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阿拉默果爾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試驗。當天,美國官方發(fā)布的公報是:一座裝有大量烈性炸藥的軍火庫發(fā)生爆炸。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政府當晚發(fā)布聲明,宣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是世界上一個有核國家首次做出的莊嚴承諾,是中國對人類和平的重大貢獻。
鄧小平生前曾經(jīng)說過:“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
在羅布泊深處的荒原上,矗立著一塊石碑,上面是張愛萍的草書:“中國首次核試驗爆心”。1964年10月16日15時,就在此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化作天地驚雷。這一時刻為華盛頓特區(qū)時間凌晨3點,時任美國總統(tǒng)約翰遜從沉睡中被叫醒,立即發(fā)表了廣播聲明:“中國核試驗放的是一枚钚-239制成的原子彈,即钚彈。”幾十個小時后,美國飛機升空取樣,捕捉到蘑菇云的塵粒。他得到報告后才不得不改口: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使用的是鈾-235。
路透社從巴黎發(fā)出消息:法國總理龐比杜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改變了世界形勢和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啟航:沒有記錄的絕密會議
1955年1月15日。這天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做出了建立和發(fā)展我國原子能事業(yè)的戰(zhàn)略決策。中國核工業(yè)由此起步,邁上了艱辛而偉大的歷程。
因為這是一次絕密會議,會議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和照片。僅有的線索,是周恩來在會前一天約談地質(zhì)部部長李四光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錢三強后,寫給毛澤東的一封信,以及周總理臺歷上寫的“約李四光、錢三強來談”這幾個字。會議在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毛澤東的辦公處舉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彭德懷等中央領導人出席了會議。毛澤東開門見山地對李四光和錢三強說:“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課。”
時任地質(zhì)部副部長的劉杰,將一塊我國地質(zhì)工作者在廣西找到的鈾礦石放到桌上。它只有拳頭大小。李四光對我國鈾礦資源情況作了全面匯報:已在西北、中南、華東等地發(fā)現(xiàn)有遠景的礦點11處,相信其中必有豐富的鈾礦資源可以開采。李四光還掛上兩張示意圖,介紹了原子彈和氫彈的基本結構:先從鈾礦中提煉出鈾,再把鈾形成固體,加工成兩塊半球型濃縮鈾-235(或钚-239),外面包上一層中子反射體,放在彈殼里,用高能炸藥引爆,使兩塊半球型鈾發(fā)生鏈式反應,原子彈就爆炸了。
彭德懷問錢三強:“我們的科學家能不能把原子彈搞出來,要多久?”錢三強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先問毛澤東:“主席,我們國家是不是下決心要搞原子彈?”
毛澤東微笑道:“我一個人說了不算啊……老彭,你的意見呢?”
彭德懷說:“當然要搞啦!”
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等與會的領導人都贊成要搞。毛澤東總結說:“出兵朝鮮我想了3天,要不要搞原子彈我想了3年,結論是兩句話:一,原子彈一定要搞;二,既然要搞,那就早搞。我們國家發(fā)現(xiàn)了鈾礦,也訓練了一些人,現(xiàn)在是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
劉杰曾在1993年接受采訪時說,1954年9月,他去菊香書屋向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匯報尋找鈾礦的情況。匯報完了,毛澤東將他送到門口,握著他的手笑著說:“劉杰啊,這個事情要好好抓喲,這是決定命運的?!?/p>
“這是決定命運的?!边@是毛澤東對國際形勢深思熟慮后作出的重要判斷。但劉杰當時回去沒有敢傳達毛澤東的這句話,因為毛澤東另一句話太著名了。早在1946年8月,在延安楊家?guī)X的一孔窯洞前,毛澤東在接受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采訪時,就發(fā)表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原子彈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劉杰當時心里暗暗嘀咕:您老人家不是說“原子彈是紙老虎”嗎?怎么又說原子彈“是決定命運的”呢?
劉杰說,現(xiàn)在看,毛主席這是講了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兩個不同層面的認識。從宏大的歷史觀上要“藐視”原子彈,不被核訛詐嚇倒;但這并不等于戰(zhàn)術上就不重視原子彈。對此,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進一步闡述道:“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現(xiàn)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p>
核自衛(wèi): 中國造出原子彈
中國軍人第一次目睹原子彈爆炸,是1954年9月13日,中國軍事代表團來到蘇聯(lián)核演習的托斯克地區(qū),觀看代號為“雪球”的4萬噸級核爆炸軍事演習。當蘑菇云升起的時候,沖擊波一直刮到幾十公里外的觀看臺,竟然掀掉了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彭德懷的帽子。
1954年9月29日,蘇聯(lián)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上任后第一次來到北京,參加新中國成立5周年慶典。10月3日,中蘇雙方在中南海頤年堂會談。當赫魯曉夫得知中方對原子能感興趣時,一時愣住了,過了好一陣才說:“搞原子武器,以中國現(xiàn)在的條件恐怕很困難……”
當時,中國確實困難。別說中國,就是美蘇造原子彈也不容易。錢三強說,他看到過一個數(shù)據(jù):美國1945年分離鈾-235時,據(jù)說也動用了全美七分之一的電力。按照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和經(jīng)濟實力,美國人、蘇聯(lián)人反反復復推算了,結論是中國人造不出原子彈。
1950年11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在就朝鮮戰(zhàn)爭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們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應付軍事局勢?!?/p>
有記者問:“那是不是包括使用原子彈?”
杜魯門答:“包括我們擁有的各種武器?!?/p>
記者追問:“總統(tǒng)先生,這是不是說正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
杜魯門公然答道:“是的,我們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它。”
當時的聯(lián)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甚至計劃把30顆到50顆原子彈,投到中國的空軍基地和敏感地區(qū),沿鴨綠江形成一條“放射性鈷地帶”。
1955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授權,總統(tǒng)可以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美國軍方甚至已經(jīng)研究了用原子彈攻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多種方案。
但熱愛和平的人們,依然把打破核威脅的希望寄托于新中國。1950年,我國放射化學家楊承宗回國前,法國杰出的科學家約里奧·居里對他說:“看見你要回國了,我有幾句話要告訴毛澤東主席。你們要保持世界和平,那么你們必須反對原子彈。你們要反對原子彈,必須自己要有原子彈。原子彈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彈的原理也不是美國人發(fā)明的?!迸R行前,居里夫婦的女兒約里奧·居里夫人還將親自制作的10克含微量鐳鹽的標準源送給楊承宗,作為對中國人民開發(fā)核科學研究的一種支持。
楊承宗回國后,把約里奧·居里的話告訴了錢三強。錢三強當時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他當即對楊承宗說:“這件事太重大了,你千萬保密,我馬上向丁瓚報告,他是科學院黨委副書記,請他報告毛主席……”
1956年3月,彭德懷在軍委擴大會議上作了《關于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略方針和國防建設問題》的報告。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我們必須積極著手研究我國能不能生產(chǎn)新式武器(如核子武器、導彈和新式武器等)的設計制造問題”,并建議積極籌建航空和導彈的研究機構,并準備籌劃核子武器研究機構。這個報告得到了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批準。據(jù)悉,這是最早落實到文字上的我國研制導彈和核武器的正式文件。
1958年6月21日,毛澤東在軍委擴大會議上說:“原子彈就是那么大的東西,沒有那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shù)。那么好吧,我們就搞一點吧,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
中國的“兩彈一星”事業(yè),從此開始了艱難而堅定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