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臉色不好看!”我問。
“中午被媽媽罵了一頓!”學生回答。
“調(diào)皮搗蛋了?”
“不,是粗心?!?/p>
“干了什么粗心事?”
“老想著電視節(jié)目,去買鹽竟把老大爺賣的醋給拿了回來?!?/p>
“心情不好吧?把它寫成日記,心情會變好的!”
在我“慫恿”下,這位同學以《都是粗心惹的禍》為題目,把買鹽買回醋這件事寫出來,還在《青少年日記》(小學版)發(fā)表??梢?,生活的酸甜苦辣咸,都可發(fā)泄于日記。葉圣陶先生要求子女每天都要寫一點兒東西,寫什么呢?花草蟲魚、路徑山巒、生活瑣事……均可收于筆下;賈志敏老師教小孫女在生活中尋覓作文的材料:孫女高興得手舞足蹈時,提示她寫下來;情緒低落、垂頭喪氣時,也鼓勵她記下來。兩位大師樸實的寫作方法也值得我們借鑒,即寫文章要寫身體所行、眼睛所見、耳朵所聽、內(nèi)心所感的生活事!這些真實的文章,說不定會成為獨具特色、人見人愛讀的生活奢品。
十年前,寧夏13歲回族女孩馬燕面臨輟學困境,以渴望上學讀書為主題寫成《馬燕日記》,竟被翻譯成5種文字出版,引起全球轟動。法國為此成立了寧夏的孩子基金會,終改變了馬燕和上千名失學女童的命運;2014年,17歲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優(yōu)素?!ぴ翗s獲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與其寫的日記有不解之緣。自2009年初,不到12歲的馬拉拉開始為英國廣播公司的烏爾都語網(wǎng)站撰寫日記,記錄塔利班控制區(qū)內(nèi)巴基斯坦人的真實生活,引起世界廣泛關(guān)注,使她迅速成名……其實,通過寫日記而熔鑄寫作本領(lǐng)和功成名就的人還很多!然而,在生活中,沒有多少同學的家中有類似葉圣陶先生、賈志敏老師這樣的“閑人”經(jīng)常指點與督促我們寫日記,但老師堅信,只要同學們把日記當成自己心靈的備忘錄,一定會有更多的馬燕、馬拉拉出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
廣東省湛江市太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