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提高對婦科檢查重要性的認識,了解婦科陰道疾病的病原體檢出率及分布,尤其是提高對線索細胞的認識,為廣大婦女的健康、預防和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對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3694例參加普查婦女的陰道分泌物進行白帶常規(guī)檢查和革蘭染色鏡檢。結果 Ⅲ Ⅳ度1035例,不同清潔度中病原體的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檢出念珠菌326例,滴蟲78例,線索細胞469例,三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在白帶常規(guī)檢查中,即使清潔度正常時也要注意查找病原菌。線索細胞在不同清潔度、不同年齡中均有較高的檢出率,應加強該項目的檢測。
關鍵詞:念珠菌;滴蟲;線索細胞;陰道分泌物細菌性陰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由于陰道內(nèi)乳酸桿菌大量減少,加德納菌(gardnella vaginalis,GV)類桿菌屬,厭氧菌變形菌屬及支原體大量增殖而引起的一種混合性細菌感染。BV包括多種婦產(chǎn)科疾患,如盆腔炎、胎膜早破及早產(chǎn)、羊膜腔感染等,該病正日益受到臨床重視[1]。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是婦產(chǎn)科常用的檢查,它簡單、快速,為陰道炎的診斷、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jù)。長期以來本院及周邊多數(shù)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都對一些明顯有陰道炎癥狀但是檢驗科卻提供不出明確病菌的報告的病例而煩惱。正是忽視了對線索細胞的檢出。我院對本鄉(xiāng)鎮(zhèn)60歲以下已婚婦女作了婦女病普查工作。其中我對她們的陰道分泌物白帶常規(guī)和革蘭染色鏡檢結果進行了總結和統(tǒng)計,以期為婦科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預防提供參考。
本文對3694例(份)陰道分泌物標本霉菌、滴蟲及線索細胞檢出情況進行分析:
l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象本鎮(zhèn)60歲以下已婚婦女。
1.2方法用消毒棉拭子取陰道分泌物,用生理鹽水涂片,高倍鏡下檢查滴蟲、霉菌和線索細胞,可疑標本進一步作革蘭染色確認。判斷標準如下:①檢查滴蟲:陰道分泌物鹽水涂片鏡檢,可見到呈梨形,為白細胞2倍大,頂端有4根鞭毛,運動活潑(25~42℃)的陰道毛滴蟲,滴蟲活動最適pH5.5~6.0。②檢查霉菌:陰道分泌物鹽水直接涂片找霉菌,同時再涂一張片,滴10NaOH濕片找到霉菌孢子或假菌絲等。③檢查線索細胞:分泌物涂片濕片查線索細胞,普通光學顯微鏡下(10x40倍)進行,凡看到大量陰道上皮細胞,無數(shù)成簇的細小桿菌群集于或吸附于上皮細胞表面,致使細胞特別是邊緣晦暗,呈鋸齒形,即為線索細胞[2]。
1.3 統(tǒng)計學法 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共收集3694例陰道分泌物標本,其中檢出霉菌460例,檢出率12.45% ;檢出滴蟲93例,檢出率為2.52% ,檢出線索細胞595例,檢出率16.11% 。線索細胞檢出率明顯高于霉菌和滴蟲。見表1。
2.2由上表可以看出收集的3694例陰道分泌物標本中對霉菌、滴蟲、線索細胞的總檢出率達到了31.08%。
3討論
3.1霉菌 霉菌系陰道內(nèi)常駐菌,其生長最適pH 為5.5~6.5,對干燥、日光、紫外線等抵抗能力較強,它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其繁殖、致病、發(fā)病取決于宿主抵抗力以及陰道內(nèi)環(huán)境的變化。近年來,由于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的廣泛應用,導致霉菌感染日益增多[2]。從本文中可見霉菌性陰道炎的發(fā)生率相對于其他各種陰道炎(如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等)還是比較高的。
3.2滴蟲由表1可看出滴蟲檢出率比較低,而且滴蟲感染率僅占8.10% ,這主要是由于大眾衛(wèi)生意識增強,而滴蟲感染引起炎性癥狀較明顯,有利于患者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防止進一步傳播有一定關系。
3.3線索細胞\"線索細胞\"主要是由大量加德納菌群集吸附于陰道上皮細胞形成的,它是細菌性陰道病診斷中最為敏感和特異的指標[3]。通過本組結果表明本地區(qū)婦女中細菌性陰道病明顯高于念珠菌性陰道炎和滴蟲性陰道炎,大量使用抗生素陰道灌洗不當,抑制乳酸桿菌生長,導致厭氧菌和加德納菌大量繁殖,引起陰道內(nèi)生態(tài)平衡。因此我們在加強陰道分泌物常規(guī)檢查同時更應該重視對線索細胞的檢測。
BV是婦科常見的多發(fā)病之一,其發(fā)生率約達15~30%,是相當高的。BV是早產(chǎn)及非孕婦盆腔炎,陰道口蜂窩組織炎,子宮內(nèi)膜炎,附件炎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有研究表明,BV患者還可并發(fā)多感染性患者,目前盆腔炎性疾病有上升趨勢,盆腔炎可使輸卵管性不孕及異位妊娠的患病率增高,約30%~40%的女性不孕及40%~50%的異位妊娠是盆腔炎導致輸卵管受損引起。BV感染者有許多是無癥狀的。普檢人群是一組無癥狀的,檢出率為16.11%,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可導致嚴重后果,另外,細菌性陰道炎可以通過性行為在人群中傳播,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因此線索細胞的檢出對細菌性陰道病早期診斷、及時治療、預防擴散非常重要[4]。
參考文獻:
[1]楊年勝.線索細胞法診斷細菌性陰道病[J].實用醫(yī)學進修雜志, 2006,34(3):183-184.
[2]李夢平.1896例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7,10(5):559.
[3]吳美娟.2 612例陰道分泌物檢測及其臨床意義探討[J].檢驗醫(yī)學,2009,24(5):390-392.
[4]韓春艷,李俊華,吳永紅,等.細菌性陰道病感染狀況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6,l7(1):30.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