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是當前無痛人流的首選麻醉藥,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蘇醒快速、麻醉效果好的特點。本研究觀察單純使用丙泊本分與丙泊酚伍用利多卡因?qū)ψ⑸渫吹挠绊懕容^,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2012年在廈門市第三醫(yī)院無痛人流患者100例,年齡在18~32歲,ASA Ⅰ~Ⅱ級,體重在45~65kg.術(shù)前素健,無使用鎮(zhèn)靜、催眠或鎮(zhèn)痛藥者。將100例分為兩組。每組50例。
1.2方法所有患者無術(shù)前用藥,A組單純使用1%丙泊酚(北京費森尤斯卡比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0GN6523)麻醉 50例,B組采用先緩慢靜脈注射2%利多卡因(湖北天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106251)40mg再推1%丙泊酚。入室后,于建立靜脈通路,軒入20G套管針,靜脈滴注平衡液。丙泊酚注藥速度1ml/s,初始劑量為2 ~2.5mg/kg根據(jù)患者是否有體動反應再追加不同劑量丙泊酚。
1.3觀察批標 丙泊酚注射過程中詢問患者疼痛情況,并根據(jù)Ambesh評分標準,將疼痛程度分為無痛、輕度痛、中度痛、重度痛。記錄無痛人流操作時間、丙泊酚總用量、意識消失時間、蘇醒時間。
1.4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兩組患者性別均為女性、年齡、體重、ASA分極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A、B組患者注射痛的發(fā)生率真分別為98.6%和12.2%,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無1例重度痛。見表2。兩組患者人流操作時間、意識消失時間、蘇醒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丙泊酚總用量B組明顯低于A組(P<0.05) ,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注:與A組比較,* P<0.05
注:丙泊酚總量與A組比較,* P<0.05
3討論
丙泊酚注射痛的機制目前還不清楚,主要由即發(fā)痛和延遲通兩個成分組成[2]。即發(fā)痛源于酚類或者脂質(zhì)的直接刺激,而延遲痛則由于藥物接觸血管內(nèi)皮引起疼痛介質(zhì)釋放所致[3,4]。利多卡因可與血管內(nèi)壁的疼痛感受器的受體結(jié)合,阻滯細胞膜電壓門控納離子通道,從而產(chǎn)生麻醉作用[5]。利多卡因可減輕丙泊酚注射痛可能是阻斷疼痛介質(zhì)的作用,也可能產(chǎn)生了靜脈局部阻滯的結(jié)果,也可能是利多卡因注射液導致PH值下降所致[5]。文獻報道,利多卡因可減少丙泊酚用量,這可能是因為利多卡因抑制神經(jīng)元高頻放電,穩(wěn)定細胞膜電位,降低神經(jīng)元興奮性,降低細胞能量消耗,從而發(fā)揮細胞穩(wěn)定作用,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1]。利多卡因的中樞抑制作用導致了患者意識消失時間無明顯差別[4]。
綜上所述,預先緩慢推注利多卡因可有效減少丙泊酚注射痛的發(fā)生率,且減少了丙泊酚總用量,同時并不影響丙泊酚的起效和蘇醒時間。
參與文獻:
[1] 許鐵翼,張瑞霞。利多卡因預丙泊酚注射痛最短預處理時間的臨床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5):472-474.
[2]閆諾,楊程.帕瑞昔布鈉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臨床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1):49-50.
[3] Arora V,Bajwa SJ,Kaur S.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of f entanyl and butorphanol when used as supplement to propofol anaesthesia[J].Int J ApplBasic Med Res,2012,2(2):97-101.
[4]Sim JY,Lee SH,Park DY,et al.Pain on injection with microemulsion propofol[J].Br J Clin Pharmacol,2009.67(3):316-325.
[5] Massad IM,Abu-Halaweh SA,et al.Venous occlusion with lidocaine for preventing propofol induced pain. A prospective doubli-blind randomized[J].Saudi Med J,2006,27(7):997-1000.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