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岔口,將一條煤渣路連接上了鄉(xiāng)間水泥路,再往前約一公里,便到了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華山村。如果不是村干部引路,很難找到這個偏僻山村。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60多年來,不知有多少病人千里迢迢慕名而來。他們來求診的,是一名叫虞元順的民間郎中。今年95歲的虞元順老人,是遠近聞名的奇人。
出身貧苦農(nóng)家,年輕時在抗日部隊拜師學會行醫(yī)
1936年2月,虞元順16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四兄弟中身為大哥的他,從此肩負起了家庭重擔。這年夏天,因為爭奪水源,家鄉(xiāng)惡霸仗勢霸占了他們家的田地,虞元順只好到娘舅家生活。舅母供了他半年,覺得長此以往也不是個事,便讓一位朋友徐先生幫忙,帶虞元順去學無線電技術(shù)。
這位徐先生大有來頭,曾追隨孫中山一起革命。虞元順學了有半年時間,徐先生不但未收他學費,還給他飯吃。見虞元順學有小成,徐先生便介紹他去抗日部隊,當了一名通信兵。
“我剛到部隊,就趕上了著名的長沙會戰(zhàn),接下來又是衢州會戰(zhàn)等重大戰(zhàn)役。”回憶這段經(jīng)歷時,虞元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說到激動處,一雙粗糙的手也隨之揮動起來。
在部隊里,算是有文化的虞元順經(jīng)常幫戰(zhàn)友寫家信。“委托我寫信的戰(zhàn)友中,就有我的師傅。師傅本是貴州一家雜技團的團長,一身硬氣功十分了得,為人仗義?!庇菰樥f,兩人熟悉了之后,師傅便收他做了弟子。一年后,虞元順已能徒手砍斷4塊磚。師傅對他說,才一年,你就有這般能耐,再教你,也許你修德不足而惹事生禍,不如教你采草藥學治病。從此,虞元順便跟從師傅試百草學得治病救人的本領。
1942年,虞元順雖然只有22歲,但已經(jīng)升為排長,屬下有20多個人、5臺發(fā)報機。日寇被趕出中國之后,虞元順脫下戎裝?!?948年,我回到了華山村的老家?!庇菰樥f。
“神醫(yī)”治病不為錢,更喜歡“老兵”稱號
回到家鄉(xiāng)的虞元順,在江西上饒《民峰報館》做起了抄報員。當時抄報員干的是技術(shù)活,必須聽得懂電碼。虞元順成了報館技術(shù)骨干,拿著雙倍工資??粗峦霞?guī)Э谏罾щy,他經(jīng)常把多余的糧食分給大伙兒。
一年后,虞元順回家務農(nóng)。由于他會氣功和精通醫(yī)術(shù),十里八鄉(xiāng)的人有點病痛都找他。
“那時候患者普遍家里都窮,我給人看病、開藥,基本不要人家錢的。有些遠道而來的,我還讓他在我家吃飯。”虞元順說,正是因為這些經(jīng)歷,有人來村里,要請他去縣機關工作。
虞元順說,到了土改時候,由于自己曾經(jīng)學過會計,縣里領導請他幫忙,他實在推托不掉,便參加了縣里的土改。這是虞元順最后一次“出山”,之后他基本沒有離開過村子。至今,虞元順仍住在20多年前建的房子里。
剛解放時,人們吃得差,干得累,一些人還感染了日本人投放的細菌留下后遺癥,生病的人多。晴天,虞元順上山采藥;雨天,他在家制藥。百余種草藥,鋪滿了一間房子。他用石頭搗碎草藥成粉末分給面黃肌瘦、體弱多病的鄉(xiāng)親們服下。許多鄉(xiāng)親恢復了健康,對他非常感激。
2014年4月,湖南余金蓮一行人,從衡陽跋山涉水來到了江西玉山縣六都鄉(xiāng)華山村。車子在煤渣路岔道口停了下來,為抄近路,幾人步行約一公里,來到了村尾一個小山坳下的瓦房門口。見到虞元順老人,余金蓮不停地表示感謝。
原來,虞元順老人是余金蓮的救命恩人。
2012年春節(jié),余金蓮被診斷出胸腔積水,“當時我的肺部充滿積水,連肺葉都看不到,做了兩次抽液后,一直高燒不退。”轉(zhuǎn)入湖南省腫瘤醫(yī)院經(jīng)過兩次化療后,余金蓮一度瘦到了78斤,因為不見好轉(zhuǎn),便離開了醫(yī)院。2012年年底,抱著最后一線希望,余金蓮找到了虞元順。兩個月后,余金蓮的高燒奇跡般消退了,臉上也漸漸有了血色。
“半年中,老人只收了4000元中藥錢,和當初入腫瘤院第一天花的錢差不多?!庇嘟鹕彽恼煞蛩氵^,妻子這場病在醫(yī)院花了近5萬元。
2014年9月15日,南昌市的張先生來求老人幫忙治病,調(diào)理體質(zhì)。43歲的張先生在醫(yī)院被診斷為直腸癌,小便失禁,脊背疼痛厲害,身體消瘦。
“你遠道而來,路費花了不少。你如果相信我,就要長時間用我開的草藥,還要忌口,不吃葷腥。”半月后,張先生用完15服藥后又來了,他小便有感覺了,脊背疼痛減輕,其他癥狀也有好轉(zhuǎn)。老人又給張先生開了15服中藥。“川貝很貴,但是貴的藥一帖才30元?!崩先苏f。
虞元順對錢看得很淡,他說:“我看病不為賺錢。他們遠道而來,肯定是患了大病,已經(jīng)花去了許多錢。我開的藥方,都是些中藥材,只收成本價?!?/p>
隨著患者的口口相傳,虞元順的醫(yī)術(shù)在當?shù)卦缇托∮忻麣?,上門來尋醫(yī)問藥的人絡繹不絕。若遇到小病或者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患者,虞元順干脆就不收錢。因此,當?shù)匕傩斩挤Q他是“神醫(yī)”,但他更喜歡自己的另一個稱號——“老兵”。
為村里修橋補路捐款40余萬元,自己卻過著清苦的生活
如今,虞元順老人已經(jīng)90多歲了,但他行善積德之心仍沒有改變。
和華山村相鄰的前洲村村民占斯理說:“虞元順老人特別好。幾年前,我因為腿疾托人找到他,沒想到90多歲的老人第二天就來我家了。”唯一令占斯理耿耿于懷的是,“老人有個小病不收錢的原則?!?/p>
虞元順的原則,家里人都看在眼里。1993年,有一個山東人王先生,服藥之后病好了,特意開車千里迢迢登門致謝,就為了送4000元感謝費。老人堅決不肯收,但對方硬是丟下錢就走了。后來,老人把錢全部交到了華山村村支書占周軍手上,提出用于修路。
對于老人捐款的善舉,占周軍有些習以為常,“老人動輒就捐個5000元、1萬元用來修橋補路什么的。”但每次到老人家中,看到簡陋的設施時,占周軍都難以釋懷。一間客廳、一間廚房,外加兩間土墻搭起的房間,便承載了老人幾十年的生活。老人居住的房子還在村子的最后一排,靠著山,陰暗潮濕。
慕名前來采訪老人的記者注意到,現(xiàn)在的華山村雖然地形復雜,但水泥路基本上通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不少村民建起了3層樓房。但鮮有人注意到,虞元順老人還一直住在平房里,而且處在山坳深處,并沒有通水泥路。每次外出行醫(yī),虞元順都要從門前的小山坳沿著階梯爬上、爬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人們都不會相信他過得這么苦?!闭贾苘娬f,以至于后來鄉(xiāng)鎮(zhèn)領導都給老人做工作:“政府幫你修房子,不要錢!”老人卻說:“還是把錢留給更需要的人吧?!?/p>
占周軍統(tǒng)計過,多年來,老人為村里修橋補路累計捐款達40萬元。
不留錢財給兒女子孫,多做善事是長壽真諦
“爺爺存不住錢,他和奶奶常年吃素。省下來的錢,除了購買藥材,剩下的都捐出去了?!庇菰樁⒅甑膶O子虞禮凡,前不久從杭州回了一趟老家。他說每次回老家,時??粗笊桨l(fā)呆,懷念起兒時和爺爺上山采藥的日子,“那時雖然日子過得苦,爺爺卻有講不完的故事?!?/p>
有人勸老人,把錢留給兒孫,至少能減輕子女的負擔。但老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留錢給他們就是害他們?!?/p>
事實上,虞元順老人每年能積攢的錢并不多,他現(xiàn)在主要靠妻子每月2000元的教師退休金度日。“他們自己吃慣了苦,卻又看不得別人吃苦?!睂O子虞禮凡說,“雖然小時候抱怨過爺爺不給一分零花錢,但現(xiàn)在看來,爺爺更像是家中的根,根在,大樹才能枝繁葉茂。”
如今,虞元順老人3個兒子都在杭州做小生意,安居樂業(yè);3個女兒嫁在本地,如今也都當上了奶奶。
在老人居住的不到70平方米的平房里,除了患者贈送的感謝錦旗外,土墻上的全家福也格外顯眼,上面密密麻麻地擠著50來號人。四世同堂,家人安康,是老人最開懷的事情。
2011年11月,江西上饒體彩分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次來到華山村為虞元順頒發(fā)“愛心獎”。一開始老人不肯接受獎金,后來經(jīng)過村支書的勸說,他才勉強同意收下。
然而,按著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老人接過獎金后,又從懷里拿出一沓錢來,連同剛剛收到的1萬元獎金,一并交給了村支書:“加上我自己的4000元,用這1.4萬元,再把大南鎮(zhèn)至華山村的路修一修吧。”
虞元順老人的這一舉動,讓在場的所有人感動不已。
“2013年5月,得知雅安地震后,爺爺把自己和奶奶準備的百年后用來買棺材的錢都捐了出去,總計2.02萬元?!睂O子虞禮凡說,為此,他當時和爺爺爭執(zhí)了起來,勸爺爺無論如何不要動這筆錢。但爺爺根本不聽勸,最終他自己還是妥協(xié)了。
采訪時,虞元順的老伴說:“現(xiàn)在老頭子年紀大了,給人看病少了,但行善的路,他依然會走下去?!?/p>
虞元順說,曾經(jīng)有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47歲,但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95歲了。他認為,長壽的真諦,就是自己沒有什么貪欲,多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