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施肥
1、整地做畦:建議采用雙壟或者單壟高畦栽培。雙壟栽培方法一,做1.5米的畦子,作業(yè)路0.5米,起壟1米,畦高15—2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2厘米。雙壟栽培方法二,做1.2米的畦子,作業(yè)路0.4米,起壟0.8米,畦高15—20厘米,小行距0.4米,株距25厘米。單壟栽培方法,做1.1米的畦子,作業(yè)路0,4厘米,起壟0.7米,畦高15—20厘米。在起壟處做單壟栽植 ,株距15厘米。上面用雙鐵絲掉線。畝保苗3800—4000株。
2、施肥
以羊、馬糞等熱糞為主,每100米棚預(yù)備20方農(nóng)家肥。農(nóng)家肥必須腐熟發(fā)酵,不發(fā)酵會造成燒根、氣害,甚至絕收等嚴(yán)重后果。農(nóng)家肥在陽歷的5—6月份備下,將其翻倒均勻,在朝陽處堆成堆,噴灑適量的清水后(半干不濕),蓋上透明的塑料薄膜,悶至20—30天,可以充分發(fā)酵。然后移到陰涼處備用。
二、 品種選擇
根據(jù)市場的需求,黃瓜選擇短把密刺抗寒抗病的高產(chǎn)品種,砧木大多選擇白籽南瓜,抗病性強,結(jié)瓜顏色鮮綠,有光澤,商品性好。
三、育苗
1、浸種催芽:現(xiàn)在用的砧木基本都是白籽南瓜,畝需種子1千克。黃瓜畝用種量85—100克。先將種子放入干凈的小盆中,少放一點溫水泡20分鐘,用手輕搓,把粘膜搓掉,然后將種子放在55℃的熱水中浸泡15—20分鐘,邊浸邊順時針不停攪拌,直到水溫降至25—30℃時繼續(xù)浸泡4—6小時(黃瓜4小時,南瓜6小時),然后撈出用清水投洗干凈,用濕毛巾或紗布包好放在瓷碗里放在25—30℃的溫度下催芽。南瓜一般2—3天出芽,黃瓜24小時可出齊。種子胚根露白尖即可播種。如果發(fā)芽后不能及時播種,則可用濕毛巾將種子包好放在冷涼處(10℃左右)抑制幼芽生長。
2、營養(yǎng)土的配置: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與田園土按2:3的比例混合,加入少量的生根劑,如土質(zhì)粘重,則可適當(dāng)加入爐灰渣、沙子。每畝需要20平方米的育苗畦,接穗和砧木的育苗畦要東西分開做,便于育苗后控制溫度。將育苗畦做好后,鋪上10厘米厚的營養(yǎng)土,然后拍實,刮平。
3、播種:播種前將苗床一次性澆透底水,黃瓜先播3—4天(砧木是白籽南瓜),按2X3厘米的株行距在苗床上打上方框,每個方框平擺一粒種子,黃瓜覆土1厘米厚,南瓜覆土1.5厘米厚,然后覆上地膜。注意,南瓜一定要稀播(與黃瓜密度一樣)。
4、 苗期管理:播種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前半夜控制在18—22℃,90%出苗后,趕緊揭去地膜,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前半夜14—16℃。注意待苗出齊,要及時放風(fēng),以防止瓜苗太細太高。南瓜苗如果太矮太粗,在育南瓜的苗床處減少放風(fēng),培育出標(biāo)準(zhǔn)的南瓜苗是保證嫁接質(zhì)量的基礎(chǔ)。出苗后,不旱不澆水,防止植株徒長。
5、嫁接
(1)靠接法:先播接穗3天左右,接穗播后12—15天,長到一葉一心期,苗高7—8厘米。砧木(白籽)播后10—12天,兩片子葉夾一心,苗高6—7厘米,開始嫁接。起出接穗和砧木苗,先去掉砧木的生長點,再用刀片在砧木幼莖上距生長點0.5—1厘米處向下斜切一刀,角度35°—40°,刀口長0.5—0.7厘米,深度為莖粗的一半。然后取一株接穗苗距生長點1—1.5厘米處向上斜切一刀,刀口長0.5—0.7厘米,角度30°左右,深度為莖粗的3/5,把兩切口結(jié)合,使接穗的子葉壓在砧木的子葉上呈十字形,用嫁接夾固定栽到營養(yǎng)缽中。
(2)插接法:先播砧木,砧木子葉展平后,再播接穗。在砧木第一片真葉手指肚大,接穗兩片子葉剛剛展開時開始嫁接。嫁接前一天將砧木的第一片真葉掐去,第二天嫁接。嫁接的方法是一個人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黃瓜的子葉,將下胚軸放在中指上,用刮臉刀片在黃瓜苗子葉基部0.5厘米處與黃瓜子葉垂直的一面向下削成30°約0.5—0.8厘米長的斜面(把下胚軸削斷),待用。另一個人將把嫁接簽斜面朝下,從砧木緊貼子葉葉柄中脈基部向另一子葉葉柄基部成30°左右方向斜插,嫁接簽貼近但不穿透砧木表皮,也不要插入髓部。接過切好的接穗,拔出嫁接簽,將接穗迅速斜插入砧木切口內(nèi),使接穗與砧木吻合,砧木子葉與黃瓜子葉交叉成“十”字型,嫁接完成。
(3)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前三天,白天溫度25℃—30℃,夜間17℃—20℃,低溫20℃左右,相對濕度達90%以上,采取拱棚覆蓋及遮光措施。嫁接后第四天起,白天22℃—26℃,夜間15℃—18℃,并逐漸通風(fēng)見光,采用早晚見光,中午遮陰的方法,7—8天嫁接緩苗后可全天見光,撤除小拱棚。嫁接后12—15天斷根。
四、黃瓜病蟲害的防治
1、病害
(1)霜霉?。褐饕:θ~片,發(fā)病初期在葉片背面出現(xiàn)水浸狀小斑點,病斑沿葉脈呈多角形,變淡褐色,濕度大時病斑背面長出黑色霉層。屬于高溫高濕的一種病害,大部分發(fā)生在結(jié)瓜初期以及立春以后。霜霉病的治療用苦參堿,阿米妙收,杜邦抑快凈,杜邦萬興等交替或搭配使用。
(2)黃點?。褐饕:θ~片,初期感病葉片上出現(xiàn)黃豆粒大小的黃白色斑點,后期逐漸擴大,連成片干枯。多伴隨霜霉病同時發(fā)生。屬于高溫高濕的一種病,所以大部分發(fā)生在結(jié)瓜初期以及立春以后。在治療上用特效藥多效二號、多康、靶斑靈等。
(3)灰霉?。褐饕:τ坠?。雌花上病菌多從開敗的花侵入,受害花瓣呈水浸狀腐爛,并產(chǎn)生灰色霉層。屬于高濕低溫的一種病,所以大部分發(fā)生在春節(jié)前后?;颐共【鷮偃跫纳?,從剛開敗的花頭侵染,因此防治時用藥應(yīng)著重往黃瓜花頭上噴藥,蘸花可以有效地防治黃瓜灰霉病的發(fā)生(蘸花時加入適樂時)?;颐共〉乃巹┓乐危禾匦巹┗液藬?、丙烷脒,該兩種藥劑屬于生物制劑,無副作用,無藥害。
(4)細菌角斑?。褐饕救~片,初呈水浸狀斑點后擴大受葉脈限制,形成多角形黃褐色病斑,后期干枯脆裂,形成穿孔,濕度大時,葉背面出現(xiàn)乳白色菌膿。多伴隨霜霉病同時發(fā)生。在治療上可用可殺得叁千、農(nóng)用鏈霉素、噻菌銅、因可瑞等交替或搭配使用。
2、蟲害:溫室黃瓜主要蟲害是白粉虱、螨蟲、薊馬、斑潛蠅。用藥以阿維菌素、阿維.炔螨特、啶蟲脒、艾綠士(乙基多殺菌素)、噠螨靈等藥交替或搭配使用。蟲害可以在害蟲發(fā)生很少時懸掛黃藍板進行誘殺。黃板主要誘殺白粉虱、潛葉蠅、蚜蟲,藍板主要誘殺薊馬。每畝掛20—25塊,高度以高出生長點5—10厘米為宜。
黃瓜病蟲害按照“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農(nóng)業(yè)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xué)藥劑防治為輔”的病蟲害無害化治理原則。如果必須使用化學(xué)藥劑防治,嚴(yán)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菜田禁用農(nóng)藥,嚴(yán)格遵守農(nóng)藥在蔬菜上使用的限次和安全間隔期。
五、采收
黃瓜一定要適時采收,2—3天采摘一次,避免采收過晚形成墜秧。采收標(biāo)準(zhǔn)可根據(jù)品種特性區(qū)別對待。
(作者單位:154100黑龍江省蘿北縣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