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接受心血管手術后患者出現(xiàn)的常見不適癥狀,以及導致不適的原因,并總結出相應護理應對措施。方法 從2012年1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心血管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取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術后不適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結果 所選患者中,其術后常見的不適癥狀有:疼痛;情緒緊張焦慮;咽部不適;惡心嘔吐;尿路不適等;致使不適出現(xiàn)的原因:同麻醉方式、氣管插管、尿管留置、擴血管藥物使用以及擔心預后等眾多因素有關。結論:導致心血管手術以后發(fā)生不適的原因有很多,對此,應予以相對應護理措施,方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關鍵詞:心血管手術;常見不適;原因分析;護理對策各類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1]。目前,臨床對于心血管疾病進行治療時,主要是予以手術治療。雖然手術治療效果比較顯著,但手術以后,患者還會出現(xiàn)很多不適癥狀[2]。我們隨機選取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本次研究,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從2012年1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心血管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取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34例為男性,26例為女性,其年齡在49~74歲,平均為(64.1±2.3)歲;術式種類:38例為換瓣手術;18例為搭橋手術;4例為其它手術;氣管插管時間:在10~72歲,平均為(17.1±9.5)h。
1.2 方法對于本次所選患者,對其心血管手術后發(fā)生的不適癥狀進行了統(tǒng)計整理分析,并對不適癥狀發(fā)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
2 結果
所選患者中,其術后常見的不適癥狀有:疼痛;情緒緊張焦慮;咽部不適;惡心嘔吐;尿路不適等,見表1。
3 討論
3.1 原因分析
3.1.1 口干口渴主要原因:①手術要求禁食、脫水以及利尿等;②術中超濾造成失水發(fā)生;③麻醉藥物與硝酸甘油等使用后的藥物副反應;④手術后低熱與高代謝。
3.1.2 惡心嘔吐主要原因:①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②術后疼痛導致胃排空時間發(fā)生延長,提高惡心嘔吐幾率;③手術后,使用擴血管藥物所致;④氣管插管以及胃管留置后,導致咽喉部黏膜出現(xiàn)損傷水腫,進而出現(xiàn)惡心嘔吐。
3.1.3 疼痛主要原因:①各種穿刺、咳嗽以及換藥所致;②術中以及術后,要求制動,以及肌松劑使用,導致患者骨骼出現(xiàn)肌無力,難以自主翻身,最終出現(xiàn)肌肉酸痛。
3.1.4 緊張焦慮主要原因:①環(huán)境陌生;②同親人分離;③擔心費用與預后;④鄰床患者的呻吟聲,或者是家屬探視音,以及其它聲音等導致患者失眠。
3.1.5 咽部不適主要原因:①氣管插管對咽部造成壓迫刺激;②禁食與禁飲,導致口咽部部位的分泌物減少;③吞咽動作存在障礙;④咽部干燥所致。
3.1.6 尿路不適主要原因:①尿液酸化;②電解尿不穩(wěn)定;③尿道受損;④尿管留置的時間太長。
3.2護理對策
3.2.1 口干口渴對此不適,應做好相應解釋工作,并告知其禁飲以及限制入夜量所進行的必要性。在進行插管時,現(xiàn)棉簽沾水,讓患者的口唇得以濕潤,告知其不要張口呼吸。室內溫度控制在24~26℃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
3.2.2 惡心嘔吐在吸痰時,應注意動作輕柔、快捷以及準確,以減輕對咽部的刺激。藥物使用時,應注意劑量大小,防止使用不當,導致血壓驟降。在手術后,不能過早的進行飲水或是飲食。觀察患者是否存在惡心嘔吐的先兆,并做好相應應對措施。
3.2.3 疼痛在使用鎮(zhèn)痛藥物時,應確保輸入通暢。若是患者清醒,則除掉約束帶,并助其進行手腳活動,以及每2h就翻身一次。此外,對其酸痛肌肉進行按摩,并每日都予以溫水擦浴全身。
3.2.4 焦慮緊張當患者清醒以后,應及時告知其手術順利完成。對其介紹所住病房的環(huán)境,以及責任護士的姓名。此外,避免在患者的床邊討論關于病情和催繳費用等問題。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病房環(huán)境,以預防失眠發(fā)生。
3.2.5 咽部不適進行氣管插管時,應避免黏膜損傷。對氣管插管的位置進行合理調整,以防止對患者咽部壓迫時間過長。進行胃管留置時,應防止咽部損傷發(fā)生。按照醫(yī)囑,進行盡早拔管,并保持患者的氣道和咽部濕潤。
3.2.6 尿路不適對患者的尿色以及尿量進行觀察,以確保尿液引流的通暢。對尿路不適情況,護理人員應做好解釋工作,以消除其顧慮。在改變患者體位時,應對尿管進行妥善安置,以防止過度牽拉,進而導致尿道損傷。
綜上所述,導致心血管手術以后發(fā)生不適的原因有很多,對此,應予以相對應護理措施,方能減輕患者的痛苦,進而提升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唐清榮,張會妮,王安杏.心血管介入術后股動脈鞘管拔除前后及相關并發(fā)癥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0,31(18):2941.
[2] 況瑜天,俞銘燕.心臟介入治療并發(fā)急性低血壓癥的臨床表現(xiàn)與對策[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9):1438.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