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外追肥
玉米根外追肥,是將礦質養(yǎng)分噴灑在葉片上,經過氣孔和角質層進入葉片內部,供玉米吸收利用。其優(yōu)點是:用肥量少,見效快。此外,容易被土壤固定形成難溶解物質的鐵、鋅、錳等化學元素,很難被玉米根吸收,常導致作物發(fā)生缺鐵、缺鋅和缺錳癥。根外追肥,可以補充玉米生長所需要的上述元素。
為了提高玉米葉面噴肥的效果,在溶液中可加入少量的洗衣粉等,使肥料溶液能更好地粘附在葉面上。根外噴肥的時間最好是在上午十點鐘前和下午四點鐘后,以避開中午的炎熱階段,使葉面保持較長時間的濕潤狀態(tài),增加養(yǎng)分的吸收量。同時,做根外噴肥時也可加入10%的草木灰水,10%的雞糞液,10-20%的腐熟人尿液等,都有較明顯的增產效果。
二、噴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在大喇叭口期噴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加快生長發(fā)育進度,加速灌漿,使玉米提早成熟。尤其是低溫年份,噴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有明顯抗低溫促早熟作用。如玉米施用化控劑后,莖稈堅韌、根系發(fā)達、抗倒伏能力增強。同時,葉色加深、葉片增厚、葉綠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增強,一般可使株高降低10-15厘米,穗位降低10-12厘米,增產幅度一般為10%-15%。
三、隔行去雄技術
一株玉米的雄穗,至少能滿足3~6株玉米果穗花絲的授粉要求?;ǚ哿男纬傻匠墒煨枰罅康臓I養(yǎng)物質,為了減少其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促進雌穗發(fā)育,可在玉米抽穗始期(雄穗剛露出頂葉,尚未散粉之前)隔行去雄,以增加果穗長度和穗重,提高雙穗率,使植株相對矮化,增加透光,達到子粒飽滿和增產的目的。隔行去雄應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清種時可去3行留l行。
四、人工輔助授粉。人工輔助授粉是人工采集花粉給未授粉的花絲,是增加穗粒數的增產措施,尤其是對群體內弱小植株多,或種植密度過大,或散粉期間天氣不好時,人工輔助授粉更重要。弱小植株的雌穗和正常雌穗頂部的花絲抽出時,多數雄穗已散完粉,靠自然授粉很困難;密度過大時葉片密集,妨礙授粉;散粉期間無風或連續(xù)陰雨,不利于傳粉和授粉,這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的增產效果特別顯著。人工授粉可以彌補自然授粉的不足,減少禿尖程度。人工授粉的方法:正常情況下,于散粉后期上午10—12點采集花粉,裝入竹筒內,對準授粉不好的雌穗,輕輕將花粉撒在雌穗的花絲上。陰雨天時,拔下剛開始散粉的雄穗,捆成小把,下端插入水中,到第二、三天,趁天晴收集花粉授給雌穗。無風天氣,于上午開花最多時,搖動植株或拉繩幫助傳粉,采集花粉要注意的事項:采集花粉要在露水干后進行,不要與水接觸;采集的花粉不能曬太陽,不能久放,要隨采隨授。
五、防治病蟲害。加強玉米后期對玉米螟、粘蟲等病蟲害的防治,這是保產增收的重要措施??捎?0%辛硫磷1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80%敵敵畏200倍液在玉米授粉后每株3毫升滴于頂部花絲內。
六、玉米人工掰小棒技術
除無效果穗,此法適用于單穗品種。即玉米植株除上部果穗外,第2果、第3果穗若發(fā)育遲、吐絲晚,不能受精結實者應除去。在玉米只留1個雌穗時,將其他多余的雌穗掰掉,可促進玉米早熟2~3天,同時增產5%左右。在晴天的上午9時左右莖葉發(fā)蔫時將剛露出葉鞘的雌穗,用小刀縱向劃開穗位葉的葉鞘,把小穗取下,注意嚴禁傷到葉子。
七、拔除空稈和病弱株。在玉米田內總有一定數量的空稈、小株和病弱株,它們不僅白白消耗養(yǎng)分和水分,而且還影響通風透光,對這樣的空稈和小株,一旦發(fā)現應該立即割掉。
八、放秋壟。即在玉米灌漿后期鏟一遍地。在玉米灌漿后進行,可疏松表土,增加通風透光,提高地溫,促進早熟,同時還要拿凈大草,防止大草與玉米爭奪養(yǎng)分。
九、站稈扒皮晾曬 玉米站稈扒皮晾曬能加快脫水,促進早熟,增加產量。實驗表明:玉米站稈扒皮晾曬15~20天,玉米可降水14%~18%,早熟5~7天,增產5%~7%。
十、打掉底葉 玉米生育后期底部葉片老化枯萎,已失去功能葉片作用,要及時打掉,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減輕病蟲害發(fā)生,減少水分和養(yǎng)分的消耗。
十一、適當晚收。玉米適當晚收可提高粒重,是挖掘玉米增產潛力的有效方法。在玉米完熟期進行收獲,此時產量最高。完熟期的特征是:苞葉干枯松散,子粒變硬發(fā)亮呈金黃色。因此,應適當推遲收獲期,提高玉米單產。
(作者單位:151500黑龍江省蘭西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