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相人很有一套。
吳起因為殺妻為將而不被魯國所容,狼狽逃向魏國。魏文侯問李克,吳起這個人怎么樣?李克說,吳起貪而好色,然而用兵打仗,即使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
這就是李克。他相人的眼光,犀利而獨到。
有一天,魏文侯問李克相人之術,李克說了五條,即: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概括起來就是,一個人,看他富貴或通達的時候做什么,困厄或貧窮的時候不做什么,你就知道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了。
有兩個處于困厄之時的人,他們的故事,值得一讀。
《清稗類鈔》中記有一人,叫朱丫頭,婁縣農(nóng)家子弟。家里一貧如洗,又孤單沒有依靠,實在活不下去,便行乞于市。咸豐年間,廣東賊寇跑到這里,遇上朱丫頭,把他劫掠了去。
朱丫頭說,我就是一個乞丐,既無錢自贖,也無藝可賣,你們劫我干什么呢?賊寇說,你既然是乞丐,跟我們走,吃香的喝辣的,從此富貴不愁,難道不好嗎?
哪料,朱丫頭厲聲呵斥道:我就是為了不愿做偷盜的事,才甘于饑寒,做了乞丐。我連小偷小摸的事都不愿干,怎么會跟著你們去做賊,為非作歹,干傷天害理的事呢?
另一件事,發(fā)生在南朝陳后主時期。陳后主寵幸愛妃張麗華,一天到晚驕奢淫逸,不理朝政。隋朝軍隊攻來的時候,部下將士不是投降便是潰散。很快,隋將攻入朱雀門,文武百官早已跑得沒了蹤影,空蕩蕩的大殿內,只剩下尚書仆射袁憲一個人了。
直到這一刻,陳后主才知道什么人最靠得住。他長嘆一聲,對袁憲說:平時,我對你沒有對別的臣子好,可大難臨頭的時候,卻只有你留了下來。
國家危艱,個人性命難保之時,一個國家識得了一個忠臣。
為什么單找困厄之時的人來說事呢?人在富貴通達時,可率性而為,可任性而為,亦可為所欲為,不好見到真正的心底。而困厄之時,最易剝掉偽裝,看到靈魂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