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護理及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實施中藥灌腸治療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34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34例)在此基礎(chǔ)上實施綜合護理,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7.1%vs76.5%),保留灌腸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且在藥液損失量上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對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延長藥液保留時間,促進腸管對藥液的吸收,改善臨床療效。
關(guān)鍵詞:中藥灌腸;慢性盆腔炎;護理慢性盆腔炎屬臨床常見婦科疾病,指女性內(nèi)生殖器官、盆腔腹膜及子宮周圍結(jié)締組織的慢性炎癥,該病病情頑固、反復發(fā)作、難以治愈,為患者帶來嚴重困擾[1]。臨床多采用西醫(yī)藥物治療,但療效并不理想,近幾年,我院采用中藥灌腸治療,并與綜合性護理措施相配合,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就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護理進行觀察,并探討其臨床效果,現(xiàn)結(jié)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實施中藥灌腸治療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4例,年齡22~57歲,平均(39.67±3.61)歲;病程2~10個月,平均(5.61±2.01)個月。對照組34例,年齡23~56歲,平均(39.58±3.56)歲;病程2~11個月,平均(5.98±2.13)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及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68例患者均采用中藥灌腸方法實施治療,其基本處方為鴨拓草25g,赤芍25g,魚腥草26g,蒲公英25g,地丁23g,紅藤20g。上述中藥熬汁,于20至25min內(nèi)灌至直腸,1個療程10d。
1.3護理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灌腸器的準備,對灌腸器具進行消毒,預防交叉感染;向患者講解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經(jīng)期衛(wèi)生;給予其飲食指導,以清淡飲食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2]。觀察組在此基礎(chǔ)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用溫和的語言與和善的態(tài)度對其進行心理安慰;向其講解該病的相關(guān)知識、治療方法及治愈案例,使其對自身疾病得到深入了解,并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
1.2.2灌腸護理實施治療前,向患者講解灌腸目的、操作方法及效果,增強其配合度;灌腸過程中,要保持適宜的藥液溫度與插入深度,合理調(diào)整灌腸速度;灌腸完畢后,需臥床休息,使藥液于體內(nèi)停留60min以上,以保證對藥液的充分吸收。
1.2.3外敷中藥護理將盆炎散100g與蜂蜜13ml合并,并同開水調(diào)勻,平鋪至保鮮膜,并將其敷于患者的下腹部位,用紗布固定,保持藥貼溫度在380C至420C,將熱水袋置于紗布之上,2~4h后取下。外敷穴位包括子宮、中極、歸來及關(guān)元等,藥物通過熱傳導作用經(jīng)皮膚滲透并吸收,對其腧穴產(chǎn)生刺激,直至病所。
1.4觀察項目與指標①臨床療效:治愈為臨床癥狀消失,白帶正常,B超及婦科檢查均正常;顯效為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白帶基本正常,B超及婦科檢查均明顯恢復;有效為臨床癥狀好轉(zhuǎn),白帶改善,B超及婦科檢查均好轉(zhuǎn);無效為上述指標均無變化,甚至加重[4]。②對兩組患者的保留灌腸時間及藥液損失量進行觀察對比。
1.5統(tǒng)計學方法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7.1%,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76.5%。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保留灌腸時間及藥液損失量對比觀察組的保留灌腸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且藥液損失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對慢性盆腔炎實施中藥灌腸治療時,藥液于患者腸管內(nèi)保留時間的長短可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本研究就于我院實施中藥灌腸治療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并對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與常規(guī)護理+綜合護理(觀察組)對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保留灌腸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且在藥液損失量上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與王丹萍[5]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研究表明,對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藥液外漏,延長藥液保留時間,促進腸管對藥液的吸收,改善臨床療效,促進疾病的恢復。
參考文獻:
[1]羅彩娥.慢性盆腔炎中藥保留灌腸治療與護理[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0(36):51-52.
[2]陳娟.中藥灌腸治療59例慢性盆腔炎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09(03):102-103.
[3]袁曉燕.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應(yīng)用循證護理的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1(22):100-101.
[4]蔣曉萍.應(yīng)用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13(17):123-124.
[5]王丹萍.80例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灌腸治療護理探究[J].大家健康(學術(shù)版),2013,08(19):63-64.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