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達的宅邸中曾懸一聯(lián),聯(lián)語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何處是唐宮漢闕?
小苑西回,鶯喚起一庭佳麗。香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舜日堯天。
清末樊增祥書一聯(lián)語,曰:
金管記德,銀管記功,斑竹管記文,隆吾門望;
奇花在庭,奇書在手,奇山水在目,適我性情。
浙江天臺山方廣寺有一聯(lián),云:
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和三百六十天擊鐘聲,無聲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樹色云霞色,更兼四萬八千丈峰巒色,有色皆空。
前者,一派帝王將相之縱橫氣。逝波滾滾,宇宙茫茫。唐宮漢闕,灰飛煙滅。千秋霸業(yè),百戰(zhàn)成功。如今,開萬世太平,享榮華富貴。
中者,盡顯文人學士齊節(jié)傲骨。德、言、功,立身之本;書卷、花木、山水,性情之根。清譽雅望,畢生所求。
后者,化外觀塵世,冷眼看凡夫。朝代興廢,名利追逐,不過境由心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人不明于此,造無數(shù)冤孽。
我覺得這三副聯(lián)語體現(xiàn)了三種境界,三種人生。若要我選擇,我選哪一種?
創(chuàng)王霸之業(yè),開萬世太平。威加四海,君臨天下,自然贏得無數(shù)眼球。但我不取。因為若非保家衛(wèi)國或解民倒懸,戰(zhàn)爭就是屠殺。有歌唱道:“千秋霸業(yè),百戰(zhàn)成功,猛士如云唱大風?!被腥霑r空隧道,進霸王營帳。推翻暴秦,解民倒懸是該做的,而接下來劉項爭天下的百千之戰(zhàn),則赤地千里,餓殍遍野,死者盈郊。傷者不得醫(yī),死者不得埋。連一味殺人放火到處混干的項羽也明白。他陣前要劉邦出來單挑,原因就是這個。他說,天下方苦,無非你我二人。不如咱倆決一勝負,也免兵禍連連。王霸之業(yè)之后、之下,掩蓋百姓多少血淚,所以我不艷羨。
后者我也不取。原因是太冷。如某寺門懸一聯(lián)曰:世上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不以不了了之。晨鐘暮鼓,禪經(jīng)佛號,對夢迷名利的人,也許不無警醒。但對將天下興亡擔于一肩的人來講,效用就不大了。因此我喜歡的兩句是:以出世的態(tài)度做人,以入世的態(tài)度做事。
因此,我覺得樊增祥這一聯(lián)道出了儒家文化熏陶下歷代志士仁人的共同追求。人生如白駒過隙,如何不虛度?只能立德、立言、立功。德以立身,言以立行,功以不負所學?!奥∥衢T望”,最為古人看重。《禮記·王制》:“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最下能養(yǎng)?!贝笮⑹归T楣有光,其次不要給家門添辱,最下的是只單純養(yǎng)活父母。清官累世,清譽滿門,最為時人所重。
凡被孔老夫子教育出來的“中國人的脊梁”的精英,大多與金玉珠寶財貨玩好絕緣。倒非文人視財貨如糞土,孔夫子也倡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钡杂械蓝∝?shù)木?,古往今來,聞名的似乎只有子貢一位。既然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所以君子憂道不憂貧,安貧樂道。
正是這個原因,文人選取陶冶性情的,往往是大自然的賜予,如奇花奇石奇山水。同時讀圣賢書,讀百家書,讀珍秘書,讀平生未見書,是最大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