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健脾平胃湯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科收治的128例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健脾平胃湯治療組(簡稱觀察組),以及三九胃泰膠囊治療組(簡稱對照組),每組各64例,兩組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2個療程結束后進行復查胃鏡及相關指標評定。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90.63%,對照組有效率82.81%,兩組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胃鏡檢查結果,在充血、出血點、水腫、糜爛以及花斑的比例均較對照組,減少明顯,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脾平胃湯治療慢性胃炎可明顯改善胃鏡結果,提高臨床療效,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慢性胃炎;健脾平胃湯;胃鏡;療效慢性胃炎屬于消化內(nèi)科常見疾患之一,多是指由于幽門螺桿菌(HP)感染所誘發(fā)的各種因素導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癥[1],然而由于本病屬于慢性病,病程較長,目前西藥治療長期用藥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安全性不高,故而從中醫(yī)藥中探尋有效防治藥物是現(xiàn)今慢性胃炎治療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觀察組患者中男36例,女28例;年齡:25~69歲,平均(52.9±3.7)歲;病程:0.5~19年,平均(7.8±1.5)年;胃炎類型:淺表性34例,萎縮性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4例,女30例;年齡:23~70歲,平均(53.4±3.5)歲;病程:1.5~17年,平均(7.5±1.8)年;胃炎類型:淺表性36例,萎縮性28例。
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類型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篩選診斷標準:依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18~70歲;②符合診斷標準;③將胃鏡或胃黏膜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者。排除標準:①有其他胃部疾患者,如胃癌等;②有嚴重精神疾患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④依從性差,中途要求退出者。根據(jù)上述標準,將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研究。
1.3病例分組依據(jù)臨床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健脾平胃湯治療組(簡稱觀察組),以及三九胃泰膠囊治療組(簡稱對照組),每組各64例。
1.4治療方法觀察組:予以健脾平胃湯(主要藥物組成:黨參、白術、蒼術、茯苓、木香、砂仁、陳皮、厚樸、三七等)。隨證加減,如腹脹者,加青皮;食滯明顯者加麥芽、神曲;噯腐吞酸者加烏賊骨。水煎,早、晚頓服,200ml/次。
對照組:予以三九胃泰膠囊(生產(chǎn)廠家:三九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Z44020704),2次/d,餐后服用。
兩組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2個療程結束后進行復查胃鏡及相關指標評定。
1.5療效評定參照《中醫(y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療效評定標準進行,根據(jù)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胃鏡檢查結果以及復發(fā),依次分為治愈、有效、無效,進而計算有效率。有效率=(治愈+有效)/總病例數(shù)×100.00%。
1.6統(tǒng)計學措施本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整理與分析,其中設定a=0.05,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90.63%,對照組有效率82.81%.兩組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后兩組患者胃鏡檢查結果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胃鏡檢查結果,在充血、出血點、水腫、糜爛以及花斑的比例均較對照組,減少明顯,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慢性胃炎在胃病發(fā)病中占據(jù)首要地位,其多由于胃黏膜上皮在遭受損害后,由于其具有的特異再生能力,導致發(fā)生病變,最終引發(fā)胃腺體出現(xiàn)不可逆萎縮,甚或是消失。中醫(yī)學將本病歸屬于\"胃脘痛\"\"痞滿\"等病癥范疇,認為其發(fā)病多責之于素體脾胃虛弱,加之外邪犯胃,以致于郁而發(fā)熱,損傷胃體,脾胃互為表里,以致于病情纏綿不愈,耗氣傷陰,引發(fā)本證[2,3],故而治療多以健脾和胃為主要原則,本方即是以此進行組方,方中以\"參、苓、術、草\"四君子湯為基本方,其中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生津之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表明,黨參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白術則具有調(diào)控胃腸道運動之功,茯苓可有效預防潰瘍的形成,甘草則多可用于止痛,加之具有消痞散結、行氣和胃之功的木香、砂仁、陳皮、厚樸、三七等藥,諸藥合用共奏調(diào)理脾胃,緩急止痛之功。
有鑒于此,我科在總結多年臨床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將健脾平胃湯運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療之中,并以三九胃泰膠囊作為對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胃鏡檢查結果,在充血、出血點、水腫、糜爛以及花斑的比例均較對照組,減少明顯,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健脾平胃湯治療慢性胃炎可明顯改善胃鏡結果,提高臨床療效,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孔德立. 中醫(yī)治療慢性胃炎71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6):612~613.
[2]苑素娟.中醫(yī)治療慢性胃炎4 0例[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6):21-47.
[3]鄒路路,劉瑩.砂連和胃膠囊治療慢性胃炎30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0,18(2):50-51.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