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這個洋節(jié)已為國人認可。其實,中國的孝文化,核心是孝敬母親,其他的孝以及由孝及忠,都是孝敬母親的延伸。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孝敬母親的童謠、詩詞、歌賦,數(shù)不勝數(shù)。一首“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感動、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子女。按常理,怎樣孝敬母親,人們都懂。這些年,耳聞目睹,逐漸意識到,對待母親的態(tài)度是多樣的。有三句說母親的話,筆者是刻骨銘心的。講出來,讓做母親的人聽一聽,做兒女的人品一品,也許能引起點思考吧。
“我是我媽的兒子?!边@是在一位老同志的文章里看到的。一個當了省軍區(qū)政委的中年人,回鄉(xiāng)探母。母親住在縣城一幢六層公寓的單元房里,條件簡陋,樓道衛(wèi)生較差。探家的兒子看到這種情形,立即動手,在樓道里撒上清水,用拖把從一層到六層將地面擦得干干凈凈。一連幾天,天天如此。鄰居說:“你是將軍,是大官,回家還打掃公共衛(wèi)生!”他坦然回答:“我在部隊是將軍,也是普通一兵,回到家中,就不是將軍了,只是我媽的兒子?!蹦赣H聽了,必然會充滿喜悅。
“我苦練,拿好成績,讓母親生活好點。”這是一位青年女運動員說的。她在國際比賽中,連拿金牌,有記者問她的感想,她當場講了上述的話。有人認為,她的話缺少高度,苦練拿好成績,應該是為國家爭光。這位女青年聽了這樣的議論,再談起拿金牌,先談為國爭光,再感謝各級領導,列上一大串名字。生活經(jīng)驗告訴人們,一個人工作上取得好成績,起始原因往往是很樸素的。一個女青年,自幼看到母親辛勞,長大一點,決心通過自己的奮斗,讓母親改善處境,這是很自然的。她拿到金牌,升的是我國的國旗,奏的是我國國歌。她為祖國爭了光,是人人都看得見的。解放戰(zhàn)爭中,從解放區(qū)入伍的青年,參軍的直接動因,是為保衛(wèi)土改分的二畝地,你能說他的動機不高尚嗎!戰(zhàn)斗英雄在同敵人拼刺刀時,必然想到要保存自己,你能說他的動機不高尚嗎!為母親生活好點而苦練和為祖國爭光而苦練,并不矛盾。而且女青年并沒有講她的苦練“只”為母親,她的潛臺詞也包含為國爭光。對一個青年的即席說話,不應那么求全責備。
“她是黨的人,我們把她交給黨?!鼻靶r,一位年過古稀的老同志,向我轉述了他在醫(yī)院看到的一幕:一位自幼參加革命的老大姐,因病住院,逐漸康復。醫(yī)生對其兒子說:“老人的病比較穩(wěn)定了,還是把她接回家調養(yǎng)吧!”老人的兒子,一個中年人回答:“她是黨的人,我們把她交給黨?!逼鋵嵤遣辉附永先顺鲈?。醫(yī)生聞之很吃驚,提高聲調說:“她是黨的人,首先是你媽!”
這樣對待母親,給人怎樣的印象,這位老大姐聽了兒子的話有何感想,都是不言自明的。兒女對養(yǎng)育了自己的母親,有物質上奉養(yǎng)、精神上慰藉的法律和道義責任。這,大家都懂。再說,這位老大姐的資歷和地位,給子女帶來怎樣的“方便”;今天,黨和國家對她如何關懷,人們都知道。她的養(yǎng)老金和享受的醫(yī)療待遇,足以使她無憂,也減輕了子女的負擔??墒?,這一切都代替不了子女對母親應盡的責任。
“她是黨的人,首先是你媽?!钡羔t(yī)生這擲地作金石聲的話,能喚醒情感一時麻木的子女。
母親承擔著延續(xù)人類生命的天然使命,是寬宏、慈祥、博大、勤勞這些普世價值和美德的天然體現(xiàn)者。母親,永遠是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