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 梅
我在造飛機
□ 木 梅
上世紀70年代的一天,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慈善事業(yè),始終幫扶窮人、病人和孤兒的特蕾莎修女,訪問了印度的一家工廠。
在工廠的一個角落里,特蕾莎看到一個工人在那里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收拾著滿地的螺絲,那些螺絲大小不一,且滿是油污,臟兮兮的。
“您在干嗎呢?”特蕾莎走過去問道。
“造飛機!”對方回應(yīng)道,語氣顯得非常自豪。
“您是說造飛機?”特蕾莎女士以為自己聽錯了。
“是的,我每天都在造飛機,因為沒有這些螺絲,飛機是飛不起來的。”工人得意洋洋地解釋道。
“或許我們做不了偉大的事情,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一些小事。”從工廠里出來后,特蕾莎女士如此感慨道。
布魯塞爾判決
上世紀80年代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發(fā)生了一個案件:一名女子在半夜不慎掉下露臺受重傷,一名男子在路過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傷者。這名男子洗劫了毫無反抗能力的受傷女子。然后又不忍女子傷重而亡,于是報了警后離開,但事件的經(jīng)過被附近的監(jiān)控攝像頭拍攝下來,于是警察成功抓獲了這名男子,并予以起訴。
經(jīng)過長達四周的激烈辯論和商討后,法庭做出該男子無罪釋放的判決。當時法官給予的判決宣言是這樣的: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脆弱和陰暗的一面。對于拯救生命而言,搶劫財物不值一提,雖然單純從法律上說,我們不應(yīng)該為了一個人的善行而赦免其犯下的罪,但是如果判決他有罪,將會對整個社會秩序產(chǎn)生極度負面的影響。我寧愿看到下一個搶劫犯拯救了一個生命,也不愿看見遵紀守法的無罪者對于他人所受的苦難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