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罷運,誰惹的禍?
份子錢太高,燃油附加費取消,“專車”搶生意……業(yè)界分析諸多原因成了出租車司機罷運的導火索。
人民日報:
長期以來,出租車號被公司壟斷,行業(yè)發(fā)展畸形:車輛長期不增加,加劇打車難;高額份子錢一本萬利,而司機處于絕對弱勢地位。出租車領域改革勢在必行,市場的事,應讓市場說了算。
張國華(國家發(fā)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研究院院長):
出租車管制的改革雖然可能涉及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及多方主體,實操上面臨各種阻礙與困難,但一定要堅持順應市場規(guī)律、減少行業(yè)壟斷的方向上不動搖,而非反其道而行之。
王國鎮(zhèn)(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機關服務中心主任):出租車整體行業(yè)結構不合理。當前出租車公司經營方式帶有半壟斷性質:出租車行業(yè)由政府特許經營,“份子錢”由出租車公司隨意定,司機完全沒有議價權。
某出租車司機:
燃油附加費的取消對司機的實際影響并不大,燃油價格下調后,足以彌補燃油附加費取消帶來的影響,但無法彌補生意被“專車”和黑車搶走后帶來的損失。
謝曉剛:
多地出現(xiàn)出租車罷運事件,關鍵還是在于份子錢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政府是否真正讓利于民,在出租車行業(yè)里政府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只有理清楚了這些問題,解決好了這些問題,才能讓出租車還原經營本色,出租車司機才不會那么“苦逼”,罷運事件才能得到徹底解決。
楊禹(評論員):
政府早就不該再為設定城市出租車數(shù)量門檻而操心。歸根結底,出租車行業(yè)管理制度改革,是化解當前出租車市場所有矛盾的最重要鑰匙。它不改,其他怎么改都是隔靴搔癢。它改到位了,其他矛盾或可迎刃而解。
網友:
對于出租車司機來說,或許“專車”并不是對手,反倒可能成為幫手。因“專車”的出現(xiàn),壟斷市場多年的傳統(tǒng)出租車公司將面臨真正來自市場的挑戰(zhàn),坐等收租的局面也或將因此改變。
某出租車公司經理:
公司已經有一些司機跳槽去開“專車”了。面對待遇上的差異,我們也無能為力。
2015年1月4日,沈陽千名出租車司機集體罷運抗議取消1元錢燃油附加費,同日,浙江東陽百名出租車司機也因燃油費罷運。此后不久,南京、長春、成都、南昌等城市相繼出現(xiàn)了出租車集體罷運的事件。
一直以來,出租車行業(yè)處于行業(yè)壟斷中,乘客吐槽難打車,司機抱怨賺錢少,公司稱利潤低,政府年年虧損,各方都怨聲載道,各方都有各方的理。
然而,這一場簡單的出租車罷運事件迅速擴展開來,更是讓“專車之爭”鬧得沸沸揚揚。這到底是誰惹的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