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欣的華妃演得挺出彩。于是,又一個“狠“角色找到了她——《老農(nóng)民》中的喬月,讓她從宮中“狠”到了村里。
蔣欣演得很認真,但無奈她塑造的華妃的形象實在是太深入人心,因此見喬月眉頭的一顰一蹙、嘴角的一怒一嗔,還是有一種“華妃穿越了,轉(zhuǎn)世投胎到了農(nóng)村”的感覺。此語并非是對年輕并努力著的蔣欣的差評,更非揶榆諷刺。正是因為華妃的深入人心,才著實期待荇欣熒幕形象的變化與突破。塑造華妃這樣的人物,她并不是本色出演。她并非天生就是“狠角色”。
在拍攝《老農(nóng)民》之前,蔣欣曾表示過,自己曾一度想過放棄這個角色,因為我不想再演這種“討人厭的角色”,“真的好想回歸溫婉善良的路線,更想演喜劇,但是沒有機會?!钡拇_,許多演員外形或氣質(zhì)上具有某些較為鮮明的特點,因此十分適合扮演某部影視作品中的某一角色。但是,他們常常由于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在日后的演藝生涯中經(jīng)常被選用扮演同類角色,導(dǎo)致了戲路的類型化。蔣欣也是如此,盡管她覺得“狠角色”還蠻適合自己的,但“沒有機會”幾個字,似乎道出了她的些許無奈,從她的話語中,更是可以感受到她對嘗試塑造其他形象性格的人物的渴望,喜愛她的觀眾又何嘗不是這樣期望的呢。做演員最大的樂趣,就是能夠塑造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人物,體驗各種各樣截然不同的人生??伤苄詮?,戲路較寬的演員,自然能有更多機會,去享受這種職業(yè)帶來的樂趣。塑造出不同于自己、不同于自己扮演過的其他人物、不同于其他演員扮演過的同一人物的形象,是演員的渴望,觀眾的期待。期待,期待下一次看到蔣欣塑造的人物。能讓我們完全或者一時幾乎忘了她是華妃,忘了她是蔣欣。
不要讓年輕的蔣欣將“狠角色”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