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無段子,
豈不太無趣。
飯桌上的妙語連珠是最好的下酒菜。
吃飯喝酒,并不是簡單的吃飯喝酒。要是能吃喝得妙語連珠,那這頓酒飯就升級了,會讓人久久回味。當(dāng)然,一頓酒飯有趣無趣,并不在菜品,而在人。有趣的人才能吃出有趣的酒飯來。
有個叫石動筩的,就屬于這種,一吃飯就忍不住犯貧。此人是南北朝時北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手下大臣。有一天吃飯,高歡就說了:“我出個謎語給大家猜猜啊。謎面是‘刺啦啪嗒’?!贝蠹叶忌盗?,猜半天也猜不出來。石動筩想了想說:“這是攤煎餅吧?面放在熱鐺上,一攤,就這聲?!备邭g點頭,說猜對了。石動筩說:“那我也出個謎語,謎面也是‘刺啦啪嗒’。”皇帝這回想破腦袋也沒想出來,石動筩說:“嗨,攤煎餅啊。”皇上一板臉:“你這是抄襲我的。”石動筩搖頭:“怎么會呢?我這是趁著鐺還熱,又攤了一張。”滿堂大笑。
后來大家聊著聊著,又說到文學(xué)了。高歡說:“郭璞的詩寫得不錯。比如‘清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有意境。”石動筩又開始貧了:“這算什么啊,我的詩比他強一倍?!被实壅f,你講講看。石動筩道:“清溪兩千仞,中有兩道士。豈不是強一倍嗎?”又是一陣大笑。
南方也有這么一位,梁武帝手下的大臣蕭琛。他和梁武帝從小一起長大的,關(guān)系一向很好,所以君臣之間老開玩笑。有這么一天,皇帝和他都喝高了?;实垭S手就拿了個紅棗,投到蕭琛臉上。蕭琛沒大沒小,從盤中拿了個栗子,扔了回去,正中皇帝面門。這回皇上生氣了,蕭琛趕緊解釋:“陛下扔來的棗里面是紅的,投臣以赤心,臣必須報以戰(zhàn)栗?!笨偹惆堰@事圓了過去。
這是有文化的樂子,當(dāng)然還有沒文化的笑話。宋朝人趙從善在紹興當(dāng)官的時候,突然想吃燒茄子了,就給廚師寫菜單,寫到“茄”字,想不起來了,就問旁人:“‘茄’字怎么寫???”隨從回答:“草字頭底下,一個‘加’?!壁w從善想都沒想,就在草字頭底下寫了個“家”,看上去,這個字像個“蒙”。從此就留下話把兒了,當(dāng)?shù)厝硕脊軣炎舆@道菜叫“燒蒙”。
食單上常有錯別字,例如飯館總把“宮保雞丁”寫成“宮爆雞丁”,也有人總把“枇杷”寫成“琵琶”。明朝的畫家莫廷韓去朋友袁太沖家做客,一進門就看見桌上有一張字條,寫著“琵琶四斤”,可能是送果子的人寫錯了。正好另一位文人屠赤水也來了,三個人看著錯別字就吟上詩了。屠赤水起頭:“枇杷不是此琵琶。”袁接道:“只因當(dāng)年識字差?!蹦㈨n說:“若使琵琶能結(jié)果,滿城簫管盡開花?!焙髞?,這首詩還流傳開了。
古人講道理,但有時候讓人覺得挺裝的。比如吃飯喝水,一定要付款,都到了拘泥的地步。漢朝時有個郝子廉,趕路的時候在渭水飲馬,馬喝飽了,他就扔三枚大錢在水里,算付賬。還有一位叫范丹的,去看望姐姐,在姐姐家吃完飯,硬留下一百文錢。姐姐追出門來要把錢還給他,他還不要,旁邊有個打柴的小孩兒對他說:“哎呀,你這么清高啊,不是傳說中的范丹吧?”范丹更掛不住了,說:“你看你看,連小孩子都知道我,這錢必須得給?!苯愕軅z推讓半天,范丹把錢扔地上,走了。馮夢龍評價這事,寫了倆字:“太過”。但盡管如此,也比現(xiàn)在喜歡公款吃喝的官員們強。
說到公款吃喝,最逗的是唐朝的御史婁師德。這位命不好,當(dāng)官正趕上武則天下令天下禁止屠宰,所有的酒宴都是全素,一點肉腥都沒有。有一次他去河南出差,當(dāng)?shù)毓賳T接待他,突然就端上一盆羊肉來。婁師德大驚,問接待官員:“你們……哪兒來的羊肉???不是禁屠了嗎?”官員笑嘻嘻地回答:“這羊不是殺的,是被山上的豺咬死的?!眾鋷煹滤闪丝跉?,連連點頭:“哎,你們這里的豺好懂事啊?!边^了一會兒,又端上一盆生魚片,接待官員說:“這魚也是被豺咬死的?!?/p>
婁師德生氣了:“豺怎么會咬魚?一聽就是撒謊。你應(yīng)該說,是被水獺咬死的?!?/p>
自古以來,不切實際的行政命令都會被“巧妙”破解,只為后人徒留笑柄。
摘自《歷史就是請客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