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馬年已馳騁而去,乙未羊年就要呈祥而來。羊年說羊,又成了國人的熱門話題。甚至連“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南北朝民歌(《敕勒歌》),也會浮上人們的腦海,引發(fā)人們浮想聯(lián)翩。
羊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吉祥之物?!把颉弊质窍笮巫?,其點(diǎn)和撇像羊角,三橫像羊身上長長的毛,一豎像羊的脊背伸出一條尾巴,非常形象生動。商代甲骨文卜辭中,羊通“祥”,“吉羊”即“吉祥”?!墩f文解字》曰:“羊,祥也?!睗h字里“美”、“善”、“祥”等字,都帶有“羊”字邊。
古人把“羊”視為吉祥物,大致有三層含義:其一,羊是“王”的象征?!把颉弊秩ヮ^去尾則成“王”字,一些夢想成王的英雄常以此預(yù)示未來。其二,羊在六畜中是最講禮義的。按董仲舒的觀點(diǎn),羊有好義、死義、知禮等品質(zhì)。其三,羊是美好事物的代表。古人以“羊”字引申為“美”字,寄托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羊還象征安泰。古語有“三羊開泰”之說。“三羊開泰”本應(yīng)作“三陽開泰”,最早出自《易經(jīng)》。《易經(jīng)》中稱“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為復(fù)卦,一陽生于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于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鞭r(nóng)歷十一月冬至日,晝最短,此后,晝漸長,陰氣漸去而陽氣始生,稱冬至一陽生,十二月二陽生,正月三陽開泰。正月正是三陽生泰卦,此時(shí)既是立春,又逢新年。冬去春來,陰消陽長,萬物復(fù)蘇,故“三陽開泰”便成為歲首人們用來互相祝福的吉利之辭。而“羊”與“陽”同音,久而久之“三陽開泰”便演變成“三羊開泰”。羊年春節(jié)再提“三羊(陽)開泰”,就更多了一層吉祥意義。
羊年話羊,人們忘不了羊?qū)θ祟惖呢暙I(xiàn)。羊四處奔波吃的是草,而奉獻(xiàn)給人類的卻是營養(yǎng)豐富的羊奶、羊肉和溫暖的羊絨、羊毛。
經(jīng)歷了馬年的奔騰向前,迎來了羊年的寧靜祥和。讓我們追憶昨天,珍惜今天,憧憬明天,頌揚(yáng)馬之風(fēng)范,珍惜羊之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