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一句話:“悲傷可以自行料理,而歡樂的滋味要充分體會,就必須有人分享才行?!弊屑?xì)琢磨馬克·吐溫這句話,我認(rèn)為如果能做到歡樂與人分享,悲傷自行料理,不但是一種人生境界,也是一種生活智慧。
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會聽很多人說,要宣泄悲傷就要找人傾訴。但我們的傾訴對象一般都是家人和朋友,你怎么忍心將自己糟糕的情緒傳遞給他們呢?而如果你把自己的悲傷,傾訴給那些跟你貌合神離的人,得到的也許是表面的安慰,卻是背地里的幸災(zāi)樂禍。所以,悲傷還是要自行料理。
料理悲傷,最好的方法是忽略和忘卻。
有人習(xí)慣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像受傷的小動物一樣獨自舔舐傷口。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不斷加重自己的心傷。受傷的時候,不妨走出去,把自己置身在大自然中,去海邊聽聽風(fēng),去山間看看云,不僅能讓心情放松,還會讓你清醒地體會到,人在廣闊的自然面前多么微不足道,個人的悲傷不過輕如塵埃。
悲傷的時候,盡量不要去想不愉快的事,把一切交給時間,時間會淡漠悲傷。一天、兩天、三天……總有一天,你會走出陰霾,迎來麗日晴空。
料理悲傷,也可以讓自己沒時間悲傷。一位朋友失戀后,就一頭扎進工作中。大家每天見到她都是笑瞇瞇的樣子,她看出大家的疑惑,粲然一笑,說:“我沒時間悲傷,現(xiàn)在過得很充實,很有價值!”因為沒時間悲傷,所以悲傷就被拋在了腦后。
料理悲傷,還有各種方式。不管怎樣,把悲傷一點點抽離出去,還原健康平靜的心態(tài),給自己一份輕松。
“要么你去駕馭情緒,要么情緒駕馭你。你的心態(tài)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悲傷要自行料理,做情緒的主人,你的內(nèi)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禁得住一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