因為一直缺少直航航班,中南美洲國家雖為中國游客久久向往之地,但到訪的中國游客數(shù)量仍十分有限。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間,也未能吸引到大量中國游客前往,原因主要就在于交通瓶頸未能疏通。中國游客赴中美洲國家古巴的人數(shù)雖經(jīng)雙方旅游業(yè)界人士努力多年,仍未能突破10萬,原因亦在于此。
比抵返交通更重要的問題當然就是簽證。目前中國公民所持普通護照可獲免簽的國家只有15個,因而中國游客出國旅游的一個無法繞過的程序就是辦理簽證。但即使是中國游客出境人次突破1億的今天,辦理簽證也常常是一件耗時耗神比較撓頭的事情。因而,簽證辦理便捷,現(xiàn)實里也成為中國游客出國旅游的一個選項。
這在歐洲與美國的簽證對比中會看得更清楚一些。2004年歐洲申根國家整體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比美國早了4年。然而2014年中國游客赴美國旅游人次已經(jīng)達到了224萬,并且自2008年美國被確認為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來連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遠超中國游客到訪歐洲國家的數(shù)量。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國游客辦理美國旅游簽證時感受到的友善便捷。2014年美國政府開始對中國游客發(fā)放10年有效期商務(wù)旅游簽證,更增加了中國游客赴美信心。按照美方預測,4年后中國游客赴美旅游的人數(shù)將會達到500萬。
與美國相比,歐洲國家的簽證尤其是英國簽證的繁瑣復雜,甚至堅持查驗中國簽證申請人戶口本等匪夷所思的苛刻條件,形成了中國游客將其作為旅游目的地的一個直接障礙。對此,中國游客在網(wǎng)上詬病頗多。
雖說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qū)達151個,但中國游客的出行目的地的前15位國家和地區(qū)仍然沒有發(fā)生很大的變化。2014年的排位是: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qū)、韓國、中國臺灣地區(qū)、日本、美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周邊國家,仍是中國游客最熱衷并心儀的旅游目的地。2014年與中國接壤的韓國吸引了約600萬中國游客。中國游客從1991年就開始到訪并深有好感的泰國,2014年又迎來了530萬人次中國游客抵達。
泰國普吉島上中國人人潮涌動
一年1億多游客參加的出境旅游,顯然已經(jīng)讓中國游客大大開闊了眼界,增進了對世界的了解和認知,并在與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交流交往中,全身心體驗了國際旅游的美好樂趣。
一年1億多游客參加的出境旅游,顯然已經(jīng)讓中國游客大大開闊了眼界,增進了對世界的了解和認知,并在與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交流交往中,全身心體驗了國際旅游的美好樂趣。
但是由于中國的出境旅游近些年發(fā)展得太過迅猛,也發(fā)生出一些不應出現(xiàn)的問題。許多中國游客人雖然到了國外,卻并沒有完全學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國際旅游者,過于自我任性,尤其是發(fā)生在一些游客身上的各種不文明旅游行為,使得中國游客的整體形象受到波及。
好在這類問題目前已經(jīng)引起了中國社會輿論的廣泛重視,甚至春節(jié)的電視節(jié)目中也對這些不文明旅游現(xiàn)象進行了批評。相信人們所做的這一切,都將有利于中國游客作為國際游客的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禮貌、文明、友善的中國游客,今后將出現(xiàn)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并受到那里人們地歡迎。
王健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