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作為日本設計中心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強調(diào)感受,在他的設計中,感受才是設計的本質(zhì),因此提倡減少設計,回歸生活。本文從形態(tài)、技法、材質(zhì)與文化四個方面對原研哉作品的創(chuàng)新方式進行解讀,以期引起大眾對設計創(chuàng)新的思考。
原研哉,生于1958年,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他于1984年開始做設計,并先后在米其林輪胎、無印良品等著名企業(yè)中擔任設計總監(jiān)。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長野冬奧會開閉幕式紀念冊、梅田醫(yī)院標識系統(tǒng)、無印良品系列廣告、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系列海報等。在他的《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他指出:所謂設計,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與交流來認識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同時,他的作品里有著日本空間和室內(nèi)設計師的影子,他對設計的獨特理解,獲得了設計界的廣泛認可。他的作品形態(tài)簡約,注重觸覺,大膽應用新的材質(zhì),注重本土文化等創(chuàng)新理念讓人耳目一新,值得我們學習與探究。
形態(tài)的簡約
原研哉追求“少”即是“多”,“無”就是“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他指出:“在當下這個視覺圖像時代中,設計者不應該再給觀眾的眼睛增加負擔,而是要用簡約給觀眾帶來一股清新之風?!?因此,他為無印良品設計的產(chǎn)品外形簡潔,色彩樸素,繼承了田中一光的極簡主義的。同樣,在其作品長野冬季奧運會節(jié)目冊的封面中,我們可以窺見他對“簡約”的獨特應用。白色的畫面和松軟的紙張,透過一條由“點”組成的小徑,傳遞著冬天的信息。
技法的靈動
在原研哉的理念中,信息的傳達不僅僅是依靠視覺那么簡單,設計師有責任去引導觀眾用聽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觀來加深對作品的印象。長野冬季奧運會節(jié)目冊的封面以壓凹和湯透的表現(xiàn)技法,使得文字部分凹陷下去,凹陷下去的部分呈現(xiàn)出冰一般的半透明的效果,紙面看上去是一片雪地,而這些文字的印痕則像是剛剛走過的腳印。當人們禁不住想要去觸摸時,所產(chǎn)生的摩擦聲響又與人們在雪地上行走的聲響極為相似,讓觀者忍不住伸手探究其奧秘。
材質(zhì)的魅力
時代在演變,材質(zhì)是設計變更中不容忽視的載體。材質(zhì)本身所具有的魅力能夠傳遞思想,它在演變中造就了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日本有許多設計師為了制作出自己滿意的效果,紙張都是親自制作。原研哉為梅田病院所設計的導視系統(tǒng)中,使用了布制品。他為每個門口的指示牌套上了一個可拆換的白色的棉制的外套,給空間帶來了柔和的感覺,給人潛意識里放松、輕快、舒服的感覺。不僅有利于病人和來靜養(yǎng)的產(chǎn)婦放松心情,同時彰顯醫(yī)院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原研哉認為,這其中“還有一種溝通的理念。用白色的純棉布做成的標識本身就很容易弄臟,而且容易隨風擺動,小孩子一定會因為好奇而用手去觸摸它們,因此所有的標識,都被設計成可以隨時從臺座上脫下來,就像襪子一樣。這樣一旦弄臟就可以立即脫下來清洗,創(chuàng)造了一種溝通效果。此外,他為果汁設計的包裝,包裝上不是絢麗的圖形和色彩,而是采用了水果表皮具有相同觸感及光影效果的特殊材質(zhì)。如此這般,消費者對包裝的粗糙或平滑一目了然。
生活的感觸
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藝術源于生活,在此基礎上,原研哉強調(diào),設計要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在他的環(huán)保招貼作品中,他將火柴與木棍進行了置換。原本筆直的木棍被換成了吐著嫩芽的小樹枝,鮮綠的樹芽和紅色的火柴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視覺上給人強烈的震撼,警示人們要減少對火柴的使用,以此呼吁人們對森林進行保護,充分體現(xiàn)出了原研哉對生活的關注和思考。
文化的延伸
“無印良品”的大海報,原研哉為其主題定為“虛空” ( EMPTINESS)——遙遠的地平線上,一個小小的人面對著廣袤的蒼穹和大地。利用地平線透視對視覺產(chǎn)生強烈的沖擊力,加上“無印良品”LOGO,再沒有其他多余的元素。畫面要傳遞的是一種空無的意境,在日本的審美觀念中,將其稱作“余白之美”(同國畫里的留白),即因此而形成“不足的美感”。這種對留白的尊崇和運用,來自原研哉心中對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承襲和尊重。
結語
通過原研哉設計作品的解讀,創(chuàng)新的方式有多種,我們不僅可以從形態(tài)手法上進行思考,還能在技法、材質(zhì)、生活體驗和傳統(tǒng)文化融合與等多方面進行理性分析。筆者認為,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來了解民間文化、觀察生活、親近大自然,挖掘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偠灾?,作為新一代的設計師,創(chuàng)新的手法具有多元性,只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才能更好的為設計服務。
(作者單位: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
注:湖北省重點學科“藝術學理論”立項建設成果。項目編號:2013XK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