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低劑量CT在小兒冠狀動脈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3年1月~12月來我院接受78例患有冠狀動脈病變的患兒,將所有病患進行隨機均分,分別為26例甲組,26例乙組和26例丙組。對所有患兒進行前瞻性心電門控序列掃描,根據(jù)不同的分組分別進行不同的方案,對三組患兒的掃描范圍、掃描時間等進行記錄比較。將掃描的片子交由放射科醫(yī)生進行閱片處理,對圖像質量進行記錄,同時對病患的圖像噪聲、CT值等進行對比。結果在CTDIvol方面,甲組明顯要高于乙組和丙組;在DLP方面,甲組要明顯高于乙組和丙組;在有效輻射劑量方面,甲組與乙組、丙組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70kV低電壓結合低對比劑用量CT冠狀動脈成像是一種準確診斷小兒心臟大血管畸形的\"雙低CT\"且適當?shù)臋z查方法。
關鍵詞:低劑量;CT;小兒冠狀動脈川崎病,即點膜皮膚淋巴腺綜合癥,是一種自限性、非特異性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1],在臨床上其主要癥狀為發(fā)熱,四肢的末端出現(xiàn)紅腫現(xiàn)象等,此類疾病較容易在不滿5歲的兒童中發(fā)生,兒童患病后全身的血管會出現(xiàn)炎癥,使得冠狀動脈等出現(xiàn)擴張等現(xiàn)象,從而有可能導致血栓等情況的發(fā)生,這些均是導致小兒出現(xiàn)心臟病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2]。在早期對冠狀動脈出現(xiàn)的病變引起關注,從而進行治療是極為關鍵的,因此類疾病在發(fā)病的早期均難以進行確診。目前多層螺旋CT被廣泛應用于檢查此類疾病中,本次實驗將選取2013年1月~12月來我院接受78例患有冠狀動脈病變的患兒,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12月來我院接受78例患有冠狀動脈病變的患兒,將所有病患進行隨機均分,分別為26例甲組,26例乙組和26例丙組,其中甲組有13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9d~72個月,平均年齡(37.1±1.3)個月,體重3.5~30kg,平均體重(13.5±3.1)kg;乙組有15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10d~71個月,平均年齡(36.8±1.5)個月,體重3.8~29kg,平均體重(14.1±4.1)kg;丙組有16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8d~69個月,平均年齡(38.1±0.9)個月,體重4.1~32kg,平均體重(14.5±3.8)kg。
1.2方法對所有患兒進行前瞻性心電門控序列掃描,根據(jù)不同的分組分別進行不同的方案。對甲組設置管電壓在80kV,對比劑用量1.5 ml/kg體重,管電流按照體重調整,<5kg,50~69mAs;5~10kg,70~89mAs;10~15kg,90~109mAs;15~20kg,110~129mAs;>20kg>130~160mAs;對乙組,其管電壓控制在70kV,同時將管電流上調20mAs,其余與甲組一致;對丙組,將對比劑的使用量調節(jié)為1ml/kg體重,其余與乙組保持不變。對三組患兒的掃描范圍、掃描時間等進行記錄比較。將掃描的片子交由放射科醫(yī)生進行閱片處理,對圖像質量進行記錄,同時對病患的圖像噪聲、CT值等進行對比。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 SPSS1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率(%)表示,組間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三組病患在掃描的范圍及時間方面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對三組病患的冠狀動脈病變情況進行診斷時,其準確率均可達到100%,且三組病患的圖片質量均較為良好,該類數(shù)值方面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CTDIvol方面,甲組明顯要高于乙組和丙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DLP方面,甲組要明顯高于乙組和丙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有效輻射劑量方面,甲組與乙組、丙組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早期對冠狀動脈出現(xiàn)的病變引起關注,從而進行治療是極為關鍵的,因此類疾病在發(fā)病的早期均難以進行確診。目前多層螺旋CT被廣泛應用于檢查此類疾病中,本次實驗通過對三組患兒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后發(fā)現(xiàn),在使用雙源CT對患兒進行前瞻性心電門控心血管進行成像檢測時,將電壓控制在70kV,同時將對比劑的用量控制在1.0ml/kg時,可以達到較好的圖像效果,對疾病的診斷具有良好的參考性[3]。70kV低電壓結合低對比劑用量CT冠狀動脈成像是一種準確診斷小兒心臟大血管畸形的\"雙低CT\"且適當?shù)臋z查方法。
參考文獻:
[1]段艷華,王莉,王錫明,等.雙源C丁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在急性胸痛病因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45:32-36.
[2]段艷華,武樂斌,程召平,等.雙源CT前瞻性心電門控低劑量掃描在小兒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害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46:312-316.
[3]張艷,袁慧書.70kV低劑量新技術-低劑量掃描與高質量圖像的有效結合[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2,27:144-147.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