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嘗試通過合理的栽培密度和水肥管理以及防病蟲藥劑的使用,對水稻品種綏粳4進行試驗,從而實現水稻優(yōu)質高產高效,目標產量700kg/畝。經實收測產,實際產量為635.8kg/畝,未能達到預期產量指標。
關鍵詞:綏粳4;優(yōu)質;高產;高效
綏粳4,主莖11片葉,香粳品種,生育日數127天左右,需活動積溫2300-2320℃,株高95厘米左右,穗長17.5厘米左右,千粒重27.7克左右,穗粒數90粒左右,稻谷長寬比2:2,稻谷長橢圓,有短芒,米質優(yōu),有光澤,幼苗生長健壯,稈強抗倒,抗稻瘟病中等,耐寒性強。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選擇在前進農場科技園區(qū)地處第三管理區(qū)157號地,土壤類型為草甸白漿土。旱改水第八年,土壤有機質含量5.4%、PH值5.86、堿解氮210.91(mg/kg)、速效磷20.2(mg/kg)、速效鉀163.15(mg/kg)、速效硅133.76(mg/kg)。
1.2 供試品種:綏粳4
1.3 栽培技術要點及田間管理
播種:4月10日播種,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在浸種前3-5天選擇晴天曬種2-3天;用比重為1.13的鹽水進行選種,之后用清水洗種三遍。
適時移栽:插秧期為5月15-20日,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3℃時開始插秧,插秧規(guī)格30×10cm,每穴4-5株。
施肥管理:總施肥量30公斤,其中尿素10公斤,基:蘗:調:穗=3:4:1:2分四次施用;二胺8公斤全部基施;50%硫酸鉀10公斤,基:穗=6:4分兩次施用,噴施微肥,促進水稻成熟。
水份管理:花達水插秧;插后護苗水3cm,4葉期施用返青肥,水層3cm;5葉期水層5cm,施用分蘗肥和二次除草劑并保水5-7天;6葉期水層2cm,后自然落干;7葉定型診斷莖數,達計劃莖數即開始控水,達到土壤飽和含水量的90%(田面裂縫1-2cm),復水3cm,施用調節(jié)肥,自然落干維持飽和水;9.1-9.5葉期水層3cm,施用穗肥,劍葉與下葉葉耳間距負10cm時開始建立水層到7cm,到耳間距負5cm時,若有低溫加深水層,葉耳間距到正10cm時,維持3cm水層直到齊穗期,自然落干后,到土壤飽和含水量的90%,再復水2cm,如此反復直到蠟熟末期停灌。
防病健身:第一遍防稻瘟病于6月25日,藥劑配方是三環(huán)唑。第二遍防稻瘟病于7月2日,藥劑配方是45%咪鮮胺60毫升/畝+2%加收米80毫升/畝。第三遍防稻瘟病于7月10日,藥劑配方是20%稻瘟酰胺40毫升/畝+2%加收米80毫升/畝。第四遍防稻瘟病于7月17日,藥劑配方是45%咪鮮胺60毫升/畝+2%加收米80毫升/畝。同時添加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促早熟。
適時收獲:10月10日,水稻植株已經成熟,進行機械收獲。
2 結果與分析
2.1 氣象條件分析
初霜期在9月25日,無霜期147天,全年活動積溫為 2802℃。5月上旬氣溫較低,下旬氣溫回升。
2.2 水稻生育期調查
由于受7月份氣候因素影響,齊穗同其他品種相比晚3天左右。
2.3 水稻產量構成因素調查
從產量構成因素調查表中可以看出,通過以上綜合栽培措施,綏粳4的株高和穗長分別為84.4cm和16.5cm,平方米穗數532,穗粒數為85粒,結實率為91.4%,千粒重為27.8g。
2.4 水稻產量和品質調查
經實收測產,綏粳4的實際產量為635.8kg/畝,糙米率為71.4%,精米率為66.5%,相對于目標產量700kg/畝,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需要進一步改進和驗證。
3 結果與討論
經實收測產,綏粳4的實際產量為635.8kg/畝,未能達到預期產量指標??偨Y原因:由于今年水稻發(fā)生了減葉,在5、6月份時溫度相對較低,造成了產量夠成因素中分蘗少、穗少、穗短、粒少,因此產量低。
(作者單位:156331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前進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