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鴻標 姚吉龍
1.深圳市羅湖醫(yī)院婦科,廣東深圳 518000;2.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廣東深圳 518000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包括腺體和間質,在子宮腔覆有內膜及子宮肌層以外的位置出現(xiàn)生長和浸潤,從而導致痛經乃至不孕等臨床癥狀[1]。這是一種生育期婦女常見的疾病,發(fā)生率達到10%~15%[2]。這是一種良性而行為惡性的疾病,弄清楚他的發(fā)病機制對促進臨床治療手段的進步有著重要意義。隨著對子宮內膜異位發(fā)病機制研究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因素是內異癥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原因。IL-6、IL-8、TNF-、TNF-、VEGF 等多種細胞因子都參與了內異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而腫瘤壞死因子(TNF)作為一種重要的免疫應答因子,可以有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產生,可以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和代謝功能,同時對于細胞之間的粘連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3]。并且腫瘤壞死因子過量時又可能引起各種病理性改變,因此,研究TNF 基因多態(tài)性及其與子宮內膜異位之間的關系對于探明內異癥的發(fā)病機制有著重要意義。該文將就TNF 基因多態(tài)性及其與子宮內膜異位之間的關系進行綜述。
腫瘤壞死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和淋巴毒素(即TNF)。顧名思義,腫瘤壞死因子能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引起腫瘤壞死,而一般情況下對正常細胞沒有殺傷作用。TNF 主要是由受到內毒素刺激的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活化的T 細胞等產生,而TNF則是由淋巴細胞核NK 細胞產生[4]。TNF 參與多種生理和免疫過程,在炎癥介導、抗腫瘤、免疫調節(jié)、誘導細胞凋亡、產生細胞毒性上面有著重要作用[5]。但它具有雙重作用,釋放過多時也易引發(fā)機體紊亂,造成病理損傷。TNF 是人體T 淋巴細胞經抗原或有絲分裂原刺激后產生的一種淋巴因子,能誘導游離氧的產生,促進組織蛋白的釋放和DNA 伸展,進而增強核蛋白與DNA 的相互作用,增加轉錄和細胞的增殖[6]。
TNF 和TNF 的基因是與MHC 基因緊密連鎖的,TNF-α 基因和TNF-β 基因位于HLA-DR 以及HLA-B 位點之間的HLA-Ⅲ抗原基因簇6p21.3。TNF-α 基因主要包含4 個外顯子和3 個內含子,以及5' 和3' 的非編碼區(qū)?,F(xiàn)階段的研究表明,TNF-α 基因多態(tài)性的位點主要有16 個,主要包括5 個微衛(wèi)星、10 個復等位基因和一個C 插入位點。常見的是發(fā)生在G→A 堿基上的-308、-238、-70 和-376 位點,發(fā)生C→A 堿基變化的有-863 位點,出現(xiàn)T→C 堿基轉變的有-1031 位點、出現(xiàn)C→T 堿基變化的有-857 和-850 位點[7]。現(xiàn)階段研究中,對于位于TNF-α 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308 位點的多態(tài)性的研究比較多。該位點野生型為G,此時基因被稱為TNF-1 基因;當突變?yōu)锳 時,基因則被命名為TNF2。這種基因的多態(tài)性將影響細胞因子在體內的表達和發(fā)揮作用,有研究表明TNF2 能夠增強轉錄,從而產生更多的TNFα。
TNF-基因表達的主要多態(tài)性位點是在轉錄起始位點的下游252 位,處于第一個啟動子內,該位點是G/A 等位基因,與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相關。此外,還包括5' 非翻譯區(qū)的一個多態(tài)性殘基、3' 非翻譯區(qū)的一個EcoR I 限制性片斷長度多態(tài)性、多個TNF微衛(wèi)星等位基因以及外顯子3' 處有發(fā)生的一個替換。這些等位基因的變異將會促進TNF-轉錄水平的提高。
諸多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與人體免疫性密切相關的疾病,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病。并且,其發(fā)病與患者的腹腔內微環(huán)境有重要關聯(lián)。腹腔液內有眾多巨噬細胞并被廣泛激活,釋放出大量的細胞因子,干擾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生殖功能。而Aba Y 等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TNF 對于異位內膜和間皮細胞間的粘連形成,及基底部新生血管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可作用于異位癥發(fā)病的種植環(huán)節(jié)。與此同時,對子宮內膜異位癥進行家族聚集性研究顯示,內異癥患者的直系親屬的患病概率是無家族史患者的6~7 倍,可見遺傳因素在子宮膜異位癥的發(fā)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見,TNF 以及TNF 本身所存在的基因多態(tài)性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之間存在重要關聯(lián)。
研究表明,TNF-具有降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的能力,同時能趨化炎癥細胞誘導炎癥反應;增強細胞的附著力以及細胞間的黏附力;加快異位病灶中新生血管形成和內膜細胞的增生;對于淋巴細胞的成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阻礙淋巴細胞的增生;過量的TNF-還可能導致臨床不孕。焦路陽[2]等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血清中TNF-的水平要顯著高于健康患者,并且雖隨著內異癥病情的發(fā)展,TNF-的水平不斷提升。同時有多項研究證實,通過藥物下調TNF-的表達,能影響異位內膜的生長和增殖,從而實現(xiàn)異位病灶明顯萎縮的目標。
而對于TNF-,它是由三個相同的單體組成為三聚體,通過同細胞表面的受體TNFR 相結合來實現(xiàn)其生物學功能。在正常情況下,TNF-具有抗腫瘤的作用,能抑制異位細胞的異常增殖;而在病理狀態(tài)下,TNF-基因的轉錄和翻譯受到了抑制,從而影響到了TNF-的分泌及其功能的發(fā)揮。而羅敏已在研究中證實,部分地區(qū)內異癥患者的發(fā)病程度與患者血清中TNF-的含量呈正相關。
TNF 基因是具有多態(tài)性,在TNF 基因上存在堿基變化或突變,以及在DNA 某段特定序列串連重復的次數存在不同。因為基因多態(tài)性,使得TNF 的轉錄水平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如影響TNF-表達水平的308 位點,它將產生TNF1 和TNF2 兩種基因,TNF2 所轉錄出的TNF-水平將是TNF1 的6~7 倍,而這個表達的差異將大大改變體內免疫反應的生物動力學。因此,對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對于揭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機制有著巨大幫助。
在現(xiàn)有的研究當中,對于TNF-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主要集中在308 位點的G/A 等位基因上。對于TNF-基因與子宮內膜異位癥之間的關系,隨著研究對象的種族、哮喘表型定義的不同而存在著差異。車坤蘭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TNF—308G/A 的各種基因型頻率在內異癥患者組與正常對照組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可見基因多態(tài)性與婦女發(fā)生子宮內膜異位癥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Stonek 也持相同的觀點。而Mimora 等研究表明TNF-的基因多態(tài)性則可以使婦女患內異癥的危險度明顯增加??梢姡琓NF—308G/A基因多態(tài)性的影響力存在很大程度的地區(qū)差異和種族差異,并且對于大部分人群而言,TNF-單一的基因突變同內異癥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
而關于TNF-的研究,對TNFβG252A 位點的研究比較深入。這是因為TNFβG252A 對于TNF 的表達水平有更大的影響。他不僅能影響TNF-的表達,還能影響TNF-的表達。張良在對TNFβ的+252 位點的等位基因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等位基因A 將使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病概率明顯增加。但是車坤蘭在研究中則沒有發(fā)現(xiàn)該等位基因在患病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
除了對上述等位基因的研究,國外也有學者研究了TNF-C850T和TNF-1031 的多態(tài)性同內異癥發(fā)病之間的關聯(lián)。
在上述研究中來看,單一等位基因的突變對內異癥發(fā)病的影響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如種族、飲食習慣、地理環(huán)境。并且基因對疾病的影響是個復雜綜合的過程,因此,有必要了解復合基因型同內異癥發(fā)病之間的關系。毛婷[8]在以中國南方漢族女性為對象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TNFβ1-509T/C 和TNF—1031T/C 聯(lián)合基因型分布在正常人群和內異癥患者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
隨著研究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人們對于TNF 同子宮內膜異位癥之間的相關性日益重視,對其研究也越來越深入。然而,現(xiàn)在對于TNF 的基因多態(tài)性與內異癥的遺傳易感性究竟是否存在必然性仍然沒有定論。對于單一基因的影響,更多的受到了種族、生存環(huán)境、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各有差異。而對于復合基因,TNF 和內異癥發(fā)病之間的關聯(lián)則更大,但依舊缺乏明確的結論。因此,期待從基因層面上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機制和病理生理基礎有更深入的研究,揭示TNF 基因多態(tài)性同內異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預后狀況的關系,從而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新的途徑。
[1]朱琳,顏士杰,沙玉成.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TNF-α 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8):1196-1198.
[2]焦路陽,郭慶合,魯廣建.血清TNF-α,IL-6 與IL-8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檢測及意義[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7):4540.
[3]Iba Y,Harada T,Horie S,et al.Lipopolysaccharide-promoted proliferation of endometriotic stromal cells via induc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and interleukin-8 expression[J].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04(82):1036-1042.
[4]劉莉.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血清中TNF-α,IL-8 和SICAM-1 水平測定的意義[D].鄭州:鄭州大學,2012.
[5]Gupta S,Goldberg J M,Aziz N,et al.Pathogenic mechanisms in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infertility[J].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08,90(2):247-257.
[6]羅敏,何援利.TNF 基因多態(tài)性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關系研究進展[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6(5):27.
[7]陳海霞.TNF-β 基因A252G 位點多態(tài)性及其在血漿和組織中表達與淋巴瘤關系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yī)科大學,2012.
[8]毛婷.免疫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南方漢族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癥易感性的關聯(lián)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