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與處理方法。方法 對2007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剖宮產術中出血量≥500ml的6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64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宮收縮乏力和胎盤因素,高危因素有產程異常、胎膜早破、巨大兒、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前置胎盤等。結論 剖宮產術中出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為子宮收縮乏力和胎盤因素,術前識別出血的高危因素,術中正確處理可明顯減少子宮切除,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關鍵詞: 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分娩期嚴重并發(fā)癥,在我國孕產婦死亡原因中居首位。近年來,由剖宮產率的上升引起PPH有所增加,為探討剖宮產PPH的高危因素及采取相應的預防及治療措施,現對我院2007年12月~2014年3月發(fā)生的64例剖宮產PPH作一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7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因各種原因行剖宮產2242例,剖宮產率為60.24%。發(fā)生產后24h出血量≥500ml者64例;本組產婦平均年齡(25.15±3.23歲):初產婦36例,經產婦28例,孕次為1~3次,平均孕周(38±5)w。剖宮產手術指證為疤痕子宮、胎兒窘迫、產程異常、巨大兒、多胎、社會因素、前置胎盤等。見表1。
1.2 方法
1.2.1剖宮產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均采取下腹部橫切口,子宮下段弧形切口行剖宮產術。
1.2.2計算出血量,采用:①容積法:術中吸盡羊水后,吸引瓶中計數;②面積法:術中使用的紗布數量及血濕潤紗布面積。血濕面積按10cm*10cm=10ml計算;③ 稱重法:術中置產墊,按1.05g相當于1ml血液的標準推算出血量。
1.2.3 診斷標準產后出血指胎兒娩出后24h內失血量≥500ml
1.3 所有數據分析均采用SPSS11.5軟件
2 結果
PPH原因及治療方法宮縮乏力54例占84.38%,胎盤因素10例占15.62%,分析54例宮縮乏力影響因素,產程異常30例占46.88%,巨大兒,多胎妊娠和羊水過多12例占18.75%,妊娠期高血壓病8例占12.50%,選擇型剖宮產4例占6.25%,64例術中出血的患者,一般處理按摩壓迫、縮宮劑(縮宮素、欣母沛等)達到止血目的的46例占71.88%,B-lynch縫合8例占12.50%,結扎子宮動脈6例占9.37%,因DIC子宮切除4例占6.25%。
3 討論
3.1 分析產后出血原因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流血量達到或超過500ml者。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心理因素等諸多因素都容易造成產后出血,是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應加以重視。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首位原因,約占PPH的84.38%。影響宮縮乏力的因素中,產程延長或停滯占首位,30例患者占46.88%;其次為巨大兒,多胎妊娠及羊水過多,占子宮收縮乏力總數的18.75%,妊娠期高血壓病占12.50%等影響因素,這些因素使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或水腫變性而影響宮縮,子宮肌處于馳緩狀態(tài),血竇不能及時關閉,導致出血。而胎盤因素10例占15.62%,前置胎盤的胎盤附著面血竇,因下段肌纖維缺乏,收縮無力,血竇不能及時關閉,導致出血。
3.2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處理方法是剖宮產PPH絕大多數(71.88%)患者通過常規(guī)的處理方法如:子宮按摩,宮縮劑及壓迫的辦法可達到止血目的,宮縮劑欣母沛有引起子宮收縮的特點,作為Ca2+載體,抑制腺苷酸環(huán)化酶并刺激縫隙連接形成,促進子宮協調收縮,具有強而持久的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的作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由于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的頑固性產后出血,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一部分患者需要行B-lynch縫合或子宮動脈結扎達到止血目的,經上述處理不能奏效時采取B-lynch縫合,機械的持久壓迫子宮,壓迫血竇,實現止血,如仍不能止血,最后只好切除子宮,搶救生命。而盆腔髂內動脈結扎和選擇性動脈造影栓塞術對技術要求較高,難度大,時間長,基層醫(yī)院多不具備這種條件,所以經簡單處理后,如不能有效止血應果斷決定切除子宮,本文4例均為猶豫不決,最后導致DIC才無奈切除子宮,給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總之,剖宮產產后出血從預防為主,做到第一產程密切觀察產婦情況,觀察分析產力、產道、胎兒三者關系,及時發(fā)現處理異常產程,對異常產程查明原因,適時實行手術終止產程,識別出血的高危因素尤為重要,常規(guī)做好產后出血的防范措施,恰當掌握剖宮產指征是降低產后出血的主要措施。產后出血非常常見,且危及產婦生命,提高產科質量,嚴格掌握剖宮產的手術指征,提高手術操作技術及剖宮產產后出血防治技術,是降低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5.
編輯/王海靜